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中经典与流行的平衡

2016-05-14 01:31陈静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经典音乐欣赏音乐课

摘 要 本文在目前音乐课教学中存在学生兴趣低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和新课程标准等内容,对音乐课中经典与流行的平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要想达到音乐教学的目标,应该在传统经典音乐的基础上,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适当加入流行音乐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最后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音乐课;经典音乐;流行音乐;欣赏

随着近些年我国教学改革的深入,很多人认为应该把流行音乐纳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但是考虑到教材的稳定性,很多流行音乐是暂时,只有少数的音乐会一直流传下去成为经典,因此目前我国教育部门选择流行音乐非常谨慎。受到我国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考试科目,音乐等副科学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认为上不上课对自己没有影响,如果能够在传统音乐教学中经典曲目的基础上,加入最新的流行元素,详细能够吸引学生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兴趣。

教学部门在音乐教材编写中,首先会考虑到曲目的教育性,主要是艺术性和思想性,因此目前使用的音乐教材,基本都是经典的曲目,经过多年的传唱,一直流传至今,这是真正的艺术,近些年音乐教材的多次改写,总会有些经典音乐不变,尤其是一些能够产生凝聚力的歌曲,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培养爱国情操。仅今年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推出,更加强调音乐教育改革,建立以音乐审美体验的教学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对学生喜欢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深入的理解多远文化和民族音乐等。如现行教材中的《七子之歌》等,具有一定的历史内涵,歌词具有澳门回归的予以,旋律非常优美,值得学生们进行学习,针对传统音乐教学中枯燥乏味的问题,有学生提出学习一些乐器,考虑到我国学校建设的情况,很多学校都无法满足,尤其是音乐作为副科,学校不愿意投入过多的人力和物力。虽然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建设生动、活泼的音乐课堂,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适当拓展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音乐课堂教学中,侧重知识和技能的讲解,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没有一个有效的反馈机制,教材编写者、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相应的沟通机制,新课程标准中,加入了评价体系的内容,学生在每个学期结束后,会有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包括了最喜欢的歌曲等问题,同时对老师和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经典歌曲的选用,虽然能够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但是学生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显然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要想建设一个高效的音乐教学课堂,应该让学生喜欢上音乐,甚至喜欢上音乐老师,而我国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是排斥的心理,尤其是新一代的学生,他们更加喜欢流行歌曲,有自己心中的偶像,对教材上经典的曲目没有兴趣。近几年的音乐实践教学经验表明,学生可以说出很多流行歌曲的歌星,其中很多音乐老师都不了解,经过一学期的音乐课堂教学后,学生没有记住音乐老师教授的经典曲目,仍然喜欢唱那些流行歌曲,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的音乐课堂教学存在较大的问题。音乐课堂教学中,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讲解基础理论知识,很少会涉及到学生艺术情感的教学,正如文学课教学,老师喜欢逐字逐句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现象在我国音乐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如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讲解的很多,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倾听,说出自己的感受,而是讲解老师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学生不懂得如何去倾听、领悟,使得一些学生能够了解音乐的基本常识,但是不懂得用心去欣赏音乐。

有学者认为课程应该向着学生喜欢的方向改进,这显然是错误的观点,美国的学生抗议罢黜大学基础课程的经验表明,教学不能完全按照学生的要求来,必须在学生喜欢的知识和不喜欢知识之间找到一个平衡,音乐课堂教学中,适当的加入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满足学生的要求,同时加强经典音乐的欣赏,培养其艺术情感。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够避免学生学习的片面性,在学习流行音乐的同时,懂得欣赏经典,这些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歌曲,在欣赏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身体充满能量,结合有节奏的呼吸,让自己融入到大自然中,开发自己的潜能。

因此,音乐课堂教学中,既要有流行,也要有经典,改变学生对音乐课老掉牙歌曲的印象,虽然能够知道贝多芬、莫扎特等人物,简单的说出几个代表作,但是却无法听出具体的曲目,而听到周杰伦等流行歌星时,能够听得出他们大部分的歌曲,这显然不是音乐课程教学的初衷。流行音乐和经典音乐,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加入流行音乐的内容,能够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放松自己的身心,然后借助流行和经典的对比等方式,避免学生的过度追星,甚至模仿这些个性的言谈举止等,失去了自身的个性,影响自己的学业。有学者通过实践研究发现,适当的将流行音乐加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没有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还会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音乐课产生兴趣,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让学生感觉和老师的距离很近,可以和老师一起讨论流行歌曲,活跃课堂的气氛,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真正的享受音乐。流行音乐的选择中,要意识到其补充和附加的地位,不能够喧宾得主,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的联系到一起,达到锦上添花、升华主题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永林.看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经典”与“流行”[J].新课程学习·中旬, 2013(12):174-174.

[2]徐希茅,徐飞.探寻音乐课改中理论与实践的新平衡[J].艺术教育,2007(03):4-5.

[3]刘晓蓉.让经典音乐之花悄然绽放在学生心田[J].儿童音乐,2010(2):66-69.

[4]王永芹.如何处理高中音乐课堂中的“经典”与“流行”的关系[J].新课程:中,2015(07):16-16.

[5]陈静.流行音乐在中学音乐课中的作用[J].安顺学院学报,2011,13(04):69-70.

猜你喜欢
经典音乐欣赏音乐课
课间音乐对于弘扬经典音乐文化的推动作用
课间音乐对于弘扬经典音乐文化的推动作用
央广第二套国家级音乐广播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在创新中不断发展的红色经典音乐——复排大型民族歌剧《星星之火》的启示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