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亲子活动提高新生入园的适应能力

2016-05-14 04:31黄智举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亲子活动适应能力

黄智举

摘 要 幼儿由于年龄小,各种能力不强,在入园初期又面临着与家长短暂分离以及陌生的环境等,会使幼儿的情绪产生很大的波动,不仅影响幼儿园正常教育活动,而且会对幼儿身心发展造成一定影响。而亲子活动是缓解幼儿焦虑情绪的新的教育方法,如果得到有效利用将能够提升幼儿的适应能力。本文分析了亲子活动的概念,并提出了开展亲子活动的意义以及亲子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最后分析了如何巧用亲子活动提高新生入园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亲子活动;新生入园;适应能力

“人的一生,是对外部世界不断适应的一生。人们必须生活在选择与适应的过程中,有选择就有冲突,有冲突就有压力,有压力就有适应,有就有心理调整……因此,社会适应是人最基本的生活方式。”(王世赏,1996)

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集体生活的起点,他们要离开熟悉的环境和家人的呵护,进入幼儿园这个全新的环境中,这是他们人生当中的第一个转折点,他们可能会产生失落以及消极的情绪,比如说:焦躁的情绪、哭闹现象等,是幼儿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表现,即是“分离焦虑”的表现 。这些都会给幼儿园的正常教育活动带来一定影响,研究表明:学前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可谓是终生的,孩童时期焦虑的不正当处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为了让幼儿能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开展亲子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如何利用亲子活动提高新生入园的适应能力成为目前研究中的重点问题。

1 亲子活动的概念

亲子活动指的是幼儿园、早期教育机构等一些学前教育机构请幼儿家长与其子女共同到学前指导机构共同参与活动,既可以使亲子关系能够健康发展,又能够对家庭教育进行集体性指导的活动。亲子活动是一种家校共建模式的载体,在幼儿成长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亲子活动兴起于幼儿的早期机构,是近年来新兴幼儿早期教育模式,主要在亲子游戏活动中融入了现代育儿理念并传播正确的育儿观念,为家庭的早期教育提供科学的育儿知识以及方法。在早期幼儿教育中取得了一些成就,随着时代发展,很多幼儿教育工作者逐渐将亲子活动融入幼儿园得入园准备活动中,亲子活动能够有效对新入园的幼儿进行训练并给予家长必要指导,促进了家园共建合作模式的形成,并能够有效的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情绪,增强了幼儿的适应能力,满足了家长的实际需求。

2 开展亲子活动的意义

2.1 是幼儿成长的需要

在现代社会中,适龄的儿童入园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这是幼儿在离开家庭走入社会的必经阶段,但是有很多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以后表现出很多不适应,比如说:出现哭闹现象、与家长分离困难、不能顺利进餐,不能安静午睡等各种幼儿情绪焦躁问题,而幼儿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焦虑的情绪当中,会对幼儿的健康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说:可能由于长期进食困难导致营养不良或者是生病,而且对新环境不能适应可能产生心理问题等,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幼儿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对家庭成员过度的依赖以及对陌生环境产生不安全的感觉而出现的。而亲子活动是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的活动,在初期的亲子交往活动中不仅能够建立幼儿与其他幼儿之间的交往关系,而且也能够增强亲子之间的感情。通过亲子活动能够使幼儿产生良好的情绪,增加对陌生环境的安全感,积极参加到与幼儿交往活动中,不仅有利于幼儿性格的完善与发展,而且可以缓解幼儿在幼儿园初期的不良反应,促使幼儿能够及时适应幼儿园的环境,促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2.2 开展亲子活动是家长的需求

在幼儿入园以后不仅幼儿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家长也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比如说:家长面对幼儿入园时的哭闹情绪而产生的心理负担,而且会不适应长时间与幼儿分离的状况而产生各种不良以及焦虑的情绪,严重影响到了自身的生活与工作,甚至这些不良情绪会对幼儿产生很大的影响。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亲子活动作为一个新型的家园沟通平台,给了孩子一个在家长、老师面前表现自我,施展个人才艺的机会;给了家长更加了解、贴近自己的孩子的机会;给了老师得到更多与家长充分交流与沟通的机会。虽然近年来,人们育儿观念逐步更新、育儿知识逐渐丰富,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缓解孩子入园焦虑、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不仅要靠幼儿园的努力,自己也要为孩子入园做准备。但家长自身所掌握的幼儿知识毕竟有限,如果家长能够参与幼儿园开展的亲子活动,不仅能增进家长与幼儿的感情,而且能够家长了解更加科学的幼儿知识,从而更好地培养幼儿,提升幼儿的适应能力。

