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被高能辐射冲击导致“缩水”

2016-05-20 12:52
科学之友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能透镜甲虫

1行星被高能辐射冲击导致“缩水”

伯明翰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发现了一组大气层被宿主星剥离的太阳系外行星。研究表明,距离宿主星较近且大气层为气态的行星受到了大量高能辐射的冲击。由于距离恒星很近,这些行星的大气层被高能辐射产生的热量吹走。这种剧烈的剥离现象发生在岩石核心并包裹气态外层的行星上。该研究结果对于探究恒星系统和其行星的演化以及宿主星在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有着重大意义。

2纳米光控芯片或有助于研究黑洞

澳大利亚的研究团队制造出了可以对光进行纳米操控的芯片,这一突破性发明为下一代光学技术铺平了道路,也使人类进一步认识黑洞成为可能。该芯片对光的角动量的控制达到了空前高的水平。这项开创性成果为信息的产生、传送、处理和记录上使用芯片级角动量提供了机会,也可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了解黑洞的演化和性质。

31 000万年前北极夏季没有冰层

之前,科学家认为北冰洋在600万~1 000万年前全年覆盖着厚厚的海冰,但是最新研究表明,1 000万年前北极夏季并没有被冰层覆盖,海面温度在4~9 ℃。科学家过去对数百万年前北极气候的理解有限是由于并未发现沉积岩心,目前,他们发现一个理想的区域寻找沉积岩心。研究小组将继续进行钻探,希望能发现更古老的沉积物质,从而呈现2 000万~6 000万年前的北极气候变化。

4向甲虫肌肉植入电极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科学家通过向甲虫肌肉中植入电极,从而可以精确地控制甲虫的行走。科学家承认,虽然这种半机械昆虫与真正的机器人相比还有许多不足,如生命周期有限等。但是,它们的优势也很明显,比如,昆虫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完整的成品,而机器人则需要科学家将一个个微小的部件精密地组装到一起才可以工作。

5世界上最薄透镜诞生

澳大利亚科学家制造出世界上最薄的透镜,仅有6.3纳米厚,是人头发丝直径的两千分之一。该透镜是用二硫化钼晶体制成,这种晶体可在高温下保持稳定,是一种润滑剂和良好的半导体,并能释放出光子。这一突破性发明将为科学技术与医疗健康领域带来革命性应用,如被用于制造柔性显示器,或被用作制造模拟昆虫复眼的微透镜阵列,以实现快速三维成像。

6更精准的激光测酒驾方法

吹气测酒驾?不用这么麻烦。德国研究人员最新开发出一种利用激光高效测酒驾的方法,可瞬间测出汽车内的酒精分子。这种激光测酒驾系统准确度高于此前研制的类似系统。如果车内有人血液酒精浓度达到万分之一,测量系统就会报警。不过,该设备的缺陷是无法识别饮酒的到底是车内的司机还是乘客。

7新型纳米纺织品可用阳光“洗掉”污渍

科学家研发出一种促使特殊纳米结构生长的新方法,用其制成的纺织品在阳光下暴晒,可直接降解掉上面的污渍。这意味着,以后衣服脏了放在阳光下即可“洗”净,洗衣机有可能被淘汰。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成果已被开发出多种基于催化剂产业的应用产品,如农业化学品、药品等,并且可以很容易地规模化到工业生产水平。

8可防弹的金属泡沫材料研制成功

泡沫是一种非常普通的物体,它具有一定的韧性,当人们对泡沫接触施压时,它就会变形。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种金属泡沫材料,它具有较强的防弹性能,甚至可将穿甲子弹变成粉末。这种金属泡沫材料仅占射弹重量的几分之一,可用于制造新类型轻重量身体盔甲和汽车保护层。

猜你喜欢
高能透镜甲虫
吓人的小甲虫
透镜(部级优课)
“天宫课堂”讲了哪些“高能”知识点
搞笑秀
巧辨两种透镜
搞笑秀
女生宿舍的高能日常
折纸甲虫
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复习
透镜光路图大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