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安民警法律信仰的提升

2016-05-14 04:02林龙傅利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法律信仰公安民警提升

林龙 傅利

摘 要 法律的生命在于它的实现。法律施行是法律实现的重要方式,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是法律实施的重要环节。只有当公民拥有了良好的法律信仰与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理念,才能真正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战略,实现国家和社会法治化。人民警察作为国家的执法人员,更应该拥有坚定的法律信仰和依法执法的理念。为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真正做到依法执法,提高人民警察的法律信仰显得尤为重要。警察法律思维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法治实践进程中,要不断提高警察法律素养,增强对法律的信仰,培养法律至上的基本理念,为法律树立最高权威。

【关键词】公安民警;执法失范;法律信仰; 提升

1 培养法律信仰是人民警察的使命

光明网法制频道于2016年4月21日报道了题为“派出所所长关门暴打女记者 门外警察阻止记者进入”这样一则惊人的新闻,前不久发生的“雷洋案”也引发社会关注,人民警察的执法行为和法律素质遭到社会的普遍质疑。这几起案件都暴露出现阶段我国公安民警在处理案件过程中的失范行为,公安民警的素质有待整顿和进一步提高,要改善这一与我国法治社会不符的现状,最根本的方法在于提升公安民警对法律的信仰,提高公安民警的法律素质,使人民警察成为法律忠实的信徒。

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可见公安警察是人民警察队伍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人民警察是国家公务员,是一份神圣的职业,其主要职责为执法、维持公共安全,保护性命及保障财产。新录用的公安民警必须进行宣誓,其中最核心的一句誓言就是“我承诺忠于中国共产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人民警察只有坚持法律至上的理念,树立良好的法律信仰,才能依法执法,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办事。警察法律信仰的内容包括:“法律至上”的法治观念;具有“正义”这一法治的价值理念;正确的权力和权利观念;法律职业信仰。警察法律信仰的树建必须:摒弃法律工具主义的理论误导;树立法律权威。

2 法律信仰的内涵

什么是法律信仰呢?我们通常认为,法律信仰就是社会成员对法律由衷的信任、尊重与敬畏,认同和信赖法律的基本价值。虽然我们屡次强调依法治国、依法执法的基本战略和法律至上的理念,但实际生活中仍存在诸多不规范的执法活动。不规范的执法活动主要指公安民警的执法活动不符合依法执法的基本要求,他们在存在明确系统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的情况下,为了实现不当的个人或其它目的,让执法行为与现有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相违背,法律素质较低,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理念背道而行,提高他们的法律信仰和法律素质迫在眉睫。不规范的执法活动反映了对现存的法律规范和制度的漠视和否定,这种行为既能体现在与法律规范中的义务性规定相违背,还能体现在与一些禁止性法律规定相违背。不规范的执法活动会导致许多不良后果,首先,它践踏了法律的最高权威,严重损坏了公安民警的形象;其次,不利于贯彻落实依法执法的基本战略,与一切为了人民的基本宗旨相悖;最后,会严重阻碍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不规范行为的防治对策为:前提是树立依法执法的理念,关键是提高法律素养,核心是规范执法行为,保障是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法治文明是依法执法、合理执法的本质。只有当法治成为一种信仰,社会成员树立了良好的法律信仰和法律理念,知法、守法、用法,尊重和崇尚法律,树立法律至上的基本理念,承认法律的最高权威,这样才能实现国家与社会的法治化,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只有真正信仰法律,才能发挥法律的基本价值,不然法律形同虚设,法律的权威也就无从说起。卢梭曾说,法律既非刻在大理石上,也非刻在铜表上,而是刻在社会成员的心里。让法律成为一种信仰,这是近期几起民警执法不规范案件带给我们的思考。

法律信仰并非自发产生,它需要公民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执法人员要坚持依法执法的基本要求,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树立起法律信仰和法律至高无上的理念;遵守职业道德,防止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不规范执法,破坏法律的最高权威。为了实现社会成员遵纪守法的良好秩序,需要人民警察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为公民做好法律宣传普及工作,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法律精神。

3 如何培养法治信仰

对于近年来公安民警出现的执法失范行为,广大警察队伍应当开展“如何做好人民警察”、“如何培养法治信仰”的大讨论,始终坚持依法执法的基本方略,树立良好的法治理念和法律精神显得非常重要。

做警察要尊崇法律。尊崇法律首先要做到尊重和敬畏宪法和其它法律,承认法律的基本价值,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理念;其次要重点学习并熟练掌握与人民警察执法相关的法律规范,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最后要为公民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自觉遵守法律规定,为实现公民遵纪守法的良好有序局面而努力。

做警察要善用法治思维。人民警察必须时刻铭记职权法定原则,清楚自己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是执法人员的宗旨。公安警察应该做到依法执法,严格按照法律规则和法定程序办事,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秉公执法,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国家的监督,依法承担法律责任。以法律的规定和要求为行为标准,尊重和保护人民权利,在执法过程中彰显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

做警察要严格公正执法。严格执法就是让法治贯穿于每一项执法管理工作中,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公正执法就是在每一个案件中体现公平正义的理念,尽力把每个案件都处理得合法、合理,解决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让人民警察形成价值共识;规范执法就是阳光办案、依法办案,让每一个执法环节都有章可循,解决执法失范等问题,让人民警察形成制度共识。

4 结论

虽然公平正义不能完全实现,只能无限接近,但是公安警察作为法律的信徒依然要努力追求实现公平正义的目标。从近年来我国公安民警普遍暴露出的执法失范问题来看,法律信仰的缺失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人民警察应在执法活动中时刻怀揣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崇尚法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做法律的坚定信徒,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活动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参考文献

[1]和洪.论公安民警的法律素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S3).

猜你喜欢
法律信仰公安民警提升
公安民警徒手抓捕技能浅论
简论法律信仰的科学界定
论法律信仰的内涵、对象及其现实意义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公安民警培训课程研发的相关问题研究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法律信仰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