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文教措举简论

2016-05-14 20:37朱恒光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文教综合唐太宗

朱恒光

摘要:“贞观之治”不仅是政治经济的治世,也是社会文化的盛世。在统治期间,唐太宗既亲身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和创作,又综合崇儒重才、宗教包容等文教措施,创造出灿烂的精神文明,而这正是“贞观之治”的深层原因和外在体现。

关键词:唐太宗;文教;综合

唐代作为我国古代社会的高度繁荣时期,取得了灿烂辉煌的成就。作为唐代早期的统治者,唐太宗李世民为唐代的繁荣兴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这也包括文化领域。笔者在广泛搜集史料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唐太宗的文教措举(“措”指太宗通过诏、令等形式,间接参与文化及其相关活动;“举”指亲身参与)具有以下特点:

一、以身为是

仅就文学作品而言,根据《唐太宗全集校注》所录,唐太宗共有187首(篇)传世(诏、令等未计人其中)。他在《帝京篇序》中说:“庶以尧舜之风,荡秦汉之弊,用咸英之曲,变烂漫之音,求之人情,不为难矣……金石尚其谐神人,皆节之于中和,不系之于淫放。”是《序》可以看做唐太宗关于文学理论的纲领性文字。其中“不系之于淫放”,是其从内容上要求革除六朝以来华丽文风的体现。在具体的文学创作过程中,唐太宗往往不拘泥于繁杂的遣词造句,如《还陕述怀》中“慨然抚长剑”句中的“慨然”二字统领全诗,体现着作者俯视一切的广阔胸怀;在《望终南山》中,“碧”“红”“翠”等色彩和谐统一,给人一种画卷之美,其写境之力不落大家后。太宗其诗整体成就虽不惊人,情感的抒发高于形式上的创新,但他又能“延揽英才”,将虞世南等唐初著名诗人招致麾下,并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宫体诗,开拓了新的诗歌体裁和意境,顺应了文学革新的时代潮流,在“六朝浮靡之习,一变而唐”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导向作用,推动了唐诗的繁荣,甚至被及明代,成为明中前期批判宋代诗风的重要依据。

唐太宗对书法情有独钟,在日常活动中,他经常挥墨为书,“(贞观)十八年二月十七日,召三品已上,赐宴于元(玄)武门,太宗操笔作飞白书。”他特别倾慕王羲之书法,史载“贞观六年正月八日,命整治御府古今工书钟、王等真迹,得一千五百一十卷……尝以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在《晋书·王羲之传》后,唐太宗对王羲之的称赞无以复加,称其书法“尽善尽美”,自己“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南朝以来,南方长期推崇王献之“逸气纵横”的书法,但王羲之的书法更“簪裾礼乐”,折射着儒家的“中庸”思想。唐太宗在《笔意论》等文中具体阐发“惟求骨力”“神气冲和”等主张,继承和发扬王羲之的书法理念,极力推崇王体字,深刻体现了唐初“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融贯南、北方文化的社会期盼。

唐太宗积极参与艺术创作,不是附庸风雅,故作姿态,更不是沉湎于此。他曾经就“下之所行,皆从上之所好”的问题谈道:“至如梁武帝父子志尚文华,惟好释氏、老氏之教……终日谈论空苦,未尝以军国典章为意。”等到侯景率兵反叛之时,针对出逃官员的狼狈景象和悲惨境遇,特意提及庾信《哀江南赋》中的“缙绅以清谈为庙略”,强调崇虚慕华的文化风气对国家社稷的不利影响,认为“此事亦足为鉴戒”。对于别人的阿谀奉承,则强调:“为人主患无德政,文章何为?”以约束自己。历史人物不是历史的决定者,却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影响着历史的发展。对于唐太宗在整个唐初文化上的地位,“有唐三百年风雅之盛,帝实有以启之焉”的说法当是无过的。

二、崇儒重才

(一)健全机构

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改隶属太常寺的国子学为国子监,使中央官学成为中央的直属机构,地位得到提升。(贞观)“六年二月二日置国子司业”,完备了国子监的管理。后来又“数幸国子监”,同时“增筑学舍千二百间”,培养人才的机构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于是四方学者云集京师,乃至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诸酋长亦遣子弟请人国学,升讲筵者至八千余人。”“国学之盛,近古未有。”

(二)尊圣重儒

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他们不断给予孔子尊称并定期进行“释奠”。贞观二年(618年),唐太宗听从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国子博士朱子奢的建议,停祭周公,升孔子为先圣,以颜回配享升为先师。这时孔子已经从武德时期的“先师”,变成了“先圣”,确立了其至尊地位。

如其所述,“朕所好者,唯尧、舜、周、孔之道,以为如鸟有翼,如鱼有水,失之则死,不可暂无耳。”这些并不是停留在口头上,唐太宗从中央和地方同时人手,一方面诏令州县皆作孔子庙,另一方面亲临国子监释奠,甚至下令撰《太子接三师仪注》:“太子出殿门迎,先拜,三师答拜。每门让,三师坐,太子乃坐。与三师书,前名惶恐,后名惶恐再拜。”在天下树立尊师的社会意识。不难看出,在不断地推行尊圣重儒的措施下,儒家的地位在整体上得到了较大提高,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崇尚儒家、尊重知识的氛围,并为选拔人才做好了铺垫。

自从儒家正式创立起,其内部就存在分成不同派别的隐患,之后便出现了“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所反映的诸家分立的局面,直至汉代演化成互相攻讦、互为仇雠的今文和古文经学派,至郑玄,今古文经学实现短暂的统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争流掩盖了经学内部的分裂。唐太宗深刻意识到作为国家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学必须是统一的。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他下诏以左丘明等22人“代用其书,垂于国胄,自今有事于太学,并令配享尼父庙堂”。这些经学大师分属不同的学术流派,让他们共同配享孔子,在数百年重师承的历史传统下,不可谓不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在此之前,唐太宗赦命颜师古考定五经文字,撰成《五经定本》。此时,可以说经学在思想和客观实际上得到了初步统一,出现了“盖自汉以来,经学统一,未有若斯之专且久也”的局面。儒学的统一深刻地反映了唐初大一统的局面并且成为其客观要求。

