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春市电梯安全问题的调查分析报告

2016-05-14 04:02赵彬竹唐紫薇盛新宇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公共

赵彬竹 唐紫薇 盛新宇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梯的使用量在逐年增大,乘用电梯的人群也在不断地增长。电梯的安全使用直接影响着乘梯人员的人身安全,如何确保电梯的安全,避免电梯伤害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公共;电梯安全;安全知识

1 调查数据分析

1.1 长春市市民对电梯安全现状分析和满意度分析

对于电梯发生事故的原因,有84.83%的人认为是检修不及时,71.35%的人认为是电梯本身的质量问题,55.62%的人认为是政府监管不到位,43.54%的人认为是自身安全意识不够,5.9%的人选择了其他。从中可以看出,公众认为检修不及时是造成电梯事故的主要原因。对于发生电梯事故的主要负责人选项中,公众认为电梯使用单位,电梯维修单位,电梯生产产家,以及相关主管部门都应该负一定责任。在公众对电梯满意度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仅有2.53%的人认为电梯非常安全,1.4%的人认为电梯非常不安全,58.15%的人认为电梯的安全程度为一般。从中可以发现,人们对电梯还没有达到绝对信赖的程度。在电梯发生事故中,仅有21.62%的人对工作人员的处理方式感到满意,而其余的公众对其满意程度停留中等偏下。由此当电梯发生事故时,工作人员的处理方式还未令大部分公众满意。

1.2 长春市公共场所对电梯运行与监管问题的调查分析

1.2.1 公共场所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遇到诸多问题和困难

据调查,大多数的相关部门都是严格按照要求执行的,也对乘电梯方面的注意事项进行了一定的宣传。但还会有许多的电梯安全事故发生,根据调查46.7%的电梯出现过电梯夹人事件,这说明电梯本身安全性能不可控。关于电梯方面负责人数在两人以下的有20%,这说明单位控制人力成本;66.7%的电梯使用方认为公共领域电梯安全负责人应当是电梯使用单位,即自己负责。这可能导致业主对电梯维保单位工作不支持,配合度低,存在误解。

1.2.2 监管部门对公共场所的电梯进行检查和监管不到位,且存在漏洞

调查显示80%的电梯使用方在假节日等人流高峰时段有保安人员巡查及疏导,但其中医院模块在人流高峰期无人监管。80%的电梯使用方定期组织电梯事故急救演练。有46.7%的电梯中播放电梯安全公司广告。关于电梯方面负责人数在两人以下的有20%;在两人至五人的有73.3%。中高档商场与小区在电梯监管的工作中较为突出。均有24小时专业值班人员,并且对电梯进行半个月一次的检修。电梯故障方面较常出现的故障为电梯到位置不开门,有噪声异响,踏板松动,及电梯运行不稳、其中最常出现的故障为有噪声异响等。综上,我们对商家提意见应定期派人进行巡查电梯情况,24小时施以监控;增加检修频数,定期保养电梯降低电梯损坏率;电梯生产厂家作为安全负责主体;加强安全知识宣教;客流量大时增加巡视与疏导。

2 结论和建议

2.1 加强监管力度,提高满意度

在本次调查中,有大部分人认为监管部门应定期检修,并且检修周期要半个月进行一次才能减少事故发生频率。所以依民心所向,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对各大中小型商场定期进行严格的检查,以及不定期进行突击检查,并对未严格按照规定处理的商场进行惩处或批评 以保证商场等地对电梯安全的重视,使电梯安全有效工作,不给公众带来生命安全隐患。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公示,让结果透明化,公开化,以提高公众对电梯的信赖度及满意度。

2.2 提高公众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

调查显示,生活中大部分人都不太在意电梯的安全标志。很少有人注意到电梯的紧急制动按钮在哪,正因如此,当危险发生时,就会错过及时处理的宝贵时间,使生命收到严重威胁。因此要避免此类危险的发生,公众应加强对电梯的了解程度,并学习自救小知识,提高自身安全意识。

2.3 加大宣传力度

就社会上的电梯事故频繁发生可见,还是有相当多的人对电梯的了解程度很低,虽然大众对电梯的使用频率很高,但是却对基本常识和安全防范知识了解甚少,甚至一无所知,这就需要政府及商家要大力宣传电梯的安全知识,例如深入各小区发放宣传册,提升公众的安全意识,将电梯负责人的电话及救援电话公示在明显的位置,使公众不再对电梯没有安全防范意识,不再在出现危险时不知所措,耽误了最佳救援时间,以及不知救援方法,让鲜活的生命在他们面前消逝。

2.4 加强公共场所电梯检修与监管

在本次调查中,从中可以看出,公众认为检修不及时是造成电梯事故的主要原因。商场是顾客生命安全的负责人,商场不应只在发生事故后才引起对电梯安全的重视,而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多加派人手对电梯进行实时监察,及时劝导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并在电梯发生故障及事故是马上通知相关人员迅速进行检修,以保障顾客的人身安全。

2.5 针对政府工作措施的建议

(1)努力完善电梯配置规范及规划审批办法。制定电梯配置规范,提高我市电梯配置标准;保证电梯规格、数量配置与建筑物的结构、使用需求相适应;对电梯配置不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不予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努力提升电梯安全信息化监管水平。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建设“互联网+电梯安全监管服务平台”的同时,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提供更加便民、科学的监管服务。进一步完善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检验管理系统,引入数字三维地图,对每台电梯登记编号。 (3)加强对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的监管与服务。应当尽快建立和实施维修保养单位监督抽查制度,制定监督抽查标准规范,对维修保养单位工作质量进行监督抽查,并向社会公示结果,同时对“挂靠维保”、“假维保”、“低价劣质维保”等行为要严厉打击。

(4)大力加强电梯安全宣传教育。首先是将电梯安全知识纳入中小学校学生教育内容,从孩子抓起,强化电梯安全意识。并通过各区人民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向公众推送电梯安全常识、安全动态、安全预警,切实提高市民的安全乘梯意识和紧急避险能力。

参考文献

[1]蒋维胜.在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层面实现六大创新[N].中国质量报,2015(11):30.

[2]王央央.浅谈电梯的安全隐患原因及监督检验对策[J].现代制造,2011(15):65-65.

猜你喜欢
公共
对我国公共体育设施安全问题的思考与探讨
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研究
数字油田公共数据库的结构设计构思
公安专业公共选修课现状调查
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提升的实践探索
浅谈公共图书馆的儿童阅读推广工作
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由科普活动与公众的关系探讨科普权利
公共人力资源约束的理论渊源及实现途径
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