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发展与岗位需求的高职电类专业与课程建设的研究*

2016-05-18 08:34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岗位需求产业发展专业建设

邵 帅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基于产业发展与岗位需求的高职电类专业与课程建设的研究*

邵帅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350)

摘要:文本提出了结合产业结构与岗位需求对高职电类专业与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探讨了应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过程中高职电类专业与课程建设的方案,明确了电类专业与课程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产业发展;岗位需求;专业建设

为了适应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区域性产业结构正处于调整期与转型升级期,随之而来的是企业对于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的人才岗位的大量需求。因此对于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级应用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高职院校来说,面临着一项重大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解决好专业与课程建设问题,使之与产业发展相匹配便成了重中之重。本文以电类专业与课程的建设为例,做出详细阐述。

一、高职电类专业与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规划,为了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应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对于高职电类专业而言,按照传统电类课程进行设置,已经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产业发展与相应岗位需求的变化,出现了专业设置与教学课程相对滞后的局面,因此必须对现有专业与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区域产业发展与企业岗位需求状况。

高职电类专业与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是:电类专业与课程设置应遵循人才市场规律,结合所在区域的经济与产业发展,结合电子、电气、机电类企业的新型人才岗位需求,制订2至3年的改革调整计划,实时对专业与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以适应区域经济与产业飞速发展,一改专业与课程建设落后于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局面。

二、高职电类专业与课程建设的方案

随着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个行业对新型电类专业人才的需要量都大大增加,这也对电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高职电类专业与课程的设置还停留在电工电子、应用电子、电气自动化等满足传统装备制造领域的阶段,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电类专业和课程设置上必须作出相应改革,在遵循高职电类专业与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一套与时俱进的专业与课程,适应区域产业的发展与企业人才岗位需求。传统高职电类专业与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选取部分专业为例)。

表1 传统高职电类专业与课程设置

从表1可以看出,传统高职电类专业与课程的设置仍然局限在普通学科与专业的基础之上,这种一成不变的模式很难适应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与企业岗位人才需求,因此需要建立一种专业与课程的动态设置机制,结合本地区的产业发展与岗位需求状况,实时对其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结合现在装备制造业与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状况,高职院校电类专业与课程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为企业培养高新技术紧缺人才的同时,不能一味地增设大量新的课程,还要考虑学院的实际情况与专业的前景和特色,在对区域产业发展与企业岗位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实际情况增设新专业或传统专业的新方向,真正做到科学、灵活地适应区域产业发展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新情况。基于上述考虑,高职院校电类专业与课程设置可以进行参考性调整,如表2所示。

表2 高职电类专业与课程设置调整

在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前提下,对高等职业院校电类专业进行调整的同时,还需要根据其专业特点与地区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对专业课程进行科学的调整与设置,落实新增设专业或方向的定位。以机电一体化与应用电子技术两个传统专业为例,可分别新增设工业机器人与物联网技术两个专业或方向。其课程设置应遵循对应企业工作岗位所需专业技能的需求原则,依据不同岗位的工作任务对所需掌握的技能进行分析,从而确定课程设置方向。专业主持人应当在对行业与企业技术需求与岗位需求等现状进行充分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对新增设专业方向的相关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并编写相应的课程标准,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甚至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工业机器人与物联网技术相应专业课程设置如表3所示。

从表3中可以看出,工业机器人与物联网技术两个专业方向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的设置,均能做到立足于企业岗位,结合企业用人需求,做到课程设置不单一化、固定化、模式化。

工业机器人与物联网技术虽然是两个专业的不同方向,但由于企业特定岗位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如传感器技术、网络技术、电工电子技术等课程在两个专业方向上均需要开设,因此可以尝试将相关课程进行模块化分解,不同专业、不同方向可以根据企业岗位需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块,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师资力量进行拓展教学,并可以节省一定的教学资源。

表3 工业机器人与物联网技术方向课程设置

电类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设置应该做到与时俱进,需要与地区产业发展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变化相适应,避免出现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相脱节的现象。这就要求学校对于每个学年的核心课程设置都要进行必要的论证,以行业与企业需求为指导,以实验、实训教学引导理论教学,将重点放在专业实习上,绝不能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电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教材问题,应做到以校本教材为主,立足于专业课教师自主编写,注重教材的配套化、模块化、专业化,可以聘请相关企业的资深工程师参与编写,使之紧贴区域产业发展现状,适合企业用人需求,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

三、应注意的问题

区域产业发展刺激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同时对于企业的岗位需求又有了新的调整,以部分企业为例,岗位需求与所需专业技能如表3所示。

表4 部分企业岗位与所需专业技能

从表4中可以看出,随着区域产业的发展,企业的人才岗位需求也在向高新领域靠拢,传统的应用电子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高职电类专业已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对于这种情况,应按照高职电类专业与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制定改革方案,实时、科学、合理地调整相应的专业与课程。尤其对于拥有新技术、新岗位的企业,要结合企业人才需求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实训基地或实训室的建设,使其能做到模拟企业生产实际,将教学重点放在实训教学与专业对口的顶岗实践上,使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做到经过企业简单培训后可快速适应工作环境。

四、结束语

专业与课程的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是保证高职院校对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输出的关键。随着区域产业发展步伐的加快,很多高职电类专业与课程的设置已不能适应区域产业的优化升级与企业人才岗位需求状况,因此高等职业教育需要结合自身实际主动作出调整,以适应区域产业发展与企业岗位需求,真正做到为经济服务,为产业服务,为企业服务。

参考文献:

[1]汪义旺,陶文林,陆春妹.基于产业发展的高职电类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构建[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2,(03).

[2]陈军,陈怡瑾.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1,(30).

[3]胡平.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设置的影响[J].中国高教研究,2011,(07).

[4]曾福清,张红.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产业适应性差异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34).

[5]闫国琦,王海林,杨洲等.高等学校电类基础知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7).

[6]周宇,陈一峰,张晶.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7]赵凤申,李爱芹.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课程建设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03).

[8]郭丽.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方向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构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Research on Cours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lectricity Specialty Based on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Job Demand

SHAO Shuai

(TianjinEngineering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Tianjin300350)

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the basic principles for cours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lectricity specialty combining with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job demand, and it discusses higher vocational electricity course construction program that can deal with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problem in higher vocational electricity course construction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is put forward.

Key words:industrial development; job requirements; specialty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2X(2016)04-0030-05

作者简介:邵帅(1980-),男,天津市人,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电子技术应用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

收稿日期:2016-03-11

*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规划课题《基于产业发展的高职电类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课题批准号:XIV404)。

猜你喜欢
岗位需求产业发展专业建设
装备实践课程几种教学方法探析
基于岗位需求的青年教师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岗位需求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与分析
基于岗位需求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与分析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