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学会控制情绪,做好孩子心灵的守护神

2016-05-14 05:01唐武琪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控制情绪引导管理

唐武琪

摘 要 在多年的幼教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特别的”小朋友,比如哭闹不止、严重不安、不合群、突然发脾气、胆小害怕等。这些孩子的特殊表现,要求我们认识并学会情绪管理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更要求我们要帮助孩子们做自己情绪的小主人。那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呢?本文对此进行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控制情绪;引导;管理

1 多关注孩子的情绪

关注孩子的情绪可以充分掌握孩子内心的喜怒哀乐俗话说: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幼儿的情绪比较不稳定,带有情景性。而心理学告诉我们,情绪对幼儿的心理活动、行为动机、认知发展、意识产生、个性形成、交往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情绪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行为。愉快的情绪往往使他们主动参与活动,不愉快的情绪则导致他们出现各种消极甚至破坏的行为。

身处从家庭转向社会的特殊时期的小班幼儿,尤其需要老师精心地呵护。在小班初期的孩子更是如此。作为小班老师,我们应当把引导幼儿将负面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使他们爱上幼儿园,爱上老师和同伴作为首要任务。其实,孩子出现“问题情绪”进而出现“问题行为”,主要是由于突然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人,内心产生的焦虑与恐惧,并不是孩子天生如此,只要给了孩子足够的爱和安全感,熟悉了幼儿园的环境,与其他幼儿有了进一步的交流和了解,渐渐爱上“这个地方”,“爱上这群人”,一切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了。这同时也说明孩子的行为极具可塑性。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就可以很好地塑造与调整孩子的行为。

当孩子处于“问题情绪”状态时,我们可以通过坦诚交流让孩子进一步认识各种情绪。最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式是——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老师和家长可以在自己或他人有情绪的时候,适时的引导孩子,比如“妈妈很开心”“老师很伤心”,让孩子知道原来人是有很多种情绪的。我们还可以直接告知孩子“妈妈很生气,因为……”“老师感到有点难过,是因为……”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情绪来源,也让他们知晓别人也有喜怒哀乐。

2 教师家长的爱是孩子情绪的稳定剂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温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那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让孩子体会到温情和关爱呢?

2.1 公正的态度欣赏每一个幼儿

长期和幼儿相处,我们有时难免会不自觉地以居高临下的眼光看待儿,把孩子们仅仅看成是自己的教育对象。我们如果以欣赏的、审美的眼光看幼儿身上的优点,把幼儿看成活生生的富有灵性的个体,完全地接纳他,这样才有益于孩子身心的发展,老师们若是带着自己的有色眼镜来审视孩子,可能会严重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完全地接纳幼儿要求教师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对孩子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孩子们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赞赏,教师不经意的一次点头,一个微笑,一个抚摸,一个拥抱……在悄无声息中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发展。如果我们把成功的机会只留给少数孩子,其它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会受到伤害,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给每个孩子以发展的机会。如:我们班的很多孩子都十分向往当老师,想当老师,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我和孩子们共同讨论制定出了做小老师的要求,大家轮换当“小老师”,长期以来,每个孩子都充分地在大家面前展示了自己的才干,他们的情绪自然也越来越稳定,也变得越来越自信和快乐。

2.2 以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幼儿交往。

面对不同的幼儿,我们不能采取命令的方式,要因材施教,尝试不同的方法。比如,对于前面例子中那个暴躁的孩子,我们以讲道理为主,允许其表达内心的不满,支持他发泄自己的情绪。等他情绪稳定后,我们再告诉他怎样的行为是可以被接受和受人欢迎的。与此同时,我们关注着他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他肯定鼓励和关爱。针对孩子的表现,我们也及时和家长保持交流,提示家长一些好方法、好建议,让家长知道该如何引导幼儿消灭负面情绪。

对于例子中那个分离焦虑严重的孩子,我们要给出了足够多的适应时间,对他表达充分的理解和接纳。这样的孩子表面淡定,内心却在默默地流泪。我们及时向家长了解孩子的喜好、感兴趣的事物,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多花时间陪他聊天、玩耍,慢慢地建立感情,帮助他消除恐惧感,逐渐信任老师,稳定了情绪。

3 作为孩子的管理者我们应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上大学时老师曾反复说过:“教育者首先要体会到教育是幸福的,只有自己幸福才会给孩子带来幸福,如果自己不幸福,你的本质导致你不会给孩子带来幸福。幸福是熏陶出来的。”工作后我对这句话深有感触。任何工作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困难和矛盾出现,也会有烦恼和不快产生。只有自己去感受幼教工作的乐趣,形成幼儿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才能在工作中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如果我们把孩子看成是令自己心烦的人,那么我们就会感到心烦;如果我们把孩子看成是可爱的天使,那么我们就会变成快乐得天使。

心理学告诉我们,降低人们消极情绪的最好法宝是增强对事情的理解度和操控度。孩子出现“问题情绪”时,我们一方面要增强对孩子的理解与共情,另一方面要提高自己对把控孩子行为方向的自信心。这样,在面对问题时,管理者自身的愤怒、烦躁等消极情绪会明显降低。所以说,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人类的未来。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呵护幼儿的心灵,守护他们的成长,是我们神圣的职责。我愿把爱播进每个幼儿的心田,引导孩子们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做好他们心灵的守护神,引领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猜你喜欢
控制情绪引导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控制情绪 心情如花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学会控制情绪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