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中舞蹈创编的探索—以音乐剧《猫》为例

2016-05-14 03:31李欣欣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舞蹈创编音乐剧探索

李欣欣

摘 要 《猫》是一部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音乐剧,在上映时,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音乐剧《猫》中的舞蹈以其娱乐性和感染性展现了《猫》的艺术魅力。本文从音乐剧《猫》中的舞蹈价值入手,着重分析了《猫》中的舞蹈创编及剧中的舞蹈特征,探索了舞蹈编创在音乐剧中得重要性,以促进中国音乐剧的发展。

【关键词】音乐剧;舞蹈创编;探索;《猫》

《猫》作为一部经典的音乐剧,以其通俗易懂的故事情节和复杂的人物关系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并且《猫》中的舞蹈创编与音乐剧中的人物、剧情和歌曲都有密切联系。《猫》的舞蹈充分体现了音乐剧的艺术魅力。舞蹈是人类情感的肢体表达,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情感体验。《猫》的编导将舞蹈引入音乐剧中,将音乐、舞蹈、喜剧三大艺术形式相整合。在音乐剧中,舞蹈处于服务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舞蹈不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音乐剧中的人物和剧情紧密相连。研究音乐剧《猫》中的舞蹈创编,不仅能够完善音乐剧中的舞蹈形式,而且对音乐剧的发展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1 音乐剧《猫》中的舞蹈价值

《猫》是一部音乐舞台剧,舞台剧的性质使音乐剧《猫》对舞蹈有着较强的依赖型。舞蹈在音乐剧《猫》中具有重要价值。舞蹈通过肢体动作为音乐剧增添了艺术审美价值,使音乐剧变得更加灵动传神。音乐剧《猫》的人物是围绕“猫”开展的,舞蹈设计师将舞蹈动作与猫的冷漠、高傲等特性结合起来,在肢体动作上加以艺术性夸张和变形,设计了攀爬、翻滚、跳跃等舞蹈动作,将猫的特性以舞蹈语言的方式体现出来,增强了舞蹈效果的视觉冲击。同时,舞蹈动作的设计还诠释了音乐剧的内容,刻画了鲜明的戏剧人物形象。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舞蹈丰富了音乐剧的表达形式,成为音乐剧的重要组成把部分。

音乐剧《猫》中的舞蹈设计采用群舞的方式,分散在音乐剧的各个部分之中,将各个物种进行糅合。另外,音乐剧《猫》中的舞蹈具有强烈的喜剧性、色彩性和抒情性,完美地体现了舞蹈的艺术魅力,提高了音乐剧《猫》的舞台价值,为观众打造了一场极具艺术魅力的视觉盛宴。

2 音乐剧《猫》中的舞蹈创编

2.1 舞蹈与人物的整合

音乐剧《猫》中既有优雅的芭蕾舞,而且还有潇洒的踢踏舞和热烈的爵士舞。这些舞蹈的运用都是根据人物象形设计的。例如,在音乐剧《猫》开场时,年轻单纯的白猫维克多利亚条的独舞运用了芭蕾舞的形式,芭蕾舞的优雅、柔美的特征与白猫高雅的特点相结合。同时,灵动的芭蕾舞形式体现了白猫的天真和可爱。剧中在表现猫兰塔塔格的淘气、恶搞与较高的异性魅力时,则采用了爵士风格的舞蹈。而兰塔塔格的妖媚则采用性感、热烈的舞蹈来表现。另外,剧中的蒙哥杰瑞与兰普利第泽经常给猫家族带来困扰和麻烦,是典型的导弹鬼。在他们上场的时候,采用额是欢快幽默的双人舞,正好符合他们两个的调皮性格。双人舞的默契配合完美诠释了猫的灵动与调皮。音乐剧《猫》的舞蹈不仅深入挖掘了猫的特性,但是实际上却是借猫的特性来体现人的魅力了,使观众深入音乐剧的情节之中,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

2.2 舞蹈与剧情的整合

音乐剧《猫》中的舞蹈是为音乐剧的发展所服务的。舞蹈设计师按照剧情的发展进行舞蹈设计,使舞蹈设计与剧情和人物的心理相结合。例如,在人物心理发生变化时加入舞蹈动作,能够使人物的情绪更加饱满。在剧情进入高潮时加入相关的舞蹈动作使剧情更具有张弛力。所以在音乐剧中药加强舞蹈和戏剧的结合,以人物形象为中心,以剧情需求为依据,设置相关的舞蹈动作,丰富音乐剧的表现形式。剧情发展是音乐剧的重点,演员需要将台词演绎进行整合,并且加入舞蹈动作作为剧情的补充,使音乐剧的台词更加有力,便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另外,音乐剧《猫》中的部分舞蹈动作看起来十分浮夸,像是在炫耀舞技,但实际上却是在扎实的喜剧内涵的支撑上设计的舞蹈动作。由于音乐剧的剧情发展需要冲突和矛盾,而热烈奔放的剧情正渲染了舞台剧的气氛,但是现场的气氛渲染只是舞蹈带来的效果,舞台中重点仍是剧情冲突和矛盾的突出。

