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溢香,夕阳又生辉
——记安康市委党校退休干部李光明

2016-05-18 06:08安然
金秋 2016年23期
关键词:市委党校老年学安康

文/安然

翰墨溢香,夕阳又生辉
——记安康市委党校退休干部李光明

文/安然

在《安康老年》期刊杂志社阅文审稿、编辑校对的有他;在省老龄办、老年学学会大会上介绍经验的有他;在老人晨练队伍中担任教练的有他;在老年合唱团中教唱歌曲的有他;在老干支部大会上作工作报告的有他;在老年大学教学成果展演大会上发言的有他;安康老干部工作网上常有他的文章,省市离退休干部书画展览中有他的楷体书法作品……

在安康市委党校,有一位老干部,本该在2006年退休安度晚年,却因为市委党校的一声呼唤,又一次奔赴了工作岗位,一干又是8年。他就是李光明,退休前曾任镇坪县委宣传部部长、市委党校教务处副处长、校工会主席等职,退休后又担任市委党校老干支部副书记,2008年当选为市老年学学会秘书长。他把他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党和党校教育事业。

退而不休的老党员

2008年,对于李光明而言既是晚年生活的开始,也是接受新任务的开始。这一年,李光明被选为市老年学会秘书长,身兼重任。

自从担任了市老年学会秘书长一职,他便一心扑在老年学会的工作上,办文办会、内联外交,还先后深入4个县区调研,推动基层建会工作。当年就有汉阴、汉滨五县区成立了老年学学会,为进一步做好全市老年学学会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年终,市老年学学会被评为“先进集体”,受到省委老干部局、省老龄办、老年学会的表彰奖励。

按规定,学会秘书长的职责是处理学会日常工作,但社团组织不同于党委政府部门,不可能坐在办公室里“处理”,也没有发号施令的对象,而是要一件事一件事实实在在地去干。学会刚成立时,既无场地又无经费,他就骑上自行车四处奔走,找领导汇报、找部门支持,在他的艰辛努力下,最终使学会运转走上正轨。2012年,为了拓展老年学会工作新领地,学会开办了安康市首个宣传老龄政策、指导老龄工作、反映老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综合性季刊《安康老年》,李光明担任编委委员兼杂志主编。为了办刊物,他曾多次去文化局及新闻出版管理科联系,取得了内部出版准印资格,并积极参与了办刊宗旨、栏目设置、用稿原则、发送范围的制定工作,终于在当年3月底成功出版了创刊号。近年来,编辑部几位同志有的因事外出,有的生了重病,大部分工作担子都压在李光明身上。他不辞劳苦,细致工作,在努力办好、办活、办强刊物上下功夫,使刊物按时出版发行,同时也办出为老服务的特色,得到了编委主任的肯定和支持,受到了老年朋友和老干工作部门的普遍好评。迄今已出刊18期,刊登各类文稿700余篇、90余万字。

在安康老年大学,李光明是书画班和电脑班的学员,还承担了学校的宣传通讯工作。市委老干部局也聘请他为宣传信息员。近年来,他撰写的各类稿件40余篇,先后被省市老干网、《金秋》杂志选用30余篇。他写的《给深山密林撒播阳光的老知青》一文在省委老干部局组织的“一路同行——我与老干部工作”征文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关于安康老年大学创建敬老文明号的调查报告》在《陕西老年报》头版刊载。

付出终有回报。他先后被安康市委组织部、安康市委老干部局评为全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安康市离退休干部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被陕西省委老干部局、省老龄办评为“全省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全省老年学学会先进工作者”,他的事迹于2014年12月在《安康日报》头版刊载。

真情服务老干部

作为老干部工作者中的一员,李光明并没有多少感天动地的壮举,他只是凭借着自己的热血和真情,全心全意为老干部们服务。

李光明退休后即当选为市委党校老干支部宣传委员,2010年换届时任支部副书记。在市委党校老干支部工作的多年里,李光明不仅积极向老干部传达学习相关文件,参与起草老干支部年初计划、年终总结及重要工作,重要活动的汇报材料,还同支委们一道热心细致周到地安排好每次老干活动的学习宣传、文体活动等工作,保证老干活动的正常开展。为发动老干部健身强体,他发起并组织了老干晨练活动,并担任了太极拳教练。没有电源线、录音磁带,他就自掏腰包上街去买。为活跃老干文化生活,他积极组织老干合唱及重大节日文艺演出活动。除自己带头演唱外,还先后创作了《我爱你,祖国》《为着永恒信念》《颂歌献给党》《党心民心紧相连》等多首中篇朗诵诗歌、快板,并在多次活动中成功演出。

