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班主任角色扮演的思考

2016-05-14 02:31张国英董超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角色扮演班主任

张国英 董超

摘 要 班主任在教育体系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他既要进行知识传输,还要进行思想的指引,既要进行品德的引导,也要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相对于普通老师,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而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对班主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需要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品德,还需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因此,班主任的角色在学生教育体系中也愈加丰富。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转换等。新时代的学生的心理、性格特点与以往有很大区别,对班主任的要求也与以前大不一样。本文以新时期高校学生的特征为出发点,并通过分析班主任当前的现状,提出新时期教育体制下,应该如何完善班主任角色,以期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帮助。

【关键词】学生特征;角色扮演;班主任

按传统的教育观念,班主任的角色仅仅是普通教师的延伸,貌似是所有的学科教师皆可以担任,只是需要花费多余的时间去管理学科之外的琐事。但是,这种片面的想法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教育的需求,由于新时代的学生性格较为个性,单纯靠普通的学科老师无法完成引导学生正确发展的任务。因此班主任的角色定位需要重新定义,需要对当前班主任的角色进行完善和改观。新时期的班主任角色应该是丰富的,既要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又要满足学生生活、心理、思想动态等各方面的需求。

1 新时期高校学生的特征

高校学生具有性格特征基本成熟,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个性,相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的个性较为突出,有了自己的见解,班主任的工作在高校更难以推行。所以,本文选择高校学生作为特征研究的主体。

1.1 思想方面

高校学生有学业上的压力,思想上逐渐成熟,各种积极的、负面的思想情绪纷纷呈现;此外,因为生活环境上的变化,思想上的变化也较大。

1.1.1 积极思想为主,消极思想也存在

从主流上来看,大多数高校学生思想较为积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有良好的行为举止和品德,遵守国家和社会的法律规章,对学校和社会等的发展比较关注。但是部分学生也存在消极的思想,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没有坚定的信仰,对国家时事也不关心,仅仅活在自己的圈子中,无法走出去。当代学生多为90后,喜欢特立独行,思想上较为活跃,对国家的法律法规的严肃性认识不够,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1.1.2 因为环境的变化,思想波动较大

因为大多数学生进入大学后,脱离了父母的掌控范围,本来新时代的学生缺乏社会经历,思想就比较活跃,没有了严格的约束,使其思想变化较大,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易走上歧途。

1.2 心理方面

(1)新时期的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喜欢以自我为中心。90后的高校学生一般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性格较为自我。这种自我的性格致使他们难以与周围同学和睦相处。

(2)大学是学生心理从幼稚走上成熟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强,加之,从中学到大学,多数学生离开了父母的视线,没有父母的引导,易随新的环境形成不一样的心理特征。

2 当前班主任角色扮演的现状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他既要正确引导学生向着良好的方向成长,也要充当好学校和学生间的媒介。在教育体系中,班主任与学生距离最近,他们既担负着知识传输的重任,也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言行举止关乎祖国下一代的成长。但是当前班主任在校园中的角色却不是很乐观:

2.1 扮演的角色太多

当前校园中班主任一般身兼数职,尤其是大学班主任,既要作为学科老师进行讲授课程,又要进行学科研究,甚至有的班主任在社会上还有任职。他们用在班级建设上的时间少之又少,无法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2.2 职责划分不清

以高校为例,大多数是辅导员充当班主任的角色,所以在工作的过程中,其职责划分不明了,致使相互之间工作推诿,学生会被各部门工作人员推来推去。

2.3 难度逐渐加大

因时代发展较快,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带动下,学生的思维变化日新月异,加上90后的性格较为独立,其理念和思维方式与从前大不相同,班主任管理班级的难度也随之加大,这就需要班主任管理理念不断更新,以适应学生发展需求。

2.4 教育政策缺乏激励力度

班主任在教育体系中地位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无论从待遇上还是职位上都没有给予优厚的条件,政策调控缺乏激励力度,班主任经常会出现既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也得不到相应的经济报酬的尴尬局面。这种责任及劳动强度大,但经济报酬及利益分配少的情况很容易打击班主任的积极性。

3 班主任角色扮演的完善

当前,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班主任所扮演的角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处于对当前学生的特征及班主任角色扮演的现状的考虑,班主任角色的完善及班主任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3.1 班主任角色应从单一型向多元化转变

班主任既要扮演好学生的“授业者”的角色,也要扮演好“思想的引导者”、“心理医生”等角色。新时代的学生喜欢特立独行,其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与从前大不相同,因此,班主任角色扮演也需要完善。从学业上,班主任需要加强对自身专业素养的培养,以丰富的学科知识来取得学生的尊重,扮演好“授业者”的角色;从思想上,持续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并不断学习新的知识,首先要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经常和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以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变化,扮演好“思想引导者”的角色;从心理上,学生在成长发育期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扮演好“心理医生”的角色。

3.2 加速班主任体系改革,为班主任角色完善提供条件

社会的变化越来越快,学生的性格及心理特征变化也越来越快,而传统的班主任体系已难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因此,班主任体系的变革刻不容缓。从职业角色上,班主任应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因此,在选用班主任时,应考虑其工作时间,不能选用社会角色较多的老师担当班主任;从职责划分上,应明确班主任的职责,将班主任的工作职责进行细化,班会、谈心、就业指导、思想关注等制度需一一建立;从专业素养上,应加强对班主任的专业培养及考核,使其在专业学科上得到老师和学生的尊重,形成一定的权威性,为其开展学生工作提供便利条件;从激励制度上,应提高班主任的薪资待遇及职位,并辅以奖惩机制,以经济手段最大程度的调动其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当代中国大学生,公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徐涌金.高校班主任工作新论[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角色扮演游戏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夸夸我的班主任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
班主任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当代优秀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