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2016-05-14 01:31刘米佳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舞蹈教学钢琴伴奏作用

刘米佳

摘 要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课程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其中舞蹈教学能够帮助学生锻炼体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在舞蹈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受到舞蹈教师的高度重视。本文从钢琴伴奏与舞蹈教学的关系入手,着重分析了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探索了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钢琴伴奏;舞蹈教学;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艺术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舞蹈、音乐、美术等课程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舞蹈是人类生活和情感的艺术表达,其表现方法离不开音乐的存在,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舞蹈与音乐的关系,而且对舞蹈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1 钢琴伴奏与舞蹈教学的关系

1.1 相互依存

钢琴伴奏和舞蹈都属于人类表达自身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钢琴伴奏是将人的思想感情通过音乐的形式有节奏的展现出来,而舞蹈则是通过舞者动作结合适当的音乐背景,将人的心理活动表达出来,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音乐只是局限于声频,舞蹈则是局限于动作,换而言之,钢琴伴奏展现的是舞蹈的灵魂,而舞蹈则是将钢琴伴奏通过肢体动过将无形化为有形,它们二者其艺术本质相近,因此,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1.2 有机结合

钢琴伴奏和舞蹈分别做为独立的整体,但是成功的艺术是音乐和舞蹈的完美结合,没有音乐的节拍则不会产生高质量的舞蹈形式,而没有成功的舞蹈作品,就不能彻底表现音乐其灵魂。成功的作品是音乐和舞蹈的有机结合,通过钢琴伴奏和舞蹈的有机结合展现其丰富的内涵和表现鲜明意义。同样,舞蹈是以音乐为背景,通过自身人体艺术展示优美的艺术效果,并在本质和内容表达上与音乐相近,这两种相似的艺术形式共同塑造了鲜明的舞者形象,并结合钢琴伴奏的听觉刺激,使观众在听觉和视觉双重刺激下充分享受舞蹈和音乐有机结合带来的心灵享受。

1.3 伴奏者与舞蹈教师的配合

舞蹈教师在舞蹈教学中引领着学生学习的脚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舞蹈是结合音乐背景,按照音乐节奏通过肢体动作展现艺术效果的一种形式。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同时掌握舞蹈和音乐,于是就要求钢琴伴奏者和舞蹈教师的默契配合,另外,也对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演奏者和舞蹈教师要相应的增强对彼此艺术的了解,舞蹈教师应把音乐视为舞蹈的一部分,而伴奏者要把舞蹈视为音乐的表达效果,同时认识到自身在舞蹈教学中的责任,认真的选择钢琴伴奏的题材,同时舞蹈教师在音乐背景下形成独具特色的舞蹈风格。只有伴奏者和舞蹈教师的共同努力、默契配合下才能把舞蹈教学提升到新高度。

2 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2.1 培养节奏感

在舞蹈教学中离不开钢琴的伴奏,很多舞蹈课程的开设都是建立在钢琴伴奏的基础上,并对舞蹈技能和音乐感同时训练。钢琴伴奏旋律优美,意境无穷,节奏时而细腻时而铿锵有力,用音乐展现多彩的世界,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只有音乐节奏感足够好的学生才能在优美的钢琴伴奏中体会音乐的意境,并结合自身对钢琴伴奏的理解独创独具自身特色的艺术舞蹈。学生节奏感的增强使传统的舞蹈教学变得感性化,把学生对音乐单纯片面的理解转换为全方位的理性想象中,并把音乐融入舞蹈的世界。继而对音乐和舞蹈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2 激发音乐感情

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断的用钢琴伴奏去感染周围学生,使学生能够迅速把握钢琴伴奏细微的变化,逐渐增强对钢琴伴奏的理解,迅速融入钢琴伴奏的世界,营造良好的舞蹈学习氛围,并在这种氛围下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钢琴伴奏的感情,做到舞乐结合的教学模式。另外,舞蹈做为肢体表达的一种形式,无法离开音乐而单独存在,其中舞蹈表演者通过音乐节奏、韵律来表现内在的情感和精神生活,观众则可以通过舞蹈“看到”音乐的节奏和表现内容,达到视觉和听觉的完美统一。所以,艺术家对于音乐来说具备很深的感情,通过与音乐建立浓厚的感情并在表演中通过音乐的陪衬,来完美的表达自身表现内容。