2.3 亲子活动是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

幼儿学前教育并不属于幼儿义务教育的范畴,受教育者在哪所幼儿园接受教育具有随意性,因此幼儿园在发展中处于被动地位,虽然在幼儿入学前家长会根据幼儿园的硬件设施环境以及师资力量等进行选择,但是在幼儿入园以后,家长更加关注幼儿在幼儿园的情绪,尤其是幼儿是否能够及时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如果孩子焦虑的表现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家长就可能不会继续送孩子入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学前教育的发展,而亲子活动能够有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能够加强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合作,有效的缓解了幼儿入园的焦虑情绪,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环境,增强家长的满意度,推动幼儿学前教育的发展。

2.4 亲子活动是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的需求

亲子活动对幼儿教师能力的提升具有助推作用,主要表现为:教师通过观察亲子活动,能够更加及时的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以及个体需求,并能够清楚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观念,从而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对自身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理念进行调整,从而做到因材施教,并能够改善教学的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教学的内容,进而使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只有幼儿教师的综合能力有所提升,才能为幼儿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促使幼儿适应环境的能力逐步提升。

3 幼儿园亲子活动存在的问题

3.1 对亲子活动的认识程度不够

亲子活动作为一项新型的教育方式,目前还没有引起幼儿教育机构的重视,因此亲子活动在幼儿园开展的整体现状不是很乐观,即使是幼儿园举办了亲子活动,但 幼儿园、教师以及家长之间的互动情况也还没达到亲子活动的要求,从而导致无法发挥出亲子活动的重要作用。另外也正是由于亲子活动没有引起幼儿教育机构的重视,导致家长也无法对亲子活动引起高度重视,家长可能会把所有的教育责任全部推给幼儿园,而且在出现新生入学后,如果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家长也跟着焦虑不安,这就会对幼儿适应能力提升造成一定影响。另外幼儿园由于没有对亲子活动开展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亲子活动缺乏充分的准备与规划,而且在活动结束以后也没有科学的反馈体系,同时幼儿园没有把亲子活动当成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来进行管理,导致幼儿园教师在组织亲子活动中表现的不积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亲子活动开展的效果,制约了幼儿适应能力的提升。

3.2 形式相对单一

幼儿学前教育机构开展亲子活动来提升新生入园的适应能力,已经引起某些幼儿学前教育机构的重视,但是由于亲子活动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尚属于初始阶段,亲子活动的形式相对简单,目前我国幼儿机构所开展的亲子实践活动一般是家长会,或者是采取幼儿教育机构与家长进行单项交流为主,这种形式亲子活动不能够有效缓解新生刚入园时的焦虑情绪,很可能是家长的情绪也受到一些影响,不仅不利于幼儿适应能力的提升,而且不利于幼儿教育机构的长远发展。

3.3 家长积极性不高

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亲子活动中通过家长与幼儿的互动,让家长发现幼儿长处以及不足,并通过家长与教师合作的方式来使幼儿的适应能力得到提升,幼儿园在开展亲自活动中并没有明确亲子活动的主题,导致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产生了冲突,家长不能对幼儿园开展的亲子活动主题进行深入了解,而且经验不足,无法积极参与亲子活动因此也无法发挥出亲子活动的优势作用。由于幼儿园开展的亲子活动形式相对单一,导致家长更加注重教学的结果,而没有对幼儿教育过程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家长单纯的把教育责任推给幼儿园以及教师,自身没有合作意识或者是合作意识比较弱,比如说幼儿刚入园时,家长不能够理解幼儿的焦躁情绪,就会单纯的认为是幼儿园教育不好的原因,而认识不到自身情绪对幼儿的影响。

4 如何巧用亲子活动提高新生入园的适应能力

亲子活动是幼儿园与家长沟通联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合作的重要载体,对幼儿新生提升适应能力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对亲子活动引起足够的重视,当然需要解决亲子活动中的一些问题,不仅需要幼儿园与教师的努力,也需要家长的支持,才能够促使亲子活动发挥出重要功能,提升幼儿在最初进入幼儿园时的适应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提升对亲子活动的认识