(三)简选贤才

唐太宗十分渴求人才,刚即位就“大阐文教,于宏文殿聚四部群书二十余万卷,于殿侧置宏文馆”,精选虞世南等人“以本官兼学士,令更宿直,听朝之隙,引入内殿,讲论文义,商量政事,或至夜分方罢”。强调“得士则昌,失人则乱”。总是虚位以待,没有人才就会拊膺长叹,即使“区宇晏如,俊义咸事”,还是担心“山林薮泽”“卜筑屠钓”中藏有贤者。n。为此多次下诏。而且不拘一格,“断断之士必于廊庙,九九之术不弃闾阎”,甚至令宰臣“但能举用贤才,虽是子弟及有仇嫌,不得不举”。当然,对于举荐中的不合理现象,唐太宗也是严加整饬,“六年十二月,令王府官停举荐,现任宰相及勋臣子弟,亦不须举人。”如果被举荐之人名实不符,荐主还会罪加一等。唐太宗所颁布的诏令中有大多数是关于制举的,而制举通过异于科考的方式能选拔出具有实际能力的“异能”之士,根据这些人的自身特点把他们安排进政府的不同部门,使其发挥不同寻常的作用。其中贞观十一年(637年)四月的诏令最能体现唐太宗独特而全面的人才观:“诏河北、淮南举孝悌淳笃,儒术该通,文辞秀美,明识政体。”孝笃,是品质;儒术,是学问;文辞,是才华;识政体,是实际能力。唐太宗不囿于以文取士,搜选各类人才,难怪见到大量的贤才为己所用,不禁欣喜:“天下英雄尽人吾彀中矣!”

三、宗教包容

众所周知,李唐王朝是通过推翻隋朝获得统治地位的,李氏的社会地位,诚如陈寅恪先生所述:“李唐氏族若仅就其男系论,固一纯粹之汉人也……或为赵郡李氏徙居柏仁之‘破落户,或为邻邑广阿庶姓李氏之‘假冒牌。”在当时重门第的条件下,其统治很难稳固。为此,必须突出自身的尊贵性,于是便附会老子为其祖先。尊老子为祖,必然要重以老子为教主的道教,这样老子及道教思想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李唐统治合法性的思想和舆论根基。所以,道教对唐太宗来说比较重要,甚至临幸道士甄权家,“访以药性,因授朝散大夫,赐几杖衣服。”

唐太宗也与佛教广泛接触。大量度僧,仅玄奘译经期间“所度僧众三万余人”;修建寺院至少十余座;请僧讲法或为亲属受戒;大肆赏赐;请僧人行道或为国祈福。特别是译经,唐太宗时期曾有过两次大规模的译经,第一次是在贞观初,由波颇主持,慧净、法琳等高僧被囊括其中,“百司供送,四事丰华”,译经工作完成之后,又大量赏赐;第二次是玄奘主持的,这一次唐太宗更加热忱,玄奘至长安乃遣数位高官奉迎,将译经,“令旨依所须供给,务使周备”,召集各种人才,期间赏赐不断,大慈恩寺建成之时,“敕太常卿江夏王道宗将九部乐”,一路上“锦彩轩轞,鱼龙幢戏,凡千五百余乘,帐盖三百余事”,唐太宗“将皇太子、后宫等于安福门楼手执香炉目而送之”。

除佛道外,唐太宗也以开放的胸怀积极对待外来宗教。贞观十二年(637年),“诏于义宁坊建大秦寺一所,度僧廿一人。”当各个宗教都发展时,它们之间的矛盾也暴露了出来,特别是由来已久的佛道之争,先是傅奕与法琳相互诘难,再者唐太宗下《令道士在僧前诏》,法琳等不满上表及道士秦英状告法琳。贬死法琳的当年,即贞观十三年(639年),以太子承乾的名义“诏祭酒孔颖达、沙门慧净、道士蔡晃人弘文馆谈论三教”。以图维护三教的和谐稳定。更深远地说,正是“借着讲经和论难,沟通三教的隔阂,而成为日后融合的基础”。

四、结语

初唐处在隋末乃至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动荡分裂局面刚刚结束的历史节点上,其基本特点是百废待兴。唐太宗有着厚重的历史感和强烈的历史意识,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展现了作为“政治家的史学自觉”:他批判六朝以来的浮华的文风,主张“反浇弊于淳朴”并亲力亲为;他强调“王道藉以裁成,人伦资其教义”的儒家的重要性,大力崇儒重师;“氏族之盛,实系于冠冕”的状况被打破之时,不拘一格,如饥似渴地招揽人才;面对各类宗教,他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事实上,只有发达的物质文明,而缺乏相应的优秀的精神文明,是创造不出来真正的、辉煌持久的盛世的。作为最高统治者,唐太宗正是结合整体、全面、合理的文化措施才催生了天下大治的局面。这正是“贞观之治”的深层原因和外在体现。

猜你喜欢
文教综合唐太宗
唐太宗慧眼识马周
明朝耿氏家族与湖北黄安地区的文教发展
清初海康寓贤的文教事功
中外合作办学者主体资格与责任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者主体资格与责任分析
唐太宗 善听劝谏
唐太宗慧眼识马周
让“综合与实践”活动“活”起来
对动漫艺术“综合与表现”领域多元化应用形式的探索
民用飞机机电综合控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