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在诗外

2016-05-14 01:05于晓冰
中国教师 2016年4期
关键词:刘文典语言作文

于晓冰

120分的中考试卷,作文就占了50分甚至60分,可谓“半壁江山”。作文既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身为语文教师,我也经常被问道:“老师,作文总写不好怎么办?”“老师,我们家孩子就作文不行,麻烦您一定多指导他(她)一下。”在学生和家长期待的眼神中,我俨然成了一株救命的稻草。

我能理解这种期待,虽然大家都知道想要写好作文并无秘诀可言,但却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期待有人能三言两语道破玄机。如果真有秘诀,那老师就没必要每节课都滔滔不绝地说到口干舌燥了,像诸葛武侯那样,几只锦囊相授即可。如此一来,老师可以优哉游哉,学生亦可优哉游哉,其乐也融融,何乐而不为?可惜我没有这样的本事,如果有哪位语文老师有如此妙手,那么,他势必成为所有语文老师和学生的救星。但据鄙人浅见,目前为止,尚没有哪位语文老师具有这样点石成金的手指。

陆游在其晚年诗作《示子通》中写道:“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一语道破,写作并无捷径可言。写不出好作品,往往不是写作技巧的问题,而是欠缺“诗外功夫”。那么这“诗外功夫”又包含哪些内容呢?请看国学大师刘文典的一则轶事。

一次,学生问刘文典:“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好?”他答道:只要注意“观世音菩萨”这五个字就行了。众学生不解,刘文典加以解释道:“‘观就是要多多观察生活;‘世是要明白社会上的人情世故;‘音是文章要讲音韵;‘菩萨是要有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菩萨心肠。”

刘文典所言“观世音菩萨”恰恰可以作为陆游所言“诗外功夫”的注脚。下面,不揣鄙陋,尝试对刘文典大师的这“五字真言”做进一步的解读。

“观”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观什么”(What),另一个是“如何观”(How)。先来说说 “观什么”:一则曰历人事,二则曰读诗书。前者可称之为直接经验,后者则可称之为间接经验。

作为教育者,无论家长还是老师,我们不能够也不应该人为地隔断学生与丰富多彩世界的联系,把他们封闭在象牙塔里。封闭的后果是学生写作时只能臆测。例如,2006年北京中考作文要求学生写“劳动 ”,很多学生写做饭,但事实上很多学生且不说做饭,连碗都没有洗过。于是笑话百出,简单的一个炒鸡蛋,什么时候放主料,什么时候放调料都弄不清楚。

但这能全怪孩子吗?是我们的教育过于“呵护”他们了,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现实社会对教育的理解太片面了,认为只有书本、只有分数才是教育,这样片面理解的恶果就是把孩子和生活这个最大的教育阵地割裂开来了。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美国教育家、实证主义哲学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由此可见,教育和生活二者密不可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受教育者有独立生活之能力,而我们现在却偏偏把生活抛在教育之外,不能不说是南辕北辙。

亲历人事这种直接经验的好处在于可以给当事人以深刻的印象,但并非所有的事情都必须亲睹亲历,那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人之于动物,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自觉的文化积累与传承。人之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作为一个生命个体,要想最大化地丰富自己的生命历程,就势必要借助间接经验。阅读正是汲取他人的经验、认识世界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

解决了“观什么”的问题并不够,还要解决“如何观”的问题。不仅要用眼睛看,而且还要用心看。丰富多彩的世界公平地展现在每个人的眼前,但是,为何有人若有所思,有人却熟视无睹呢?敏感的人能够感知外界细微点滴的变化,而麻木的人则终日浑浑噩噩。由此看来,增强心灵敏感度就颇为必要。那么,如何增强心灵敏感度呢?这可以说和上文所谈“观什么”互为表里。通常情况下,“观”得多了,心灵敏感度自然就增强了。没有大量的观察—历人事、读诗书—作为基础,增强心灵敏感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红楼梦》中有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的学生对于人情世故的体察远远说不上深入,多数只是人云亦云,泛泛而谈。以2007年北京中考作文“动力来自________”为例,绝大多数考生写到了动力来自老师、同学或亲人,再进一步细化,这动力就是来自一杯牛奶、一杯清茶或是一个苹果。常常是一杯热牛奶就让他(她)泪流满面,这种情节的设置让人感觉颇为做作。如果仅仅看见这样一些东西就泪流满面,那么,很多人岂不是要终日以泪洗面了。有些考生刻意生搬硬套《背影》的语言:“我的眼泪忍不住簌簌的流下来了”,从中可以看到他们对世情的体会过于肤浅。朱自清之所以流泪,并不只是因为父亲为他买了橘子,而是因为在祸不单行的日子里,父亲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无微不至的爱,而我们绝大多数学生并未经历过那么多的挫折与苦难。大多数学生在写情感转变时“拐直角”,常常是父母或老师的一两句话就令他醍醐灌顶,从此奋发图强。如果人心这么容易转变,那么为人父母师长岂不是这世上最容易的角色?

