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课教学评价初探

2016-05-18 08:34张胜杰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德育课教学评价中职

张胜杰

(天津市武清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天津 301700)



中职德育课教学评价初探

张胜杰

(天津市武清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天津301700)

摘要:为切实发挥德育课的功效,有必要在德育课评价机制方面进行相关的研究与探讨。文本在分析中职德育课教学评价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三方面提出了中职德育课教学评价应遵循的三个原则,并对中职德育课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构建:构建中职德育课教学评价的多元主体;构建中职德育课全方位的教学评价标准;构建中职德育课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法。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教学评价

对中职学校德育课程进行改革,教学评价是德育教师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切实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有必要对相关课程评价方法进行一系列探讨与研究。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德育课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教学评价的原则、教学评价体系标准和评价方法等方面作阐述。

一、中职德育课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中职德育课教学评价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一)评价参与主体过于单一

中职德育课教学评价中,评价主体往往是主管领导或同学科教师,而其他评价参与主体,特别是授课教师本人和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却被很大程度忽视。这样的评价,不能全面反映课堂教学的情况,以至于无法促进评价双方的交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二)评价形式过于强调量化

在现行的中职德育课堂教学评价中,相关评价人员往往使用一样的量表对教师教学进行量化考核,然后把教师的各种教学行为及出现的各种问题,以数字的形式表示出来。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量化评分内容要求分值评分小计三维目标 1、教学目标符合课标、学生实际10 2、三维目标渗透整合10 3、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10使用教材 1、正确理解教材10 2、恰当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10 3、对教学资源的筛选、加工处理10教学方式 1、注重教学过程和知识形成过程10 2、因材施教,体现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地位10教学效果 1、获得知识的增长和学习方法10 2、积极参与课堂学习10优 点总分不 足评议人签名

这样的教学评价既不能有效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真正原因,又忽视了对教学现象的本质分析,从而使评价失去了客观性,评价结果难以得到授课教师的认同。尤其是在评价内容上,过于侧重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考核,而对影响这些方面的本质因素——教师、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都缺乏足够的分析。因此,过分量化容易使评价失去客观性,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是一句空话。

(三)课后自我评价不够深入

课后进行自我评价是中职德育课评价的重要环节,但在评价时,授课教师往往过于集中在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方面的完成情况,以及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程度等显性方面,却不能深入地进行本质分析。这样就会造成忽视对自己隐性行为的重视,如教师的精神、情感和价值取向等,忽视了自己的个性特征等。这样的评价结果显然不能促进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促进专业发展。

二、中职德育课教学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中职德育教学评价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多元性原则

多元性是中职德育课教学评价的主要原则。在评价过程中,评价参与者的多元化以及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是要点。在中职教学中,德育教学的评价要采用多元主体的评价模式,在评价中要解决评价者单一性问题。一方面,主管领导、同学科教师参与评价,另一方面,学生、授课教师本人等也要参与到评价过程之中。在评价结论中,要充分考虑他们的评价意见,通过他评、自评等形式,从多角度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估,减少片面性、主观性,通过评价中主客体之间的交流,使评价结果得到授课教师的认同,这样才能使其教学行为、能力得以改进与提升。在评价方式上,应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应关注教学目标及教师教学能力等,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二)全面性原则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通过评价,衡量学生学习状况,考核教师教学效果。因此教学评价必须遵循全面评价的原则,特别是对学生“学”的评价主要从“知”、“信”、“行”三个方面进行,即认知评价、情感信念评价和行为表现三个方面予以评价。

(三)客观性原则

中职德育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依靠相关评价者的直觉观察、了解与主观理解,这就要求评价者保持一种客观中立的态度,避免因主观倾向而对评价结论产生影响。同时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评价程序的透明性,评价者要客观、准确地把握信息,分析现象及其原因,在提出主观意见的同时,要善于征求其他评价者、学生及授课教师本人的意见和建议,减少评价中过多的主观因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来确立评价结论,使评价结果易于得到授课教师的认同。

三、中职德育课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中职德育课教学评价的多元主体

坚持教学评价多元性、全面性和客观性的原则,就必须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形成对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评价,为推进教学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依据。主要体现在构建中职德育课教学评价的多元主体。

