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载春秋过,继往开来

2016-05-16 16:36管士光
出版广角 2016年5期
关键词:出版事业人民文学出版社导向

管士光

人民文学出版社已经走过65载春秋。65,是数字,是时间,是青春,是生命,是一代又一代文学出版人无私的奉献,它见证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起步、发展、壮大、辉煌。

回顾人文社65周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党和政府对文学出版事业的重视,广大读者与作家对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支持,诸多兄弟单位对人文社的帮助。从建社之初,首任社长兼总编辑冯雪峰同志亲自设计的“古今中外,提高为主”这样简洁质朴的出版布局,到现在“挺拔主业,优化结构,强化品牌,丰富品种”的出版思路,无不是围绕着坚守出版本质下功夫、做文章。

65年来,人民文学出版社孜孜不倦地发展出版事业,65年的传承,造就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始终坚持以国家文化建设为己任的出版宗旨,坚持以主流文化为主导、兼容并蓄的文化态度,坚持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工作精神,坚持以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为事业之本,坚持走整体化经营、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发展之路,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事业不断发扬光大,为繁荣文学创作、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奋斗!65年的历史,65年的辉煌,65年的积淀,靠的是国家的关怀,靠的是老一辈人文人的努力。总结过往,展望未来,我们要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辉煌传承下去。

当前我们正在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十三五”规划思路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处理好“严”与“实”、“知”与“行”的关系。

我们要紧紧围绕集团“三六构想”,力争实现“六个新进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定不移地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抓好出版导向,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贡献。

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在65年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历史上,我们的前辈总是能及时抓住思想改革的脉络,与时俱进,优化出版结构、丰富出版品种,走在文化发展的前沿。与时俱进是出版社发展不竭的动力,只有坚持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出版社才能不断前进。

我们要坚持文化出版主旨,奉献社会,肩负起光荣的使命。人民文学出版社是在党和国家的关怀指导下成长起来的,是在广大作者、读者的支持下成长起来的。所以,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主流文化为主导、兼容并蓄的文化态度,坚持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为国家的文化建设提供不竭的源泉,这样,我们的出版才会更有生命力。

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基础管理,着力推进企业经济发展。企业要发展,管理是根本,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出版社才能不断拓展业务和市场空间,增强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也只有这样,出版社才能做大做强。

我们要坚持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塑造良好企业形象,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它可以对出版社员工个体的思想和行为起导向作用,也可以对出版社整体的价值取向和经营管理起导向作用,同时还对出版社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能够加强员工凝聚力,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从根本上讲,它是出版社发展的动力。

我们相信,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在中国出版集团的带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不仅能延续它过去的辉煌,而且将继续谱写更美丽的篇章。

猜你喜欢
出版事业人民文学出版社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疫情时代的出版和阅读
爱是什么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党的出版物的党性原则及其现实意义
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enuti’s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Ah Q Zhengzhuan
盲文出版事业的未来走向——基于盲人读书现状及未来需求的调查研究
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书店及出版事业
多看善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