2.3 舞蹈与歌曲的整合

在中国的歌舞表演中,有的表演以歌曲为主,舞蹈只是歌曲的陪衬。有的表演以舞蹈为主,音乐处于陪衬的地位。在这种歌舞表演模式中,音乐和舞蹈一直处于此涨彼消的状态。这种状态在音乐剧表演中是一大禁忌。音乐剧《猫》的舞蹈和音乐都是根据剧情的需要和人物形象设计的。在舞蹈动作的设计过程中,将舞蹈与歌曲相整合,加强舞蹈和音乐的配合,使舞蹈和音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模式下的舞蹈和音乐表演能够增强音乐剧的视觉和听觉冲击,给观众带来一场视觉和听觉盛宴。在音乐剧《猫》中,马卡维提这一片段时整个音乐剧最黑暗的片段。在这一点段中采用歌唱的形式来讲述马卡维提的罪行,同时用性感的爵士舞来衬托人物内心的恐惧和纠结。音乐和舞蹈的完美结合能够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使人们想到《芝加哥》中的女囚角色,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

3 音乐剧《猫》中的舞蹈特征

3.1 直接性

音乐剧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社会现实,隐含着编剧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音乐剧的主体永远是人,无论在音乐剧中采用哪种题材,音乐剧都是对人类社会的反映。音乐剧通过舞台布景、服装、音乐等来塑造人物形象,但是通过这些方式来塑造人物形象需要观众经过思考和判断得出人物形象,缺乏直接性。而舞蹈采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具有生动鲜明的特点,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将人物的特征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另外,舞蹈是人体的艺术,通过人的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当观众在接受舞蹈所传达的信息时,身体的本能已经做出了翻应。身体本能的体验比心理和思维的外化更加敏感、迅速。在音乐剧《猫》中《桀利柯舞会邀请》这一片段,白猫伴随着柔和神秘的音乐在银色的月光下起舞,双臂向上展开,并控制在一定的高度。之后使双臂缓缓地滑落。这一系列动作体现了白猫的优雅、美丽、成熟的性格,将猫的优雅与慵懒表现地林立尽致。加入将这一系列动作转换为语言表述,则需要观众在脑海中想象出一个猫的形象并想象猫的动作。而舞蹈则直接将猫的形象和动作过程呈现在观众面前,使猫的特征一目了然。

3.2 感染性

舞蹈动作蕴含着舞蹈创作者的自身经历和情感体验,是人类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舞蹈能够通过肢体语言描绘出复杂深层的精神世界,使观众在舞蹈欣赏的过程中,领会舞蹈创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从而引起观众的感情共鸣。这就是舞蹈的感染性在音乐剧《猫》中《桀利柯歌颂桀利柯猫》这一片段中,加入了舞蹈动作。演员的手臂大多向前伸展,双脚轻盈跳跃,昂首挺胸,大步向前迈进。舞蹈中蕴含了积极向上的热情,表现了桀利柯对于自己的猫族成员的骄傲、自豪的感情。这种强烈的热情通过舞蹈动作体现出来并传递给观众,使观众在观赏音乐剧的过程中,体会到桀利柯内心的自豪和骄傲,引起观众的共鸣。

3.3 娱乐性

音乐剧是商品经济下的艺术表现形式。音乐剧的出现不仅为当代戏剧开辟了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娱乐形式,而且还在全球具有强大的商业号召力。就其娱乐性来说,音乐剧做到了让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跟着哼唱熟悉的歌曲,并被其起伏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同时,音乐剧中的舞蹈也被舞蹈行业所模仿。音乐剧不仅是艺术表现形式,而且还是一种商品,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一些对音乐剧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将音乐剧的“商业性”作为最重要的属性,认为音乐剧的商业属性比艺术属性更重要。但是在音乐剧展示的过程中,必须符合观众的审美趣味,才能吸引观众的吸引力,从而获得较高的收益。这就要求在音乐剧的创作过程中要重视其娱乐性,在舞蹈设计中重点突出娱乐性的特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加强观众的情感体现。音乐剧《猫》的舞蹈创作在剧情和人物形象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音乐剧的娱乐性。在舞蹈与戏剧和人物相结合的基础上,增强舞蹈的娱乐性,使观众在舞蹈欣赏的过程中加强对剧情和了解和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感悟。舞蹈的娱乐性提升了音乐剧的艺术品位,这种大胆的创新行为不仅促进了音乐剧的发展,而且对其他艺术形式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4 小结

《猫》是一部经典的音乐剧,上映之初便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在《猫》中,舞蹈虽然处于服务地位,对音乐剧的成功具有重要价值。《猫》中的舞蹈不再是独立的表现方式,而是与音乐剧的人物、剧情和歌曲相结合,以音乐、戏剧和舞蹈相结合的形式体现出较高的艺术价值。音乐剧《猫》中的舞蹈具有直接性、感染性和娱乐性的特征,其舞蹈审美价值为音乐剧增添了艺术色彩。同时,《猫》的上映引起了我国对音乐剧中舞蹈创编的研究。探索音乐剧《猫》中的舞蹈创编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而且对于音乐剧和舞蹈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金芳.论音乐剧《猫》的声乐美学特征[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2]金云霞.音乐剧《猫》的第十五次重生——中国版《猫》的中国元素运用分析[J].名作欣赏,2015(06).

[3]孙琳.音乐剧《猫》的成功之谜[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06).

[4]蒋欣儒.著名音乐剧《猫》之经典元素解析[J].音乐生活,2013(01).

猜你喜欢
舞蹈创编音乐剧探索
近期国内歌剧/音乐剧演出预告
音乐剧新闻
近期国内歌剧/ 音乐剧演出预告
幼儿舞蹈创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学生舞蹈创编能力培养的策略初探(一)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探究式教学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文化底蕴对舞蹈创编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