首先,主管领导有着较为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和教学管理经验,具有权威性,可以着重从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技能、教学态度、教学经验和教学特色等方面进行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具权威性。

其次,同学科教师之间所教课程相同,相处时间较长,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背景、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学成绩、同行间相互学习协作、参与教研与备课的基本情况等了解程度较深,有利于做出准确、客观的判断。

第三,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表现。学生所做出的评价是衡量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参考依据,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课堂组织、与学生情感交流、应变能力、师德水平等方面的评价最有发言权。

最后,授课教师本人对课堂教学的反思与认识也是衡量教师能否正确分析自我的优势与不足、不断进取的重要方面,也是评价者进一步了解授课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行为、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构建中职德育课全方位的教学评价标准

对学生“学”的评价是评价的标准,它分为情感评价、认知评价和行为表现评价三方面。评价应遵守全面的原则,这就要求对学生进行“知”、“信”、“行”的评价,即对情感评价、认知评价和行为表现评价三方面予以多维度的评价。

1.认知评价。这是从了解、理解等“知”的维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这个评价可以根据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的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的情况进行过程性评价,也可以在讲完内容后通过练习、小测验等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终结性评价。例如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有很多学生探究、讨论等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且把学生参与的情况纳入学习过程性评价中。

2.情感信念评价。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达到“信”的一种评价方式。这个评价方式不像认知评价有很好的操控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课上课下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的变化,适时给予表扬、鼓励。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总结,并把这些反思总结归纳出来,记入终结性评价。比如《哲学与人生》课评价中应多利用平时成绩、期中或期末成绩,以鼓励学生积极把所学知识内化为思想情感信念,以指导自己的行动。

3.行为表现评价。这是对学生“行”的这个维度和教学目标中“运用”目标的评价体现,主要是对学生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实际表现作评价。在评价中,教师要具有公平公正的心态,坚持正确的价值标准,在关注学生个人成长过程中,始终做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职业生涯规划》评价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学生的个体优势、闪光点,进行激励促进其进步,并及时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帮助其确定努力方向,最终达到终身发展的目的。学生如何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原理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学习,并转化为具体的人生规划,是行为表现评价的重点。这种评价中形成性的评价更为重要。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确立一个个和学习生活相关的小目标做起,通过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来对学生整体的学习进行评价。这也就真正做到了“知、信、行”三维目标的统一。

(三)构建中职德育课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法

中职德育课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教师“教”的评价和对学生“学”的评价两个大的方面。评价教师的教,应采取相关领导和全体教师共同对授课教师的评价、授课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授课教师的评价等三方面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综合评价最少每学期进行两次,建议相关领导、教师对授课教师的评价占40%,授课教师自我评价占30%,学生对授课教师的评价占30%,这种评价方法能比较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评价学生的学,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家庭与社会的评价。其中,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包括日常表现评价、书面测验、学习成果鉴定、学期评语等方式;学生的自评互评,包括学生的自我反思、总结和学生之间的互评等方式。

在评价方法上要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注重综合评价,注意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测试等都是针对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评价方法。同时,在教学评价中要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推动学生全面素质提升。

总之,在目前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加强中职德育课教学评价的学习与研究,探索出相应的评价原则,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进一步发挥教学评价重要作用,不仅有利于探究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对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真实、客观的了解;而且有利于加强研究、交流与反馈,进一步促进教师及时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促进其相关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051/201501/183069.html.

[2]张向众,李永珺.关于新课改中质性评价的理性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08,(04).

[3]汪全胜,钟玉珍.建构完善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J].2009,(03).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eaching Evalu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ZHANG Sheng-jie

(TianjinWuqingDistrict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Tianjin, 301700)

Abstract:In order to play the fun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course practically,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relevant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in terms of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moral education.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he three principles to follow in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are proposed from three aspects, and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of mor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is constructed: the construction of diversified subject of teaching evalu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teaching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mor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versified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 of mor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Key words: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moral educa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2X(2016)04-0076-04

作者简介:张胜杰(1980-),女,天津人,天津市武清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主要从事学校德育课教学和德育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5-01-23

猜你喜欢
德育课教学评价中职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新时期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途径探索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运用对话教学增强德育实效——浅谈对话教学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