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寻找写作的源泉

2016-05-14 03:09刘秀芳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源泉写作阅读

刘秀芳

摘 要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阅读是积累素材的过程,积累越多,写作所要表达的思想越详尽。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指引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丰富知识、开拓个人视野,积累写作素材。本文简要探讨了阅读在写作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阅读;写作;源泉

谈到写作,一般都把生活阅历放在首位,认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导致学生普遍认为,只要有丰富的生活,写作能力就会有所提高。虽然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但是作为学生,生活经历大同小异,他们所缺失的是阅读与思想,而不是简单的生活阅历。因此,笔者认为,阅读是才是有效提升写作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从而丰富知识、开拓视野,积累写作素材。

1 选材

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感觉无话可说,无词可用,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平时积累素材较少。写作的素材一般都取决于生活,生活阅历丰富、视野开阔,写作就随意。学生尚未步入社会,阅历少,他们不太可能对于很多事物、人物都有直观的观察与感受。这就需要学生广泛阅读,学生通过广泛阅读,可以了解一些自己不曾接触、认知的生活与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其实仅仅在语文教科书中,就有很多的素材可供学生利用。如大量的诗词歌赋,这些都是千百年来我国圣贤的杰作,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多多阅读,就是对其内容所包含的含义理解更加透彻,从而将其为自己所用。不仅仅古代文豪的作品能给我们提高丰富的素材,教科书中现代一些大文豪作品也是不可多得的素材宝库,如鲁迅、郭沫若等等一些名家的作品,就好像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等待着我们就开采,学生只有真正理解其所表达的含义,才能做到为我所用的效果。如在《感受挫折》一文中,一位学生这样描写到:当自己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痛苦、失落时,想起了小蜘蛛的故事,在一个阴雨天,狂风大作,一只小蜘蛛刚刚把网织好,却被大风吹散,无奈用重新织,连续4、5次,小蜘蛛才把网完整织好。一个小小蜘蛛都有如此顽强的斗志,作为高等智慧的人类,我不禁汗颜了,为自己的懦弱感到羞愧。人的一生总有磕磕碰碰,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风雨过后才能见到美丽彩虹,台下十年功才换来台上一分钟的精彩时光,不经历磨难,怎么才能获得成功,正如寺庙的佛像与荒野中的石头,虽然质地相同,但是佛像经过了千刀万剐的痛苦,终于步入殿堂,供人膜拜,而荒野中的石头还是石头,经历着风吹雨淋,日复一日,永无出头之日。想到这,我重新翻开书本,斗志昂扬开启了新的篇章。这篇文章中,把阅读中出现的故事穿插到自己的文章中,使自己的文章内容既丰盈又厚实,但如果学生没有丰富的阅读经历,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素材穿插到自己的文章中。因此,可以说,丰富的阅读是写作的源泉,也是写作不可或缺的,见多识广,才能在写作时做到信手拈来,真正做到文思泉涌。

2 立意

学生写作应追求文章立意明确、新颖、深刻。所谓明确,指文章观点鲜明,不要模糊不清;新颖指不落俗套,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深刻指立意有一定深度,不是太肤浅,要透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几方面都需要作者有自己独特的视角看待事物、事件,有透过现象看到事物本质的本事,需要很深的阅历,但是一般人阅历有限,尤其是作为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做到,这就需要借助阅读来提升自己的阅历。阅读,可以让我们与千年前的古代圣贤对话,感受先贤的智慧;通过阅读,感悟生命的真谛,获得人生启迪;当今也有不少年轻的作家,如韩寒、郭敬明等人,他们年岁不大,成名时不到20岁,他们不可能有着太过丰富的阅历,纵然阅历比寻常年轻人多一些,也不足以支持他的写作能力。那他们的生活感悟从何而来呢?笔者认为应该是从书中获得,从阅读中获取生活感悟。读一本书,就像是走进了一个人的思想世界,跟着作者的脚步前进,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感受作者的深邃的思想。读万卷书,就如同增加了万人的阅历,读者的阅历想不丰富都难,当然,这需要读者有着深厚的阅读兴趣,不能为了阅读而阅读,要真正能从阅读中获取能量,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比如方刚的《麻雀》让我们懂得了不自由,宁可死;屠格涅夫的《麻雀》,让我们明白了“爱,比死亡更强大。只要有爱,生命才能延续、发展下去”。虽同是写麻雀,但文章立意不同,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不同。我们所感悟的也不尽相同,因此,阅读对于写作是至关重要的,读者可以从阅读中感悟到很多内容,跟随作者的思维步伐,让思维插上腾飞的翅膀,让我们在文学殿堂里自由自在的翱翔。小到花丛鸟兽、大到世界、生命的真谛,让我们感受着世界的奇妙。

3 语言

写作有了素材、有了明确的观点,下一步就是语言的组织,很多学生就写作时总是翻来覆去的几句话,学生语言积累不足,很难将自己的观点明确表达出来。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写作时妙笔生花、出口成章,形成这样巨大反差的原因,其实就是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中,文章的精美词句,都无意识的被“保存”在大脑中,在习作中,才会妙语连珠。因此,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就会有成效的,阅读过程就好像是蜜蜂采蜜的过程,虽然一篇文章对于读者所获不多,但是长期坚持,就会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获得巨大的收获。因此,作为学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写作是很重要的。

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数量不是关键,关键是阅读质量,能从阅读中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有着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做到,所以,作为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真正能从阅读中找到写作的源泉,让写作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让学生享受到写作的乐趣。

总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阅读的积累,就不太可能有着丰富的阅历,阅读对于写作时选材、立意、语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松竹.在阅读教学中寻找写作的金钥匙[J].散文百家,2013(02).

[2]范慧慧.阅读是吸收 写作乃倾吐——略谈阅读与写作的关系[J].中学课程资源,2016(01).

猜你喜欢
源泉写作阅读
我的快乐源泉——书
超市也是快乐的源泉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激活写作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