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活”职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016-05-14 04:35金前英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激活性格特点职业院校

摘 要:职业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为了职业二字而来的,偏重于对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了英语,认为无关紧要,因此出现一种被动应付的心理。让职校生对英语产生兴趣,就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学习的趣味,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英语,发现英语的魅力所在,克服英语学习枯燥乏味的困境,加强学生的日常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职业院校 兴趣 性格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035-01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与世界各国人们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尤其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不管是高层次的就业还是再深造,英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大部分学生却反映英语枯燥乏味。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快乐学习英语”。令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我们就必须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让学生主动地发掘英语这一门语言学科的真正魅力。

1 了解职业院校学生的性格特点,发展个性英语教育

一般来说,职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过多的教诲或关照会产生反感情绪,对未来充满理想,幻想自己无所不能,渴望自己的一切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许,不少学生在心理上处于“三无”状态,即无动于衷,谓之无情;缺乏活力,谓之无力;漠不关心,谓之无心。对于文化课不屑一顾,对于英语,甚至用“爱国”情节来做借口进行抵触,而且本身他们的英语程度相对比较薄弱,底子薄,没有耐心,学习英语兴趣全无,所以以前“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已经不适合了。作为职业院校的老师,就要投其所好,真正走入、走近他们,改变他们死记硬背单词的、枯燥乏味的学习方法,发展出个性化的英语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达到吸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原动力,学习兴趣越浓厚,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越高,思维也就越活跃。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运用有效学策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和学习欲,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四版第一册讲到First Impression时,本来是空洞乏味课文,但为了让学生对本节课感兴趣,笔者挑选了四个性格不同的学生,让他们最自然的状态都表演一下分别和初次见面的人及朋友见面的状态,然后让下面的学生对他们进行简单的描述和评价,顿时课堂气氛上来了,最后笔者做总结,总结Impression的重要性,随之而来的课文学习就非常容易,学生学习热情也高。在讲到cast ones bread upon waters这个短语时,学生很难理解,笔者就采用GUESS的形式,看谁能真正理解词语的含义,通过竞猜,学生的兴趣给调动起来。对于高职的学生,备好课固然重要,但是导课方式更为重要。如果内容再丰富,但是昏昏欲睡一片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啊,所以兴趣调动起来应首当其冲。讲单词又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但是笔者会让学生自己试着划分这个单词,可以分为几部分,然后再试着去读和记忆这个单词这时,比如:opportunity、communication等较长的单词,根据音标划分为几部分更为明显。由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真正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真正成了英语课堂的主人。

3 英语学习趣味无限,适时引入情感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震动他就会发出特有的声响,要使每个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职校的学生虽然调皮好动,基础差,但他们都有一个热情的心,这就足够了!所以,以下两个方面可以恰当地融入到课堂的情感教学中:

(1)做一个生活化的老师。生活中的笔者和善、开朗,而课堂上为了有一个安静的教学环境,笔者就表现出“冷酷无情”,慢慢笔者发现,对于职校的学生来说,这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甚至适得其反。他们更喜欢朋友式的老师,他们更愿意以一种轻松和谐的状态去上课,他们更喜欢自己的老师轻松、和谐、和善,那么教学效果一定显而易见。

(2)创造安全而又温暖的课堂气氛。我们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不能把自己的需要强加给他们,他们都是分别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教育环境,尤其是以往的学习经历,对目前的学习影响很大,我们要努力使学生“丢掉”以往的不良影响,要让学生以重新开始的观点来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课堂。创造一个温暖的课堂,给他们自由施展的平台,他们还有什么理由对这样的课堂不感兴趣呢?

学生只有通过趣味学习英语才能真正对英语感兴趣,而长久以来的“死读书”的应试技巧是不可取的。作为职校教师,更应该积极探索,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实施因材施教,实施创新英语,个性英语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3]陈时见.课堂学习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

作者简介:金前英(1984-),女,河南长垣人,助教,主要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激活性格特点职业院校
你熟悉“成长经典”吗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盘点全国部分省市石商的性格特点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从团建工作经验中剖析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
创设情境,激活政治课堂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