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让创新在艺术中迸发

2016-05-14 07:33周雨晨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创造力创新能力美术

周雨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257-01

对于幼儿而言,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每个人都具有非凡的创新潜力。艺术活动往往能激发创新潜力,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也往往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美术活动是艺术教育中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创新潜能,培养幼儿的创作欲望,增加幼儿的创新热情,还能提高幼儿的创新精神。在幼儿创新力正萌芽的阶段,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去开发每一个幼儿的创新潜力,让孩子们更好的发展创造,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把培养与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融汇贯穿于美术活动中。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在美术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创新潜力,从而促进幼儿创新力的发展呢?

1 多样化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就是一种敢于去探索、实践和刻意求新的精神。在以往的美术活动中,教师往往会出示范画,要求幼儿参照画,并会明确强调什么该画,什么不该画,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束缚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得幼儿不敢下笔,对幼儿的审美、创新能力也起到了不良的影响,让幼儿丧失了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应运用多样的形式正确地引导幼儿去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而不是将幼儿框死在范本里面。

1.1从生活出发,激发幼儿兴趣

所有艺术的创造力都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为创造提供了基础。比如说周围的一草一木,家人、老师和朋友,还有在幼儿园学到的儿歌、游戏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美术活动的主题及活动的材料。我们要鼓励幼儿去探索观察,当幼儿对创作产生兴趣时,不管他们用的是何种创作姿势,何种创作材料,我们都应满足他们,让他们随时随地即兴发挥,这样才能使他们的绘画创作充分的发挥,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兴趣。

1.2从兴趣出发,激发创作的愿望

对于美术活动,幼儿们是很感兴趣的,每次活动开始孩子们总会问:“老师今天我们画什么呀?”或者“今天我们要干什么?”不妨问问他们想画些什么,根据幼儿的想法来决定美术活动的内容和材料。幼儿的思维处于活跃积极的状态,他们对于情感体验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取决于生活经验,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提供的题材作一些范本,并提供各类材料,选择一些幼儿感兴趣的、拟人化的或者带点科幻色彩的内容题材,满足他们的创造愿望,引起好奇心和兴趣,从而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1.3从语言出发,打开想象的大门

很多教师都希望教学环境是安静有序的,其实不然,幼儿园的课堂应该是“交头接耳”而不是“鸦雀无声”,对于幼儿来说美术活动就好比游戏,大胆地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美术活动的重点是培养创新能力,而不是让幼儿模仿相同的东西。所以可以通过交谈,问答等语言描述,帮助幼儿进行创作想象,鼓励幼儿发挥创造性思维。在创作的过程中,让幼儿用语言、动作、画面等形式来表现,并不时对幼儿的作品进行鼓励,如“你画得真棒!”“真有创意,你和别人不一样!”等,让幼儿敢想、敢画,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创作。

1.4从故事出发,培养创新能力

故事是幼儿日常生活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他们喜欢听故事,而故事也通常富有创造性,较多绘画作品的灵感来源于故事。所以我们可通过故事,启发幼儿想象和描述故事当中的人物和周围事物的形象,再通过画笔进行大胆的创作。比如《龟兔赛跑》是幼儿熟知的故事,教师可请幼儿续编故事,用绘画的形式将自己想象的故事情节表现出来。这不仅加深了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幼儿的创新能力。

2 营造创造性环境

幼儿的心灵就是一张干净的白纸,他们常常会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因此在创作时就出现了千姿百态的作品。教师指导幼儿创作时,不能采用固定的模板,教授幼儿基本的方法,让幼儿去思考、理解并进行创作。教师不能用一定的范本衡量孩子的作品是否好看,而要以是否有益于其自身创造力的发展为标准,只要有益于发展创造力,就应肯定和赞赏,让孩子在自由愉快的环境中充分展示自己,敢于创造。

还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活动室,在美术活动中具有浓厚艺术氛围的活动空间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幼儿的思维异于常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能把白纸渲染成一个缤纷多彩的世界。因此在创作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挖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布置活动室时,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都应充满童趣,且要来源于幼儿的兴趣和日常。例如,可在活动室里摆各种模型,让幼儿随时观察欣赏;布置一块专门的“涂鸦墙”,让幼儿随意涂抹,尽情发挥,从而诱发幼儿的创新能力。再比如,布置一个交流区,孩子们在区域内一起研究,共同设计作品,这让幼儿在商量、合作、互助氛围中,增强合作意识,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除了专门设置美术活动室,我们还可以带孩子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去听一听,看一看,摸一摸,感受周围的事物,让幼儿对周围的熟悉事物了解更加深刻,对未知的事物能够想象,多方面了解周围,再让幼儿通过绘画、剪贴等形式来描绘自己的感受,在感受中学会探索和思考。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方法,创作完成后,让孩子们看一看,说一说,介绍自己的作品,这让他们的好奇心和表现欲得到极大的满足。走进大自然,增加了幼儿的见识,也激发他们对创作的热情,增强了幼儿的创新能力。

3 创造性评价

美术活动最后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作品评价。教师在评价幼儿的作品时,不能单纯的以“像不像”这一标准来判定作品的好坏。否则,会让幼儿失去创作的兴趣,变得不敢画,不敢创作。我们成年人都希望自己的成果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同,孩子们亦如此,甚至这种渴望比成年人强烈数倍。所以我们应表扬幼儿的创作行为,作品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创作的过程。一个作品,体现的是幼儿的思维,即使做得糟糕我们也要为他鼓掌。站在幼儿的角度,用客观正面的语言,用孩子的童心去理解他们的作品,发现优点,给予充分的表扬和鼓励。同时,教师还可通过听幼儿对自己作品的解释,来提供指导,从而使幼儿在作品上有所突破,肯定幼儿创新能力,增进创作的热情和勇气。

未来的社会需要人们拥有更多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幼儿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而幼儿教师是幼儿萌芽阶段创新能力的培养者。所以我们要采用多种形式培养、训练幼儿的创新能力,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标的美术活动,帮助幼儿打开创造的大门,为幼儿一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创造力创新能力美术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创意美术
激发你的创造力
创意美术
激发你的创造力
创意美术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