但这能全怪孩子吗?试问,哪个健康的人不想睁开眼睛看世界?哪个正常的人会主动选择与世隔绝?学生不能深入体察世情,应试教育难辞其咎。绝不能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须知,除了有字之书,还有无字之书。如果我是家长,我绝对不会对孩子说:“这事情和你学习没有关系,看你的书去,少管闲事”之类的话。凡是孩子关注的,也在他理解能力范围之内的,我都会尝试着同他探讨,在探讨中引导他认识世界,认识人生。这样做,正是“诗外功夫”。虽不能立竿见影,但却如春起之苗,不见所长,日有所长。

汉语是非常讲究音韵之美的语言。希望中学生在写作中讲求音韵美确属要求过高,但要求达到文从字顺却不为过。现实的情况是这最基本的要求也很难达到。句子冗长,欧化,表意不清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时简直不太像是中国人在说话。

中学生语言能力下降主要表现为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语言粗俗,缺少最基本的美感;另一极端则是追求辞藻的华丽,缺乏内涵。

外语学习大热、社会语言低俗、网络语言盛行、审美能力下降等都是导致学生母语表达能力偏弱不可忽视的因素。

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学习外语上,邯郸学步,结果是别人的语言没有学好,自己的语言也生疏了。

社会语言低俗化,直白化也导致学生语言能力滑坡。譬如,常常有人说:“我要是撒谎我就是王八”或者说“我说谎就不姓××!”且不说人不可能变成乌龟,单说大丈夫亦是坐不更名、行不改姓,怎能随便更名换姓?古语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成语,诗词中更有“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的佳句。这样表达岂不是更优美,更富有表现力?再譬如,一个青年拿着一束火红的玫瑰花跪在他的女友面前,说:“我们结婚吧!”这样的直白的话语只是表达一个结果,而古人则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其中的含蕴就不只是一个结果,而是一种承诺了。

诸如“火星文”一类的网络语言也是破坏青少年母语表达能力的帮凶。这些网络语言和流行的青春小说、说唱歌词等结合在一起,共同导致了学生语言审美能力的下降。他们把意义飘忽、含混不清或故作高深当成语言美的典范。

一本流行的青春小说,会把好朋友之间的关系形容为“某人和人民币”的关系。类似这样的语言正蚕食着青少年的审美能力。须知,人和人民币的关系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把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比喻成这样,简直就充满了腐朽的味道。

除此之外,应试教育中极端功利主义的色彩,也使得一些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习作的过程中投机取巧,过分追求语言华丽,不加考虑地大量使用修辞,尤其是排比句,譬如,2007年的考生作文中就有这样的句子:“骏马奔驰的动力,来自于它们对草原的向往;百花齐放的动力,来自于它们对阳光的渴望;雏鸟振翅的动力,来自于它们对自由的追求;我的动力,来自于亲人的关怀,老师与同学的鼓励。”前面的几句话和后面的亲人、老师、同学的关爱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吗?去掉难道就影响了文章的表达了吗?这样风马牛不相及的句子在考场作文中比比皆是。

贫瘠的泥土长不出美丽的花朵。肥沃的土壤到哪里去找呢?经典文学作品就是那肥沃的土壤,可惜学生所读的经典作品太少太少了,没有能够从中汲取足够的养分。另一个就是他们读经典作品方法不对,只是粗粗地浏览,而不是细细地品味。出声诵读是读经典作品很好的方法。通过出声诵读,使心理记忆转化为肌肉记忆,写作时自然而然就能信手拈来了。

菩萨

最后说说“菩萨”,这可以说是写作中最大的“诗外”问题。期待一个冷血的人写出动人的作品和盼望天上掉馅饼一样荒唐。试想,一个连自己都不感动的故事又怎么能够感动别人呢?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首先自己要感动,然后才可能感动别人。学会感动,学会感恩,才能学会作文。而我们学生恰恰不会感动、不会感恩。从呱呱坠地,他们就处在亲人目光的焦点之下,凡事都以他为中心,天长日久,就导致他只知道有自我,而不知道有他人。只为自身的点滴苦痛呻吟的作品注定无法打动别人。只有关注到了他人的痛苦与欢乐,为他人的痛苦与欢乐鼓与呼,才可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家长是培养孩子“菩萨心肠”的第一任老师。拥挤的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步履匆匆时不忘向为你开门的保安点头致意,对待家中的保姆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不要以为这些是微小事。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可估量。

综上所述,建议诸位家长不要只盯着老师教给了孩子哪些写作技巧,而是要和老师携起手来,给孩子更丰富多彩的生活,引导他们了解生活,体验世情,心中有他人,多读优秀的经典作品,慢慢地,他们的写作水平就提上来了。这就是所谓的“功夫在诗外”。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赵彩侠

猜你喜欢
刘文典语言作文
刘文典吴宓唱“对台戏”
金克木偷师刘文典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跟蒋介石打架的教授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