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拓展训练对学生群体凝聚力的影响

2016-05-16 05:32许金富江武贵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教学

许金富,林 瑜,江武贵

(1.福建江夏学院公共体育部,福建福州 350108;2.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保健系,福建福州 350003)



素质拓展训练对学生群体凝聚力的影响

许金富1,林瑜2,江武贵1

(1.福建江夏学院公共体育部,福建福州 350108;2.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保健系,福建福州 350003)

[摘要]本文探讨素质拓展训练教学与传统选项班教学对学生群体凝聚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素质拓展训练教学对学生群体凝聚力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传统选项教学对学生群体凝聚力的促进效果不明显,且群体任务吸引呈现退步。教师在传统选项课教学中可适当、适时增加有利于改善学生群体凝聚力的素质拓展小游戏,改善学生的群体凝聚力。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教学;群体凝聚力

素质拓展训练是以体育技术为方法,充分利用自然地域和独特的情景设计,让参与者亲身实践,以体能活动为引导、心理挑战为重点,旨在提高参与者综合素质的一种动态教育模式[1]。素质拓展训练以“体质健康发展为重点,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共发展”为教学目标,是时代发展、体育课程改革与学校拓展训练的衍生产物,其独特、创新的运动理念充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群体凝聚力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在群体中,群体对其成员所形成的吸引力;(2)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3)群体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群体凝聚力不仅包括群体内部的团结,同时包括和其他群体间的相互支持与协调。本文分析高校公共体育课引入“素质拓展训练”课对学生群体凝聚力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素质拓展训练对学生群体凝聚力的影响和传统选项课教学对学生群体凝聚力的影响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实验法

实验班:选取80名学生,对其进行素质拓展训练教学,每班由20名男生、20名女生组成。学生接受为期16周,每周2学时共32学时的课程学习。每次课程利用10~15分钟让学生对本次课参与的拓展项目进行讨论,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分享活动感悟。实验班任课教师由取得户外拓展培训师职业资格证书,并具有多年素质拓展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教学内容详见表1。

对照班:选取80名学生组成2个对照班,每个班级由20名男生、20名女生组成。对照班进行选项课教学,教学项目为篮球、健美操,教学内容包括基本技术技能学习和教学比赛。

表1 素质拓展训练教学内容

1.2.1.1心理测量法

1.2.1.2测量工具

采用马红宇依据Carron的“群体环境问卷”进行修改设计的“运动群体凝聚力问卷”,该问卷被广泛应用于团队项目、运动队的群体凝聚力测量分析,具有良好的信效度[3]。“运动群体凝聚力问卷”是由群体任务吸引(ATG-T)、群体社交吸引(ATG-S)、群体任务一致性(GI-T)和群体社交一致性(GI-S)4个维度组成的多维度等级量表。问卷包含15题,其中3、5、6题为测试群体任务吸引的题目,1、2、4、7题为测试群体社交吸引的题目,8、11、13、15题为测试群体任务一致性的题目,9、10、12、14题为测试群体社交一致性的题目。量表中每题均有7个选项,7表示非常同意,1表示非常不同意,第9题和第14题为反向题,其分值与所选数字相反,剩余题均为正向题目。

1.2.1.3问卷发放与回收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共160名学生分别在课程学习前和32学时学习结束后,发放两次“运动群体凝聚力问卷”。两次问卷共发放320份,回收320份,经过认真筛选复查问卷,最终确定有效问卷320份。

1.2.1.4问卷信效度检验

为了验证“运动群体凝聚力问卷”的信度,本研究采用重测法对量表的信度进行检验。选取20名学生为重测者,对其发放两次问卷,两次问卷发放间隔时间为10天,通过对两次问卷测试结果的计算,ATG-T、ATG-S、GI-T、GI-S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α系数分别为0.84、0.81、0.88、0.81,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α系数为0.851。在统计学中,当内部一致性系数α系数大于0.8时,说明调查结果可信度较好,本量表有较高的信度。该量表至2004年起,被广泛应用于测量运动团体凝聚力的相关研究。所以,本研究问卷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1.2.2数理统计法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两次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对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群体凝聚力对比分析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在学期课程开始前,对其进行“运动群体凝聚力问卷”的发放测评,并将量表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所得量表数据分析见表2。

表2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群体凝聚力及各维度数据对比

注:*为P<0.05,**为P<0.01,ATG-T群体任务吸引,ATG-S群体社交吸引,GI-T群体

任务一致性,GI-S群体社交一致性,RGEQ群体凝聚力,下同。

从表2的数据对比结果可知,在实验前对照班和实验班在群体凝聚力的各维度上不存在差异(P>0.05),排除两组学生的实验前各维度参数差异和外界因素干扰而导致的研究结果不准确。

