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2016-05-14 04:02张彦韬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上市公司挑战策略

张彦韬

摘 要 从我国上市公司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对其发展造成最大危害的因素应当属其会计信息存在的一系列弊端问题,例如会计信息不真实和不及时,财务管理系统与时代相脱节等,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不仅仅损害的是广大投资人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会使上市公司的经营处于生死存亡境地,因此,必须完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管理以及监督机制,不仅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而且为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信息;质量;挑战;策略

基于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涉及众多投资人的权益,这就需要上市公司对其会计信息进行披露,以便于未来投资人或者现有持股投资人对上市公司目前以及未来发展进行分析和判断,进而规划布署自己的投资,使其投资风险可得到控制且收益获得最大化。然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质量缺失问题,这不仅极大地损害了投资人的权益,而且长此以往也必将给上市公司的发展带来风险,更破坏了市场经济正常秩序,必须正视并给予有效解决。

1 剖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存在的问题

1.1 会计信息与事实不相符合

面对市场经济的竞争以及追求更多利润,一些上市公司在披露会计信息时,存在着虚列增长收益,少列负债数据以增加利润率,以及夸大项目未来预期收入等情况,以此为其公司的发展制造虚假繁荣,从而吸引广大投资者达到获取更多融资目的。这种会计信息与事实不相符合问题涉及会计专业性原理知识、核算方法以及项目罗列体系等,只有会计专业知识比较过硬且具备一定上市公司财务知识的人才能够对上市会计信息进行研究,并作出有效的监管以便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本质上来看,这种会计信息与事实不符合存在着一定的隐蔽性,其危害程度不容忽视,一旦广大投资人和合法债权人被蒙蔽,影响其正确的经济判断和投资选择,势必给其合法权益带来潜在的风险。

1.2 信息披露存在滞后性

虽然我国的公司法对会计信息披露进行了一定的明确规定,但是一些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时效方面,还存在滞后现象。目前一些上市公司针对引进新项目、财产抵押或者资产风险等现象,本应该随着这些现象出现对予广大投资者和合法债权人进行及时披露,却推迟时间,导致会计信息反馈不及时,延误了投资的选择和调整,直接性使投资人和债权人蒙受巨大损失。这既不符合公司法的法律法规,也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的有序性,势必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给予严厉管制引导其在正确轨道上运行。

1.3 财务管理机制不具有时代性

首先,财务报表的数据来源于以往的经济发展状况,因此其财务报表反映的情况不具有现实性,不能够对未来做出正确的判断,更不能够使决策者对经济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未来规划和部署;其次,在财务报表的数据罗列中存在着偏失,只罗列了以往存在的事实性数据,而对于可以预见性和估量性的变量数据直接性忽视,致使财务报表不能够真实反馈出全部经济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就为投资风险埋下了隐患;再次,财务报表上对上市公司本该可以预测到的前瞻性信息和风险性提示不予上报,致使上市公司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不明朗,致使上市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外部市场经济环境的压制,更致使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投资视域受到遏制从而使其现有收益和未来收益受到冲击。现有财务管理机制的滞后性,不仅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发展,而且不符合现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2 探讨解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策略

2.1 完善公司内部财务监管机制

首先,会计从业人员是财务信息报表的制作者和信息管理的直接实施者,这就使会计从业人员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基于会计从业人员相对于大股东来说又是被管理者,这就存在着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行为受大股东意识左右,进而可能做出违背会计从业人员职业操守的事情。这就必须针对这一权力失衡现象,设置独立于上市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专门性财务审查委员会。财务审查委员会成员由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担任,其主要职责就是监管财务报表的规范性和可靠性,最终保证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财务审查委员会中担任委员的独立董事在人选、职责规定、酬薪方面等设置不完善和不科学,即使财务审查机制和制度再完善也形同虚设,难以发挥其实质性的效能,也难以对会计信息的造假现象不能够形成有效遏制;其次,最大化地发挥监事会的监督职能。监事会是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机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专门性对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监管,更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一切进行严格监管,确保信息真实有效和合法合理。这就需要监事会的成员不断加强自身的监管素质和力度,树立监事会的权威,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和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监管,最终提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可靠性。

2.2 加强会计信息失实处罚机制

首先,从经济立法角度来看,应该基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完善法律法规处罚立法,同时完善民事赔偿乃至刑事处罚机制,追究因会计信息披露存在过错给投资人和债权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上市公司法人或者会计管理人员的法律责任;其次,审计部门加大对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稽查范围和力度,一旦发现上市公司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纰漏现象,就要求上市公司财务进行整顿,对于拒不执行行为应该作为考核上市公司上市条件的一个硬性标准。

2.3 加大上市公司的市场环境信息披露

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信息披露项目来看,存在着避重就轻的现象,只披露上市公司好的信息,而不能够基于上市公司经营运作现状以及可持续性预期对上市公司的市场环境信息进行披露,致使投资人和债权人不能全面对上市公司的经济状况进行综合性考评,从而对投资人和债权人的权益增加了风险性,最终给他们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就需要上市公司全面地科学地对上市公司的市场环境信息进行披露,不仅对上市公司发展起督促作用,而且有利于对投资人和债权人的权益进行保障。

3 结语

纵观上市公司发展的困境来看,因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大量问题导致公司财产流失,损害公司诚信形象和股票交易秩序失衡等是阻碍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研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不仅对上市公司自身的发展,而且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高雪梅.对会计透明度的思考[J].商,2015(37):128-128.

[2]黄世忠.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面临的挑战与思考[J].会计研究,2001(10):6-11.

猜你喜欢
上市公司挑战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Passage Four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