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2016-05-14 01:31丁正芳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幼儿

丁正芳

摘 要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以及成为我们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给我们现代社会带来了便利,给我们提供了更广的获取信息的渠道。而在我们的幼儿教育中,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逐步走进了课堂,融入于幼儿的教学活动过程之中,成为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手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的教育要体现自主化、游戏化,因此在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幼儿教育的手段和观念的不断更新中,让多媒体信息技术更恰当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体现幼儿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化、游戏化。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幼儿;教学活动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以及成为我们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给我们现代社会带来了便利,给我们提供了更广的获取信息的渠道。而在我们的幼儿教育中,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逐步走进了课堂,融入于幼儿的教学活动过程之中,成为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手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的教育要体现自主化、游戏化,因此在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幼儿教育的手段和观念的不断更新中,让多媒体信息技术更恰当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体现幼儿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化、游戏化。

1 有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激发幼儿课堂中的兴趣,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

传统的幼儿园教学基本为呆板的图片、口耳相传的教学模式来让幼儿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撇开教师教学手段是否机制,单看这些教具,在现代社会略显死板、枯燥,而幼儿的专注力不容易集中,控制能力差,现在的幼儿从小接受新事物较多,这种呆板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了。众所周知的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爱好的活动,都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兴趣,能促使幼儿自觉接受新知识,注意力高度集中,并能积极思考问题,发展其探索欲望。鉴于幼儿的这些年龄特点,多媒体的诞生使幼儿教育现状得到了优化,多媒体中的亮丽色彩、动态的画面、优美的音乐、逼真的动画配音效果,突破了其他传统教育手段所不能堪比的独特魅力,它把枯燥的故事变成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形象化语言,大大地刺激了幼儿的感官。

比如:案例一:在中班数学《10以内的顺倒数》教学活动中,将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为生动有趣的教学软件,整个活动以幼儿坐电梯的游戏形式,贯穿始终。当幼儿坐的电梯错误时,屏幕上会发出警报声,同时出现一个大问号,提醒幼儿再想一想、找一找……每当找的位置正确时,屏幕上则会发出掌声、欢呼声,美丽的花瓣从天而降,这色彩丰富、富于变化的视觉画面,激发了幼儿学习的欲望。

案例二:在大班续编故事《猫和老鼠》教学活动中……通过制作多媒体,动画及配音,以生动的场景,小动物之间逼真的对话,使幼儿进入自觉学习状态,积极动脑筋,踊跃回答问题,性格内向的孩子也被这样的教学情境深深地感染也变得活跃起来。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使多媒体真正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有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教学活动中的重难点更直观传递给幼儿

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复杂或抽象的问题难以解决,而这个问题在整个活动中又比较重要,此时恰当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更形象地对知识中的复杂事物或抽象问题进行分解和综合,对幼儿理解和掌握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加深记忆,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很有利。

比如:案例:在大班绘本《小威向前冲》的课件展示中,通过多媒体演示了生命的形成,通过形象的故事和课件展示,让幼儿清晰观察了宝宝怎样在妈妈的肚子里慢慢地长大,将这种复杂的生命教育惟妙惟肖地展示给幼儿,幼儿的关注力非常投入,同时加上老师感人的语言,动情的音乐,让孩子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比平时我们直白地告诉孩子“你是从哪来”这个敏感的话题更有趣更吸引人。

3 有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声像结合的整体性特点,可以在活动中模拟甚至在现故事情景,使幼儿不自觉地进入情境之中,让孩子们利用现有的经验去创造新的方法和思路。

案例一:在小班故事《下雨的时候》教学中,使用多媒体FLASH制作的课件,一只小白兔走草地上玩耍,天突然下起了雨,小白兔摘下一片大树叶当伞来遮雨。这时,一只小鸭子无处躲雨,小白兔大声招呼:“小鸭子,快到我的大叶子下面来躲雨吧!”小鸭子感动的说:“谢谢你,小兔子!”……,此时,在小白兔的大树叶下躲雨的还会有谁呢?“小猫、梅花鹿、小鸟、小狗、小熊……等”,孩子们大胆想象,自由表达。艳丽的色彩、流动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生动形象的配音、逼真的音乐效果具有其他传统教育手段所不能比拟的独特魅力。让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视觉画面,多媒体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和交互性,深深地吸引着幼儿,在雨中他们就是急于躲雨的小猫、梅花鹿、小鸟、小狗、小熊……等身在其中。在寓教于乐的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大胆的创编同时也收获了互助、友爱的人生启迪。

案例二:在课件《交通安全要注意》中,为孩子们设置了不同的问题,“马路中间汽车跑的时候小朋友能过马路吗?”“小朋友能一个人独自过马路吗?……”“这些标志都是什么意思?”答对了会有相应的音乐和表扬肯定的画面呈现。错了则是鼓励、加油的画面出现。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各抒己见,争先恐后的发言,还自发的小组讨论、合作,设计出了关于交通安全的标志,老师对于幼儿的表现也是给予了充分的支持、鼓励的态度,及肯定、称赞的话语。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及能力的提高。

4 结束语

实践证明,有效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在幼儿教育中,起到了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突破教育教学活动的重点、难点,发展幼儿思维,提高幼儿的多种能力。但作为教师仍需思考,怎样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做到“有效运用”,真正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画龙点睛之效果,而不是盲目地为了方便去运用。

猜你喜欢
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整合研究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