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主人迹线在追踪训练上的 重要作用

2016-05-17 09:44史东旭陈特礼
中国工作犬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走线迹线训导

史东旭 陈特礼 周 彬



谈谈主人迹线在追踪训练上的 重要作用

史东旭 陈特礼 周 彬

随着城市硬质地面追踪课题在全国的推广使用,硬质地面追踪犬训练的方法手段越来越成熟细腻,硬质地面追踪犬的训练也越来越贴近实战化要求。但是,硬质地面追踪犬的训练周期较长,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比其它使用科目的训练要多很多。在硬质地面追踪犬的训练环节里,从嗅认嗅源、起点突破、上线把线、脱绳追踪、物品示警等,每一步都是环环相扣,不能有丝毫的怠慢,而且这些环节都会对追踪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在追踪的初始阶段,很多训导员就追踪布线应该是上主人气味,还是直接上他人气味都产生过很大的分歧,本文从我们长期训练硬质地面追踪的实际效果来看,重点跟大家谈谈主人迹线在硬质地面追踪训练上的技巧及其不可替代性的作用。

一、把握好犬在追踪上的表情变化是实战用犬追踪成功的基本功,训导员走主人迹线有利于观察把握犬在追踪上的表情变化。

(一)有利于辨别犬的真追假嗅行为。犬在训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通过观察训导员的不经意暗示,而获得一些犬认为有利于它追踪的信息,而这种暗示往往又是训导员对助训员所走迹线的一种错误性判断,而犬又根据这种错误性的引导产生了我们认为的假追踪的行为。其实,犬出现这个假追踪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就是犬把握住了主人的表情,依据主人的判断流露出的表情去追踪的行为。又如犬在低头嗅认的时候,故意撇开迹线气味而去探索新异气味,它或许是走线的助训员不经意停顿的一下,或者是走线助训员吐的唾液。如果不是训导员自己亲自走过的迹线,是很难清楚犬出现探求新异的这个行为原理的。如果一味以为是犬的假追,那很有可能就会出现纠正上的困难,因为犬假追的基础是来源于训导员,所以必须是训导员自己先纠错,才有可能纠正犬的假追行为。

(二)可以轻松培养犬的仔细嗅认行为习惯。训导员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犬的追踪行为习惯,对犬容易出现抬头、晃线的路段进行气味诱导,通过布设重踏、异味吸引犬的注意力,从而避免该路段上的抬头行为。通过不规则的气味点布设可以达到让犬增加追踪乐趣,培养犬发现可疑点,持续低头积极嗅认的习惯,进而达到稳定的把线能力。当犬的把线能力比较稳当的时候,犬的追踪速度必然要下降,从而又避免了前期犬追踪速度过快的问题,因为犬追踪速度过快,嗅认一般较粗糙。只有当速度和嗅认都处于较平和的状态时,犬的追踪效果才能实现最大化。因此,犬的追踪过程是一个兴奋性逐渐释放的过程,而不是只有三分钟热度的过程。

(三)方便预判犬的追踪行为表现,避免误导犬。在训练的过程中,训导员和走线助训员的沟通必须要深入和详细,这样才能在训练中减少失误。但是,在每一个训练提升的关键节点时,如果训导员及走线的助训员缺少默契的配合,追踪训练很有可能就会严重滑落,甚至容易让犬产生追踪上的不良联系,从而最终影响到犬追踪能力的提升。如果在每一个追踪能力提升的训练关键节点上,巧妙运用主人迹线的引导,犬就能很顺利跨越这些训练的节点,从而使得训练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避免犬追踪能力出现幅度较大的波浪式的起伏状态。犬在追踪的过程中,训导员想要让犬顺利追到物品,培养犬的自信心,就必须要根据迹线的情况对犬的追踪行为有所预判,这些预判工作关系到犬的不良联系的建立、自信心培养、犬表情的把握等细微而又重要的因素,因此,训导员走的主人迹线要比助训员走的他人迹线,在预判及把握犬和引导犬的追踪行为上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切忌一味上他人迹线而忽视主人迹线的妙用。

二、主人迹线在训练犬脱绳追踪时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能在整个追踪训练过程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警犬的脱绳训练初期,一般会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犬的兴奋性较未脱绳前普遍较高,犬容易出现较大范围的跑动,特别是马里努阿犬,与不脱绳之前的追踪状态判若两犬,很容易伴随有抬头、瞎跑、自娱自乐的现象。二是在脱绳追踪时,犬的追踪速度较未脱绳时要快得多,晃线的幅度也大得多,频繁抬头现象也会随之增多,通过走主人设计的迹线,可以有效引导犬向较好地追踪方向发展。针对以上两个突出的脱绳追踪问题,可以适当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纠正:

