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美人”与屈原

2016-05-14 04:02吕明凤王雅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屈原

吕明凤 王雅

摘 要 “香草美人”作为诗歌象征手法,是屈原的独创,香草美人在屈原作品中被赋予各种含义且反复出现,使屈原作品迷离而幽深,富有浪漫情调,整体一个香草美人的世界。它们的产生则是与楚国的地理环境和地理文化紧密相关的,同时,它们又是屈原审美追求和人格追求的载体。

【关键词】屈原;香草美人;审美追求;人格追求

两千多年来,自从站在汨罗江畔的屈原将其孤独的身躯投入水中后,江水中的波纹就在中国文化史上划出了一个个永久性的问号,这便激起了同代以及后代无数文人极大的兴趣。他们展开了关于屈原的一系列探索研究,本文我们仅就屈原独创的诗歌象征手法——“香草美人”意象的产生作一简要剖析。

1 “香草美人”与楚地环境

“香草美人”作为屈原独创的诗歌象征手法,正是南方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的产物。

首先,楚国物产丰富。丰富的物产不但为楚国经济繁荣,国势富强提供了物质条件,而且为楚国文学的发展也奠定了物质基础,因而他们的文化生活相应的要比北方人丰富的多,更倾向于精神与艺术的享受。他们的生活确实是逸乐的,放荡的,充满精神享受的,这对于楚国文学艺术尤其是屈原文学艺术的发展,浪漫主义气质的形成,无疑是有很大影响的。

其次,楚国山河雄奇壮丽。楚国因有突兀的高山,浩瀚的大泽,奔腾的长江,从而形成了一种雄奇,壮丽,幽幻的景色。这对于屈原浪漫主义气质的培养,艺术美感的熏陶,起了很大的作用。大自然的风光陶冶了他的性情,培养了他的气质,使他更是放眼遐想,优越的生活使他有了更高的审美追求,崇尚高洁,不同流俗,翻开《离骚》,犹如进入了一个花草的世界。

总之,自然界的花草树木被屈原引进文学作品,并富于象征意义:理想中的美人意象用来比喻人格的崇高、俊杰,进而香草和美人相互映衬,呈现出美丽的图景。

2 “香草美人”与楚地文化

《楚辞》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楚国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来写作,“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反映的是楚人的生活和斗争,屈原作品便是典型,其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更是充分的体现了楚地各种文化的影响。

相对于北方中原文化的理性主义精神,南国楚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浓郁的浪漫主义情调,楚人以他们的生命热忱高扬,热情奔放而又自由舒展,酣歌狂舞而又轻松愉悦,神与物游而又神游物外,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浪漫主义既是楚文化的艺术情调,也是楚人的生命放歌。因而,民风较为浮华,富于幻想,热情诗意,就文艺思想而言,则趋于完美,有流于逸乐的,华丽游荡的倾向。香草和美人正是这种浪漫之风的体现。是屈原精心选择的审美意象,是和他高尚的人格,崇高的理想,不同流俗的品质相匹配的。

原始宗教和巫风炽烈也是楚浪漫主义的远古渊薮。在原始宗教基础上生成的楚文化最典型的特征之一,是弥漫着浓厚的巫术宗教色彩,到处是神秘文化气氛的笼罩。原始宗教的因袭和巫术文化的盛行又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感情律动,都使楚人处于一种铺张扬厉的感情涌流之中,情感就是他们的生命,屈原因长期被逐朝外,感情得不到释放,美政理想遥不可及,于是他便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近大自然,也便熟悉了花草树木,从而寄情于物,在大自然的沐浴下物我合一,以物相伴。这些都给屈原以启迪,从而成就了屈原这一艺术独创。

总之,巫术、神话、乐舞、哲学等是楚文化的主要内容,也是主要载体,他们都集中的体现了楚文化中的浪漫主义精神风貌,形成一种整体的、综合的、浪漫主义艺术和美学风格,浪漫主义基本精神体现在楚文化艺术中,使其以充满炽烈情感、绚烂鲜丽、神话幻想和神秘符号象征为基本特征,屈原继承了这一文化传统,综合各种文化的基因,形成了他独特而富有创造性的香草美人象征比喻艺术手法 。

3 “香草美人”与屈原追求

《离骚》用香草美人作比兴,借神话传说为寄托,以女子口吻和情态来表现满腹的牢骚和怨愤,屈原的香草群芳,抒发的是拒绝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香草美人比君子;香草喻贤臣;香草喻人才;香草美人喻君王。可见《离骚》是一曲充满香草美人的抒情之作,作者反复运用这一意象是与他的审美追求和人格追求紧密相联的。

整篇《离骚》充满了香草美人的象征比喻意象,最重要的原因是屈原苏世独立、俊杰美好的人格追求所致。屈原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他具有美好的心灵,善于在普通事物中发现美的品质,并加以诗化,使之成为具有人格、人性的审美对象。他坚持美与丑是对立的,不可调和的,美好事物宁可萎绝、毁灭,也不应改变其本质,香草和美人承载着屈原的审美观,是屈原唯美思想的体现。另外,香草美人永远是圣洁崇高的象征,它不会和小人一样来谗害自己。屈原崇高的品质、苏世独立的人格,只有香草美人来作比才是合适的、相匹配的,别的象征物都不能恰当地概括屈原的美好品质和独立人格。

屈原虽被流放,但他情系楚王,魂牵楚国,于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期盼被楚王重新起用,期待着明君发现忠臣。作为一个封建文人,实现政治理想是他毕生的追求和梦想,这是一种政治企慕情境。但仕途的失意、困惑与无奈的情绪使他总是倍感失落、悲伤,于是他便在诗词中借助自然景物描写来烘托他的情感,使自然意象成为他取意的手段和途径。在《离骚》中,用香草美人等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词藻铺陈,体现了他对美政理想的追求。屈原便日夜思慕君王,把君王比作美的追求,比作“美人”,用婚恋的热情来追求他置其为纯洁,神圣的象征。可见他的痴心和执着,他政治理想的崇高与伟大,他俊杰人格的不同流俗。屈原的全部作品都突出了对于“美”的追求,他既要求内在的美,又要求外在的美,他以正则、灵均释其名、字,以纯粹、昭质形容其品格,同时又以香花香草为服饰、为比喻,爱好修名,又爱好奇服,政治理想亦称为“美政”,可见屈原对美的追求何其执著。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透视出香草美人所产生的独特土壤以及蕴含的独特价值,它是屈原的独创,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建辉,刘森淼.荆楚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2]郭维森.屈原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金开诚,刘东葵.独领风骚两千年——屈原[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

[4]杨白桦.楚辞选析[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屈原
屈原 端午 龙舟
哀歌·屈原那纵身一跃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屈原和楚辞
《读屈原〈天问〉之一》
包个粽子救屈原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屈原诗·天问
2016屈原故里端午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