2.2实验前后学生群体凝聚力对比分析

经过32学时的素质拓展训练教学和传统选项班教学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第二次“运动群体凝聚力问卷”的发放与测评,将调查数据整理后,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实验前后学生ATG-T、ATG-S、GI-T、GI-S和RGEQ各维度的变化详见表3。

表3 实验前后学生群体凝聚力及各维度数据对比

从表3数据可知实验前后对照班ATG-S、GI-T、GI-S和RGEQ的显著性水平均P(双侧)均大于0.05,ATG-T维度水平较实验前分值低,显著性水平均P(双侧)小于0.05,呈现明显退步,说明进行传统体育选项教学的篮球班和健美操班在实验前后的凝聚力水平没有明显促进作用,且群体任务吸引维度存在退步现象。

对进行素质拓展训练教学的实验班教学前后的群体凝聚力水平各维度进行比较,除了GI-T没有差异外,其余各维度和RGEQ的显著性水平P(双侧)均小于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经过32学时的素质拓展训练教学,实验班学生ATG-T、ATG-S、GI-S和RGEQ水平均得到较好的提高。

2.3素质拓展训练对学生群体凝聚力影响的分析

群体任务吸引是指通过团队任务和目标对个体产生吸引力,引导个体为完成团队任务而投入精力。群体社交吸引即团队内成员对团队任务、目标等的认可程度。本研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均为大一新生,在实验前两组成员间均缺少交流。在进行32学时的教学后,对照组的学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多采用个人练习的形式进行学习,导致学生相互间交流依然较少、团队的意识淡薄,加之经过一段时间的基本技术学习,部分学生出现了对运动技术学习的厌烦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导致学生群体任务吸引维度水平退步和群体凝聚力无明显改善。反之,实验班学生进行素质拓展训练教学时,学习流程为做-想-分享-总结与提升-做,在此流程上循环,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开展各项活动,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使学生由前期的不愿意和同伴进行交流到为了完成任务和同伴交流,进而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从而达到成员间的互相交流、沟通、互助[4]。同时,成员在团队完成任务过程中能体验到成就感,增进了成员间的友谊和团队凝聚力。值得一提的是,在素质拓展训练的分享环节时,成员通过分享环节将自己在每次活动参与过程中的想法、观点和感悟与其他成员进行交流分享,使成员间能进一步产生思想上的共鸣。综上所述,传统选项教学练习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枯燥单一,导致学生群体凝聚力无法得到有效改进。内容创新、有趣的素质拓展训练教学使学生ATG-T、ATG-S、GI-S和RGEQ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群体凝聚力能到显著改善。

由表3数据可知,实验班在实验前后GI-T维度水平数据均值虽有所提升,但没有显著性变化。在完成素质拓展训练项目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成员间各抒己见、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但由于课程设置的时间有限,不能一一采纳每位成员的意见,导致部分成员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完成团队任务。从客观角度来讲,个人在短时间内较难彻底改变其以团队为主导的认知或意识,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5]。但通过教学观察,经过一段时间固定团队的配合,素质拓展训练对成员间群体任务一致性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结语

传统选项篮球和健美操教学班对学生群体凝聚力各维度指标没有显著提升作用,且群体任务吸引指标还呈现退步现象。由于相处时间有限以及部分客观原因,素质拓展训练教学对学生群体任务一致性维度指标水平有所促进但没有显著的影响。素质拓展训练方法独特、内容创新有趣、讲求团队配合,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合作和沟通交流的机会,任务的完成为成员增加了成就感,这些均对学生群体凝聚力、群体任务吸引、群体社交吸引、群体社交一致性维度指标的改善和提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为了增加学生群体凝聚力,更好地进行教学学习,教师在进行传统选项教学时,可在教学热身或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素质拓展训练的小游戏,提高班级学生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许金富,邓禹欣.拓展训练教学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37(8):113-116.

[2]Carron A V.Group Cohesion and Individual Adherence to Psysical Activity[J].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1998(10):127-138.

[3]马红宇.我国高水平手球队群体凝聚力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04.

[4]王桂香,杨慈洲.拓展训练对提高体育集体项目运动员团队凝聚力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4,33(11):964-966.

[5]郭勇.拓展训练对企业员工凝聚力影响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5.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02(2016)04-0138-04

[作者简介]许金富(1989- ),助教,硕士,从事国民体质监测与评价研究。

[基金项目]2015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公共体育课‘素质拓展训练’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及教学改进研究”(JAS150636);2015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高职体育院校学生体质健康动态分析”(JA15740)。

[收稿日期]2015-11-26

猜你喜欢
素质拓展训练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大学生第二课堂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拓展训练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初中体育教学素质拓展训练研究
团队素质拓展训练在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中的应用
大一学生开设素质拓展课的重要性分析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