亲子活动是一项新兴的教育活动,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需要引起幼儿园、教师以及家长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于刚入园的新生来说,幼儿离开家庭到一个新的环境以后会有诸多的不适应,出现不安或者是焦躁的情绪,虽然这是幼儿成长的必然阶段,但是长期的不适应就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全面成长,因此有必要融入亲子活动,当然亲子活动是需要教师与家长共同配合来完成的。首先幼儿园要提高亲子活动的认识,认识到亲子活动在安抚幼儿情绪的作用,积极主动的承担起自身的职责,认真制定教亲子活动的方案计划,根据幼儿的成长特点来确定亲子活动的主题,并要提前与家长进行磋商,促使家长积极配合。其次,幼儿教师要积极参与到亲子活动当中,并要树立为家长服务的现代服务理念,以满足家长的需求为前提。比如说:在组织幼儿参与亲子活动时要考虑到家长的时间以及需要,同时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要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知识,从而为家长提供一些幼儿教育知识,解决家长在育儿中的一些难题,最后家长也要树立责任观,家长的责任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长的文化水平以及道德修养,也影响到了家长的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方式,家长要积极参与到亲子活动中,从而在保障亲子活动有效开展的同时,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对幼儿的教育,从而促使幼儿的适应能力逐渐提升,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4.2 创作丰富多样的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的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除了进行单一的亲子课程以外,还可以根据家长与幼儿需求,开展各种各样的亲子活动,从而使家长与幼儿都感到新奇,比如说:我们可以安排了“温馨传送”、“大脚小脚”、“ “开火车”、“吹泡泡”等许多有趣的亲子活动都让家长和孩子们开怀大笑,在互相帮助协作中孩子和孩子,家长与家长之间也增进了彼此的友谊。孩子们在游戏和实际操作中体验了快乐和自信。

再比如可以组织联欢会的方式,让刚刚入学的新生与其他班级的幼儿与家庭共同参与并进行沟通互动,让初入园的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幼儿园生活的快乐,从而激发幼儿入园的愿望,并在心理上做好如愿的准备,同时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与家长参观教育区,并让家长指导幼儿熟悉自己的物品,比如说:自己的杯子、小床,并可以在幼儿教室去摆放幼儿喜欢的玩具或者图书等,从而使幼儿的归属感增强,减少幼儿哭闹的现象以及焦躁的情绪,促使幼儿在入学初期能够尽快的融入到新的环境中。

4.3 为亲子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幼儿园所提供的环境是亲子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通过营造一种类似家庭的教育环境和心理环境,能稳定新生入园情绪,帮助幼儿更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在营造物质环境方面,幼儿园要营造一种介于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文化,这样可以让幼儿从心理上感受到一种“家”安全感,缓解幼儿入园不适应的压力。例如,模拟家庭式的教学活动区、再现家庭元素、采用温馨美丽的色彩、材料选取源于幼儿生活座椅橱柜的摆放等都要给孩子安全方便的感觉。再如教室或走廊上可以粘贴一些温馨、快乐的幸福家庭照片,营造家的氛围增加安全感、幸福感。营造心理环境采取有与幼儿肌肤相亲、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等。实践证明家庭式环境教育使幼儿较快地得到情绪稳定,焦虑现象得到缓解,帮助幼儿减短入园适应期,激发幼儿喜欢上幼儿园、愉快上幼儿园的情感。

4.4 加强对亲子活动的管理

幼儿园要逐步加强对亲子活动的管理,同时加大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从而为开展亲子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促使亲子活动充分发挥出成效。

(1)幼儿园要构建完善的亲子活动管理模式,制定与完善亲子活动的计划与章程,尤其是对于入学新生要加大亲子活动的力度,以使幼儿入学初期的情绪得到缓解,以达到家长的满意的效果。

(2)幼儿园要将幼儿亲子活动纳入教育计划当中,并在活动中使家长的育儿知识能够有所提升,与幼儿园达成共识,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自身的教育职责,减少家长自身负面情绪的产生。

(3)幼儿园要完善亲子活动的制度,从而促使幼儿园能够与家长进行及时沟通,解决家长在幼儿初期产生的各种困惑,从而取得家长的信任与配合。

(4)加大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促使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力度逐步改善教学的方式与手段,发挥出亲子活动的积极作用,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总之:幼儿由于年龄相对较小,适应能力相对比较弱,很难一下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难免会常产生一些哭闹或者焦躁的情绪,这会对幼儿全面健康发展造成一定影响,而亲子活动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融入到幼儿教育当中能够有效缓解幼儿入园初期的不良情绪,这就需要引起幼儿园、幼儿教师以及家长的高度重视,逐渐改变自身的观念,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逐步,引起家长与幼儿的参与兴趣,同时幼儿园还要为亲子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以保障亲子活动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出亲子活动的重要作用,促使幼儿提升适应能力尽快融入到幼儿园生活当中,促使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睿.幼儿分离焦虑影响因素探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5(01).

[2]戴秀霞.浅谈幼儿分离焦虑期[J].文理导航(下旬刊),2013(08).

[3]葛唯佳.浅谈幼儿园新生入园的问题及准备[J].读书文摘,2015(02).

[4]杨丽.浅议亲子活动中教师与家长沟通的策略[J].贵州教育,2012(08).

猜你喜欢
亲子活动适应能力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开展与相关问题阐述
中班主题课程《走进动物王国》的实践与反思
浅谈开展亲子活动在校外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于幼儿园亲子活动有效性的研究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初中生拖延行为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研究
高职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