2014年正好是建党93周年。“七一”前夕,市委党校老干支部组织全体老干部来到牛蹄岭烈士纪念碑前,向人民英雄致敬,并庄严地重温了入党誓词。为了搞好这次活动,李光明与支部其他人前后忙了一个多星期。除了开支委会,确定活动地点、内容,李光明还要联系新闻单位,担任主持和文字报道。活动筹备期间,他和另一名支委几次冒着倾盆大雨前往牛蹄岭考察活动地点,关注每一个细节,使得活动最终圆满成功。

平日里,李光明还经常同其他支委一道,走家串户,深入老干部家庭走访谈心,了解老干部心声,反映老干部诉求,包括给高龄老人祝寿、拜年、分发慰问品,看望生病住院的老干部,参与操办老干部家中的婚丧大事等,尽可能地为老干部送去党的温暖。2014年,省上把老年人享受优待的年龄由70岁下延到65岁,为免除老人独自往返老龄办办证之劳,李光明挨家挨户收齐了符合条件的21位职工及家属的相关证件,统一去老龄办办好敬老证,又分送到老干部家中。

老干部们大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疾病,但老干部们的心态却相当好,这也深深地影响着李光明。有一次老干支部去慰问80岁高龄的丁丛芳老师时,丁老师说了一句话,表示要“多为党旗添光彩,少给组织找麻烦”,李光明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他当即便说:“我要把丁老师的这句话当作座右铭,尽力为老干部们服好务。”

古稀老人学无止步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在李光明身上也得到了充分印证。

李光明刚刚当选市老年学会秘书长的时候,由于缺乏工作基础和经验,面临的困难很大。为了让自己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工作,他多渠道地借书籍、找资料,认真学习,刻苦研读,明确了老年学研究范畴,了解了中国,尤其是本市人口老龄化进程,特点及面临问题,懂得了老龄事业发展方针政策和目标任务。在市老龄办、老年学会领导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逐步理清了对县区学会组织建设、工作定位、工作方法、会员培训等一整套工作思路,并把“抓好县区组织网络建设,推动调查研究工作”列为近年工作重点,把老年学会的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2010年,安康老年大学开办了,这唤起了李光明学习书画的极大兴趣。春节刚过,他便兴冲冲地去老年大学书画班报了名,开始认真地练习楷体书法和写意花鸟。老有所学,学有所成。2011年,李光明就作为老年大学优秀学员代表,赴省学习考察。他的个人书法作品分送市、省及全国老年书画展中展出,其中一幅获得了省展一等奖。2014年,他的书画诗文作品被“全国老年大学文艺大赛”及“陕西省离退休干部个人才艺展”所采用,不仅分别获得银奖或优秀奖,还被授予“中华夕阳红文艺模范”荣誉称号。

退休之后的李光明有一个愿望,就是写“退休日记”,他的日记有一个特点就是一事一文一标题,既有当日记事,也有读书读报心得,迄今为止,已经写了满满22本。在他的日记里对退休生活是这样安排的:“电脑电视,读书阅报;笔记日记,整理资料;书法绘画,兼职辅导;照相摄像,多出文稿;习拳练剑,放歌舞蹈;游艺旅游,赏景最妙;姊妹多聚,朋友广交;夫妻情趣,和谐到老。”而且每年春节来临,他都会在日记本里设计一张彩页,中间一幅画,两旁一副春联,用来总结过去一年的生活,就如2011年的春联写道:“翰墨溢香,吟诗写意,夕阳又生辉。孙儿绕膝,赏花看月,合家享天伦。”

李光明虽已退休多年,但他在退休后为了老年工作依旧无私奉献、积极作为,他不光是老年事业的楷模,更是安康正能量的传递者。

猜你喜欢
市委党校老年学安康
安康幸福 有你的身影
特别声明
端午安康
THE PRECLOUS THING珍贵之物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编排规范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来稿须知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组稿方向
繁华五月 祈愿安康
《中国老年学杂志》郑重声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郑重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