(一)犬一旦脱绳追踪后,其兴奋性普遍提高,因为少了绳子的约束,很多犬在训练初期容易出现漏物品或者对中途物品不示警的情况。一般情况下,要通过缩短迹线长度和减少物品来引导犬的追踪行为。例如,脱绳之前追踪400米距离,2个物品,延时1小时的他人迹线,可以变换成追踪250米,1个物品,延时2小时的主人迹线。这样做的好处:一是犬相对缩短了追踪的距离,但又延长了获得物品时的距离。二是两个物品时,犬容易对第一个中途物漏掉或者不示警,如果在每250米的一个物品状态下,犬出现漏掉或者不示警的情况,可以让犬重新回到起点,让犬继续追踪,纠正犬因脱绳时兴奋性过高,粗心大意的毛病,引导其重新回到未脱绳前的速度和仔细嗅认的固有模式上来。很多犬通过以上的调节,都能较快恢复到原来牵绳时养成的追踪速度和嗅认状态上。三是无形中引导犬向2小时的迹线气味变化中迈进,如果他人迹线要上2小时,对犬来说难度已经相当高了,但是如果是主人迹线,那么犬就能较为轻易地捕捉到主人的气味,因为这个主人气味是犬相当熟悉的一种气味。因此,在他人迹线气味过渡时,很有必要既要相对固定走线的助训员,也要经常更换助训员。而在更换气味变化的过程中,再次引入主人的气味到迹线上来,无疑也是一种引导,即提高犬追踪的自信心,因为犬对主人是无比的忠诚追随,犬会很容易接受主人的这个指引。

(二)训导员在走主人迹线时,可以轻松通过步伐的变化影响犬的追踪速度、嗅认状态的变化。如果犬在脱绳追踪时容易出现抬头,那么主人迹线时,训导员即可以通过设计重嗅点的方式引导犬把注意力回归到地面迹线气味上来,减少外部环境的干扰。还可以通过频繁的密集式小步伐的走线方式,提高犬的积极性和仔细性。通过不断地变化主人迹线上的步伐状态,让犬摸不透迹线的变化情况,时刻注意着迹线,最终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追踪迹线上来,进而也避免了犬追踪过程中大幅度晃线行为的发生。

(三)重新认识训导员主人气味的构成也是一种变化着的气味团。很多训导员纠结不愿意在追踪上采取主人迹线的原因之一,就是只看到了主人气味的固定性,而没有看到主人迹线还存在着变化性。犬对迹线气味的分化,除了对相对固定的人体气味产生分化外,也会对迹线上其他的气味进行分化,其中影响迹线气味变化最大的因素之一就是走线所穿的鞋子,犬也会对鞋子气味的变化产生探索。所以,主人迹线气味和他人迹线气味是一样存在着变化性的。我们不能一味强调让犬对迹线上的人体气味产生兴奋,而忽视了对追踪模式的兴奋。因为在犬追踪的过程中,不管气味如何变化,犬对追踪模式的兴奋才是终极目标,在犬对追踪模式产生兴奋之后,才能谈让犬对追踪的具体的人体气味产生兴奋及分化,不能本末倒置。

三、训导员走的主人迹线更有利于培养犬追踪的自主性,能更好地增强犬追踪的自信心。

(一)主人迹线相对于他人迹线,是一条完全高度已知的迹线,如果充分利用好这条已知迹线,训导员可以轻松把握犬的表情、作业状态、追踪习惯特点,这一切都是依赖于完全明了的迹线的情况下才能迅速做到。如果训导员在迹线不是很明晰或者不明确迹线情况下,很难对犬的状态作出及时有效地分析,对犬出现的问题就难以采取有效地应对措施,或者减少追踪操作失误。

(二)犬脱绳追踪初期,对不熟悉的迹线气味容易产生串线行为,主人迹线则可以轻松让犬上线,明细追踪导向,增强犬的追踪自信心。通过培养犬的追踪自信心,达到完全长距离自主作业的状态,还犬一个轻松、自主、自信的追踪氛围,让犬充分发挥其追踪潜在的本能特性。

(三)训导员多走主人迹线符合易多难少的训练原则。我们进行的任何训练,都应该让犬在训练过程中获得身心的愉快,这样的训练才会让犬产生持续性的热情。很多训导员训练的追踪犬前期表现都不错,但是到了后期犬的能力上不去,状态下滑,甚至犬排斥追踪行为时有发生。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违背了易多难少的训练原则,让犬在追踪的训练过程中产生了畏难和抑制行为。因此,从长远有利于保持犬在追踪过程中的兴奋性来看,不应该排斥主人迹线在追踪上的运用。我们训练犬追踪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手段,让犬对追踪的模式产生乐趣,进而才去引导犬对追踪过程中的人体气味产生兴奋和分化,最终达到顺利完成各种针对实战设计的追踪路线和追踪要求。这一切的根本前提,就是我们的训练原则必须要坚持易多难少,犬必须对追踪保持无比的热情。

(作者单位:史东旭,广西梧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六大队,543000;陈特礼,南宁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犬训练管理大队,530000;周彬,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花都区分局治安大队特警中队,510000)

(编辑:颜 勤)

猜你喜欢
走线迹线训导
超薄FPC版图设计方法研究
弧齿锥齿轮齿面接触区迹线视觉图像跟踪技术
黑子,对不起
车辆电子设备走局及走线设计方法研究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警犬守护春运路 每天工作12小时
寻血猎犬复合迹线气味追踪训练
在硬质地面追踪初期如何提高警犬把线能力
浅析PCB中DDR3等长线的设计
浅析城市追踪犬鉴别式起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