2.3 增强舞蹈的韵律

在舞蹈教学中,音乐和舞蹈是不可分离的整体。舞蹈的节奏也是根据音乐的韵律而创作。音乐的韵律包括钢琴伴奏的力度强弱、速度平缓或急速和韵律长短。同样,舞蹈的韵律包括自身动作的对力度的把握、速度的控制。二者本质相同。音乐因为韵律存在而富含意蕴,借此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同理,舞蹈也存在韵律,舞蹈的韵律是整段舞蹈的灵魂,犹如音节一样,连贯衔接、一气呵成。舞蹈的韵律则是借助于音律生动形象的展现舞蹈的艺术魅力和内在蕴含。并把表演者内心感情融入到每一个舞蹈韵律中去,使舞蹈成了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艺术形式。这样的舞蹈不仅做到了形似,而且学生还在学习中能够真正的感受舞蹈表达的内涵,做到真正的理解舞蹈。

2.4 活跃课堂气氛

舞蹈是一种艺术,在传授艺术时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艺术学习氛围。每位艺术教师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或沉稳或慷慨激昂,但是绝大多数的教师在传授学生舞蹈时展现了其冷漠的一面,致使很多学生不敢与教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只是单纯的按照教师的培养模式,机械死板的做出每一个动作。这样的课堂氛围很难使学生能够得到放松,巨大的压力下,不利于学生对舞蹈动作进行创新,也不利于学生对舞蹈及音乐节奏的理解。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采用互动式教学,缓解紧张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够做到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尽情的展示自己对舞蹈独到的见解。

3 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伴奏者要熟悉舞蹈动作

为了在舞蹈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钢琴伴奏者应熟悉舞者的每个舞蹈动作,紧随舞蹈动作的节拍,合理的把握适当的节奏,做到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并熟知舞蹈者的每个动作的变化,进而调整自己的节奏,做到更好的衬托舞者的表演。其次,钢琴伴奏者对于音乐和舞蹈的关系要有足够的理解,舞蹈对于音乐的每一个节拍都具有及其严格的要求,每一个节拍的速度和力度都要求舞者相应的节拍附和,通过节拍之间细腻情感的转变,使舞者根据自身节拍的转变传递出不同信息。伴奏者和舞者要建立默契的关系,同时,舞者也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伴奏者。另外,伴奏者要深入了解舞者的风格,转换自己的特点,使之能够更完美的适应舞蹈表演者的风格特点。

3.2 选取合适的伴奏乐曲

在舞蹈教学中,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伴奏者应该选择适当的伴奏乐曲,其中对于节拍,快慢的把握极为重要,即使对于一个相同的动作,学习者性别、年龄的不同也会对伴奏技巧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同一首乐曲,舞者可以展现出多种表现风格,例如:民族风、重金属等。伴奏者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形式调整自身的伴奏乐曲和伴奏风格,并结合学生的特点,选择相应的伴奏以便展示其舞蹈的特点,并符合学生的风格,在反复的实践中,提高教学的质量。

3.3 提高伴奏水平

钢琴伴奏要想在舞蹈教学中完全发挥其作用,要求伴奏师必须就有高超的钢琴演奏技能。面对不同学生的选曲,钢琴伴奏师必须熟练的弹奏相应的乐曲,胜任不同乐种、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音乐种类。尤其是在即兴表演伴奏中,对伴奏的要求极高,不但要具备极强的心理素质而且还要求伴奏师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根据舞者的动作,做出最合理选择,以衬托极其高超的舞蹈艺术。在一般教学中,伴奏师面对学生数量多、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必须提高自身伴奏水平,以胜任当今社会对钢琴伴奏的要求。

3.4 充分认识舞蹈与音乐的关系

钢琴伴奏和舞蹈都是艺术表现的一种高级形式。它们是融合现实生活的高级活动。音乐,是人们将内心思想通过声音形式表现出来,而舞蹈则是通过肢体动作表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方式和民俗习惯。二者本质相似,均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同时舞蹈与音乐也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在钢琴伴奏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知舞蹈与音乐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音乐增强舞蹈的表现力,通过舞蹈加强人们对音乐的了解。在音乐与舞蹈的有结合中,更加彻底地表达出作者的内心活动与思想。

4 小结

舞蹈与音乐是相互依存,有机结合的关系。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舞蹈教学活动需要舞蹈教师和伴奏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钢琴伴奏能够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增强舞蹈的旋律,活跃课堂气氛。因此,舞蹈教学应积极重视钢琴演奏的作用。文章从钢琴伴奏者的角度探索了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钢琴伴奏的作用,而且能够使学生在音乐熏陶中,体悟舞蹈蕴含的内容与情感。

参考文献

[1]张弛,钟薛.论舞蹈钢琴的伴奏[J].音乐时空,2016(02).

[2]于洋.舞蹈钢琴伴奏中节奏的重要性分析[J].北方音乐,2015(18).

[3]董艺林.大学舞蹈教学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J].音乐时空,2015(23).

[4]王艳芳.乐者舞之魂——浅析钢琴伴奏教学的实施策略[J].北方音乐,2014(12).

猜你喜欢
舞蹈教学钢琴伴奏作用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
民办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舞蹈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