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乡土艺术课程资源的德育价值浅析

2016-05-14 02:31陈明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小学生艺术教育德育

陈明

摘 要 传统与乡土艺术资源可以开发成为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通过合理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增加对学生的德育影响。笔者围绕当地的红色革命教育资源、地方土特产和风景名胜、独特的地方文化、历史名人古迹等几方面开展活动,让中小学生在开展各项活动中创造性地实施德育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传统与乡土艺术资源;德育;艺术教育;中小学生

当前中小学艺术教育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而传统与乡土艺术课程资源是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素材中最为肥沃的土壤。传统资源是指从历史上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而乡土资源则是一方水土的民俗、风物和各类民间文化样式。将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和本地固有的文化运用于教学就诞生了传统与乡土课程资源。在艺术教学中充分利用传统与乡土课程资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符合中学生年龄段的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使德育教育由单一、固定模式向全方位、立体化转换,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美术新课标指出:“各地美术教研机构、研究人员和教师应努力做好开发工作,有组织地在当地进行调查、了解,分类整理,充分加以利用,积极缩写校本课程与教材。” 音乐新课标也指明:“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笔者曾担任本地的传统与乡土艺术校本教材开发课题负责人,在几年的教材开发与教学实践工作中,充分地感受到传统与乡土资源的德育价值所在,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取得令人满意的教育教学效果。

1 红色革命教育资源——身边的爱国主义教育

庐江县是革命老区,庐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留有很多革命遗址,如罗家嘴革命暴动旧址、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革命烈士塔等。全县青山处处埋忠骨,革命火炬代代传,在各个革命时期,千万名庐江儿女投身革命、献身革命,红色资源十分丰富。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好这些资源,我们确定了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庐江革命烈士塔等作为红色教育基地,定期开展参观、扫墓、入团和入队宣誓等活动,缅怀革命先烈,追忆革命历程,聆听革命故事,激发爱国热忱。其次,我们开办红色教育课堂。我们从庐江农村收集整理了含有红色主题的《庐南花鼓唱》《白山胡琴书》等民间音乐和与革命题材相关的民间美术工艺品,要求学生创作红色题材的美术作品,表演红色题材相关的音乐节目。通过此类渲染红色革命主题的活动,活化了教育内容,深化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

2 地方土特产和风景名胜——建设家乡从小做起

庐江县风景名胜主要有汤池温泉、周瑜墓、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名优特产主要有小红头、绿茶等,这都是进行爱家乡的德育之源。

我们学校历史悠久,校园环境非常优美,处处繁花似锦、绿树成荫,我们充分挖掘校园环境方面的优势,根据艺术课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开展教改教研,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教育。除此,我们还利用假日和县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外出实践活动,比如我们组织学生参加了团县委组织的“大美庐江”风景写生活动,带领学生外出写生家乡的美丽风景,同时要求学生对风景区里的垃圾予以清理,用行动来呵护家乡的美丽风景,激发学生对美好环境的热爱和向往,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家乡丰饶的土特产也是我们开展德育的好题材,我曾经以“给家乡的土特产穿上新衣服”为课题,积极组织学生探讨“家乡的土特产物美价廉,文化底蕴深厚,为什么在市场上名气不大?怎样才能使家乡的土特产走出家乡,走向更大的市场?”以此来引导学生开展“土特产的包装”等教育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树立这样的意识:从小热爱家乡,长大回报家乡、建设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尽上自己的一份力。

3 独特的地方文化——培养孩子们的故乡情结

庐江地处皖南,历史上受到徽派文化的影响较大,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文化形式多样,音乐方面有大鼓书、花鼓唱、胡琴书、庐剧和黄梅戏及各式各样的庐江民歌,美术方面的民间美术如花灯、风筝、剪纸、刺绣、面塑和各式各样的装饰画。这些对于上了岁数的庐江人来说,可以说都是代表着对家乡的回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珍贵的传统艺术形式处于凋零和衰败的境地,很多中小学生不熟悉甚至没有见过。我们把这些传统的乡土艺术形式整理出来,加工成德育教材,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的情怀。为了大力宣传本地的传统与乡土文化及相关的教材,我们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活动,如利用学校的广播站、黑板报、墙报等进行宣传、邀请民间艺人到学校作报告、配合近年来庐江县政府每年的艺术节展演开展专项文化活动等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接触这些珍贵的传统艺术,将地方文化学习活动引向社会、引向深入,既保护了这些民间艺术,又可以让孩子们熟悉和了解家乡的文化,从小养成深厚的故乡情结,进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和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

4 历史名人古迹——励志教育的活题材

庐江县人杰地灵,历史上群星闪耀。比如有铸剑的鼻祖欧冶子,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东吴大都督周瑜,有“以身殉国”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有抗日名将孙立人等等,这些历史名人留下了很多的励志事迹,是未年成人德育教育的好题材。为此,我们组织开展了“了解名人、走近名人、学做名人”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参观庐江名人馆和名人故居,把名人事迹、名人成功经验呈现给学生,并附上他们对莘莘学子的相关寄语,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我们也在学校橱窗上设置了历史名人事迹介绍,收集整理他们的格言警句,将其张贴在教室、走廊或过道里,成为德育教育的一道大餐,让学生们在抬手举目间就能享受到这些原汁原味的“土菜”,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总之,把传统与乡土艺术资源开发成为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既可以作为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让学生很好地了解和熟悉家乡的文化,又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思想情感上的升华,产生亲切而深刻的德育影响,一举多得。

猜你喜欢
中小学生艺术教育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