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寝室人际交往误区

2016-05-14 04:31欧阳明月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人际交往寝室误区

欧阳明月

摘 要 本文通过阐述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寝室人际交往中的几点误区,揭示在人际交往中至关重要,但又难以把控的距离问题。寝室人际交往,需保持适当的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做到不以耿直为借口伤害室友,积极融入寝室,且保持个人的独立,维护寝室团结,追求共同进步。

【关键词】大学生;寝室;人际交往;误区

寝室是大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场所,也是衡量大学生为人处世能力及心理健康程度的重要标尺。寝室关系良好与否,对于和谐校园的构建和学生自身成长成才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妥善处理寝室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必须应对的问题之一。在校园学习生活中,在与室友相处过程中,大学生在关系与距离的把握上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亟需得到澄清,以便以更加正确、理性的态度进行交往,进一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1 耿直造成的误伤可以被原谅

关于耿直与虚伪,或许有人会说,说话做事没有过多考虑,心直口快,喜形于色的就是耿直,是真性情,而语气缓慢,说话委婉,做事思前想后的是城府深,是虚伪。而事实上,与那些“耿直”、“爽快”朋友的相处,我们也有不舒服的感觉,而他们可能却没有认识到自身问题,在伤害了别人之后,还一笑而过。这是打着“直率”的旗号对自己的言行不负责任,以所谓的“直”为借口,口无遮拦、为所欲为,认为自己的措辞不当、言行唐突冒失都应该因为“直”而得到原谅。

事实上,“直肠子”这并不是什么率性而为,而是自私,说话不经过大脑,口无遮拦,不懂得克制情绪,无视他人感受,不考虑后果,肆无忌惮地只图自己痛快,真正的直爽和率性是以尊重和善意为前提的。而那些看似的“虚伪”,只要不是满口谎言、言行不一,只要不伤害他人,都是一种善意,是沟通交往技巧。室友相处时间长,交往密切,说话做事更应该考虑周全,不要轻易伤害他人,破坏室友感情。有人说,谈话让别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你的高度,我们也应该在和室友相处过程中,守住交往的底线,不以耿直为借口去伤害室友,学习人际交往艺术,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2 形影不离才是好室友

相信每个大学生,都想分到一间好的寝室,遇到志同道合的室友,彼此融洽相处,建立深厚的友谊,愉快地度过大学时光。但是,不要误以为,融入寝室,和室友们打成一片,建立深厚的室友之情,就是随时随地腻在一起,彼此没有任何秘密,任何事都共同参与。其实不然,我们不能将融入寝室与集体行动划等号,要学会独立生活,处理好私人生活与宿舍生活的关系。入校初期,大家相互不认识,对环境陌生,也没有课业压力和活动可参与,空闲时间较多,那时,确实整个寝室常一起出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往面的扩大,大家对大学生活有着不同期望与追求,寝室渐渐分化,室友们开始单独活动,与他人接触交往,参与各种学生工作及活动。

当寝室形成两两一起较为固定的出行交往局面时,如两人中的某一人开始有忙不完的事,如兼职、谈恋爱、担任学生干部工作、参加各种活动,没有时间与之同行为伴,而自己又不好介入本身已经很固定的其他群体,这个时候落单的那人,就会觉得自己被遗弃了,形单影只的,倍感孤独。大学生需要明白,室友是相互关心帮助的,而非整天一起,也并不是形影不离才是好室友,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事,独立生活是常态,不能过分依赖于他人,所以要正确认识,独立生活与融入寝室之间的关系,并且积极参与班级、学校活动,主动与人交流,扩大交往范围,锻炼各种能力。

3 好室友始终站在统一战线上

或许有人认为,一个有凝聚力、同心同力的寝室,室友们始终站在同一阵营里,总是积极的参与寝室内部的任何活动,当有利益竞争或冲突时总是维护室友的利益,一致对外。事实上并非如此,在一个学习氛围较差的寝室,个别想要学习,要求进步的同学,很容易受到不良环境影响,可能是来自室友共同玩乐邀请的诱惑,甚至是对学习积极性的打击挖苦,最后,追求上进的学生可能失去自己的坚持,跟着室友一起堕落,亦或是受不了吵闹无序的生活环境而和其他同学发生摩擦,受到孤立,最后以不愉快而告终。

凝聚力是寝室风气、寝室文化的体现,其主旋律应该是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寝室同学集体旷课,集体逃课在寝室睡觉,沉迷于网络游戏,热衷于棋牌、小说、肥皂剧,集体挂科等,整天在一起吃喝玩乐,不思进取,荒废学业,这属于室友间相互影响而产生的一致的负性行为,这种集体堕落并不能称之为凝聚力。另外,还需要认识清楚的是寝室内部团结并非任何情况都不分是非黑白,总是为室友说话,维护室友的利益,生怕室友吃了亏,受了委屈,甚至意气用事,为了鸡毛蒜皮的事与外人大打出手,因此,闹出惨案的也不在少数。深厚的友谊,真正的团结,高度的凝聚力是寝室成员都能明辨是非,客观公正,是真心为室友着想,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着眼于未来,共同成长进步。

上述三个寝室人际交往中的常见误区,折射出的是交往的距离问题。空间关系学之父爱德华·霍尔根据人与人交往距离的远近区分了四种不同交往区域,这个距离既是物理层面的,同样也是心理层面的。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每一个人在交往中都必须遵守一定的空间距离。在空间上,需要保持相对距离,如果太靠近,入侵错误的区域,便会让对方感觉不自在。心理上的空间距离,体现的是作为个人的独立与自由,距离和独立是对人格的尊重。维持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需要把握彼此适当的距离,在融入寝室与保持独立二者间找到平衡,避免疏离和伤害。

参考文献

[1]王茜.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误区[J].科教文汇,2011(08):174-175.

[2]梁玉涛.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误区及影响因素[J].青春岁月,2015(01):105.

[3]衣庆泳.对话大学生寝室人际交往问题[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4]郑雨欣,贾龙宇,邓培林.宿舍环境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人际交往寝室误区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寝室闹鬼记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