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复习课中的“四问”

2016-05-14 02:31王爱琼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知识复习课问题

王爱琼

摘 要 每当新的教学内容结束时,就常听老师们说复习课太难上。有的老师将复习课上成了练习课,有的老师将复习课上成了问答课,有的老师将复习课上成测试课……。在复习课教学中我们应抓住 “四问”。一问知识与技能,二问联系与区别,三问过程与方法,四问创新与运用。把握好课堂“四问”,才会让复习课越来越精致,师生在课堂上越来越充满活力。

【关键词】复习课;问题;知识

1 知识与技能

这一内容学习了哪些知识?

这个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的过程,目的是让学生多说,尽量让不同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教师应根据学生回答,有规律地板书“树形图”或“脑图”,从而加深学生对所知识的理解。

如:在复习圆时。

问:同学们,在第四单元,我们研究了什么内容?

生:圆。

问:圆的学习是分为几大板块来学习的?

生:三大板块。有认识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又如:在复习常见的量时。

问:在小学六年中,我们学了哪些常见的量?每一类量中又学习了哪些知识?

2 联系与区别

这部分知识间有什么联系?哪部分知识容易混淆?

本环节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建构。在小学数学中,有些知识中概念含义接近,但本质属性又有区别,这类知识学生比较容易混淆,必须把他们加以比较,以避免相互干扰。比较时主要是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学生看到进行比较对象的内在联系,又看到它们的区别,这样学的知识就更加明确了。

如:在复习常见的量时,教师可将长度、面积、体积单位板书在一起,。

问:这几个计量单位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来建构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通过举例,明确不同计量单位1厘米、1平方厘米、1立方厘米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构建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将三个量进行对比,很快地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如在 复习“比和比例”这一节中。

问:比的基本性质与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这两个概念学生难以理解,也很容易将二者混淆。要理清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学生必须先复习“比”和“比例”这两个概念,理解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是这两个数之间的运算关系。“比例”则是两个“比”间的等量关系。“比”是由两个数组成的,而“比例”则是由两个比——四个数构成的等式。如3:5与3:5=9:15,前者是比,后者才是比例。这样学生理解了“比的前项和后项都同时扩大或者都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比值不变”这一比的基本性质后,再来理解“在比例里,两个内项之积等于两个外项之积”,这一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比较容易了。

3 过程与方法

你认为这部分知识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最容易出错的?什么最值得提醒大家注意?

这几个问题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对于同一个复习内容来说,问题的答案常常是相互交叉出现或者重复出现的,所以在教学时,可以同时出示这几个问题,并要求学生不要重复别人说过的。如:在学生整理完“圆的认识”这板块后。

师:你觉得在这一板块中,有哪些问题是平时自己练习中容易忽视,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呢?

生1:我认为说到直径与半径关系时,要强调在同一圆内或在相等的圆里。

生2:圆的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而不是直径,因为直径是线段,对称轴是直线。

生3:画圆时,注意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不是直径。……

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无论教师在备课中放的位置有多低,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但是并不等同于学生的思考。学生之间的学习方法交流是更容易被认可和接纳的。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但彰显了个性,而且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学,让所有的学生又有了一个新的提高。这一环节不仅指向具体的知识点,还和平时的教与学息息相关。如学生想回答“最容易出错的是哪儿?”就需要回忆平时作业情况,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我们才能针对性地解决他们学习方面的问题。因此,这个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对在概念学习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经验进行回顾,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积累学习经验。

4 创新与运用

针对这部分内容,你还有什么问题不够清楚?你会出题考考大家吗?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提出数学问题,其主要目的是释疑解惑和鼓励学生创新。这是学生最喜欢的环节,也是学生最有成就感的环节,学生多以出题的方式参与。每一次的复习课,这个环节都会有惊喜等着我们。在复习《表面积与体积》时,学生就出这样的题:一个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其表面积和体积相等。在复习《数的认识》时,学生出题:计数单位就是数位,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等等。他们出的题与我们的课前预设不谋而合,甚至出题的角度、出题的水平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老师不断地表扬、鼓励更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形成了学习数学的良性循环。在这一环节,即使有的学生不会出题或没有机会出题,但也有解决别人问题的机会,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数学的理念。

数学复习课是一片需开垦的地带,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复习课会越来越精致,师生在课堂上越来越充满活力。

猜你喜欢
知识复习课问题
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
在趣味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
习题变一变 思维现一现
追求高效的数学复习课
是“知识”,还是“知识权力”追求?
爱与知识的力量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