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晒太阳更健康,测测你是“缺晒一族”吗

2016-05-20 01:12
科学之友 2016年5期
关键词:晒太阳紫外线维生素

俗话说,“阳光是个宝,晒晒身体好。”有研究证明,常晒太阳的女性比躲着太阳的女性,患上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和肺动脉病的风险更低。研究同时发现,“不晒太阳”已经成为继吸烟、肥胖和不运动后,人类第四种典型的健康恶习。万物的生长离不开太阳,阳光不仅是维生素D“活化剂”,也是天然“保健药”之一。晒太阳会使人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比如加快血液循环,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预防骨质疏松,杀死多种病毒、细菌等,增强免疫力。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把被子拿到阳光底下晒,可有效杀死滋生的螨虫。

三大担忧挡住了阳光

一项针对近30 000名女性、长达20年追踪的研究发现,常晒太阳的吸烟者与躲着太阳的不吸烟者相比,两者寿命相当。日晒时间最长的吸烟者甚至比躲着太阳的不吸烟者还要长寿0.2~2.1岁。研究人员表示,虽然该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不晒太阳”与“吸烟”并列为高死亡风险因素是能够成立的。

“这一观点很新,很多医生可能对晒太阳并没有这么深的认识。”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赵俊英说。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专家沈雁英也表示,她去过欧美很多国家,发现当地民众特别喜欢阳光,随处可见在太阳下跑步、打球、喝咖啡的人们,但国内主动到户外晒太阳的人并不多。究其原因,专家认为,以下三大担忧阻碍了人们与阳光的亲密接触。

皮肤一晒就老化

赵俊英表示,皮肤科提倡防晒是因为过度日晒易致皮肤老化,但防晒并非一点太阳都不见。有些人出门就戴口罩、打遮阳伞、抹防晒霜,有点过于夸张了。理性的做法是,要晒,但不暴晒。

怕得皮肤癌不敢晒

国际研究证实,长期日光照射可能引起皮肤肿瘤,但亚洲人的皮肤多分为III型或IV型,皮肤肿瘤发病率比欧美国家(多为I或II型皮肤)低,不用因此拒绝晒太阳。但在紫外线较强时,正常使用防晒产品及采取适当的防晒措施还是必要的。

吃了感光食物晒不得

感光蔬菜的确存在,但只有过敏或特异性体质的人,才可能因食用不当导致皮炎等,其他人则无需担心。

不晒太阳特别伤身

“研究证实,不晒太阳的危害比想象得更严重。”专家认为,将“不晒太阳”称为第四种健康恶习有理有据。

骨质疏松

多晒太阳有利于人体生成维生素D,并能促进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相反,则会导致维生素D缺乏,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糖尿病

西班牙国立马拉加大学研究发现,日晒不够导致的维生素D水平较低,可增加患肥胖症和II型糖尿病的风险。

抑郁

晒太阳太少会导致大脑分泌的褪黑素增多,加剧人体困倦、乏力;同时,它会抑制脑内“快乐激素”5-羟色胺的生成,催生抑郁。临床上,因昼短夜长、日照减少导致的季节性抑郁很常见。

研究发现,晒太阳太少还会增加人们患上心脏病、认知障碍、勃起障碍、前列腺癌、精神分裂等疾病的风险,而多晒太阳则有助于预防多种癌症及过敏、哮喘、近视、流感、佝偻病等常见病。一项针对440万0~100岁丹麦人进行的长达26年的研究发现,多晒太阳能显著延长寿命,即使是由于过度暴晒诱发皮肤癌的患者,平均寿命也比普通人长了6岁。

你是“缺晒一族”吗

你是否需要多晒太阳呢?不妨先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每天做全方位防晒,捂得特别严吗?每天的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室内吗?居室不朝阳吗?周末更愿意窝在家吗?患有骨质疏松吗?

如果你的答案有三个以上为“是”,那就赶快到户外多晒太阳吧。要提醒的是,晒太阳要掌握技巧,晒不够、晒过头都不好。

每天晒半小时

专家指出,成年人每天日晒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婴幼儿和儿童由于皮肤娇嫩,日晒时间可适当缩短至15~30分钟;老年人合成和利用维生素D的能力降低,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不能一次暴晒太久。

避开紫外线高峰时段

专家建议,晒太阳尽量避开上午10时至下午4时。一年中,晚春到初夏,紫外线最强,需特别注意。

到户外晒

专家指出,隔着玻璃晒太阳,紫外线透过率不足,不利于身体合成维生素D,最好到绿化较好、空气清新的户外环境。如遇大风等恶劣天气,可在家里靠近玻璃晒太阳,效果比不晒要强。

春季可以“裸晒”

一到春天,有些在意肤色的女性出门就会全副武装:防晒霜、遮阳帽、遮阳伞,一样不能少。实际上,防晒值SPF8以上的防晒霜就会妨碍皮肤合成维生素D了,再加上衣服的遮挡,身体接受阳光的地方都找不到,更谈不上合成维生素D了。其实,只要避开紫外线最强的时候,春季完全可以“裸晒”。

配合动作事半功倍

“晒太阳时,除了头部,双腿、背部也是重点。”专家建议,面朝太阳,闭上眼睛,张开双臂,掌心朝向太阳,手指微微收拢,想象阳光洒满全身,配合深呼吸,觉得累时放下双臂,重复该动作晒15分钟后,搓热双手,暖暖脸部,再散散步。

晒后多吃果蔬

专家建议,晒太阳后,不妨喝点绿茶、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有助护理皮肤。专家也提醒,生活在青海、西藏等海拔较高地区的人及长期从事室外工作的人需特别注意防晒。不做任何防晒措施就去海边日光浴,甚至去照人工紫外线的行为都不提倡。光过敏患者及正在服用磺胺类、喹诺酮类等光敏性药物的人最好严格防晒。

教你正确晒太阳

晒后背,脾胃和

前为阴,后为阳,晒后背,能起到补阳气的作用。专家指出,“阳气虚弱会让人手脚冰凉,还常伴有脾胃不适,如肚子怕凉或吃了凉的东西易腹泻等。春天晒晒后背,能驱除脾胃寒气,有助改善消化功能。”此外,清代医学专家曾指出“背为阳,心肺主之”,晒后背还能疏通背部经络,对心肺大有裨益。

晒双腿,不抽筋

“老寒腿”应该常出来晒晒。晒双腿能很好地驱除腿部寒气,有效缓解小腿抽筋,而且能加速腿部钙质吸收,让双腿骨骼更健壮,很好地预防骨质疏松。专家介绍,“尤其是有风湿性关节炎的人,晒太阳能活化血脉,缓解病情,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另外,腿上还有很多穴位,经阳光刺激,人们瞬间会感到腿脚轻便,疲劳感立消。”

晒头顶,补钙生发

太阳晒过头顶,能充分促进钙质的吸收。专家说,许多人晒太阳时,常喜欢戴着帽子,其实,春天阳光并没有那么强烈,穿着厚衣服又戴上遮阳帽,根本不能发挥晒太阳的作用。尤其是孩子,家长怕阳光伤害他们娇嫩的皮肤,总是给孩子戴帽子。其实只要控制好时间,晒晒孩子的头顶,对孩子大脑的发育和头部骨骼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也有益于头发的生长。

晒手心,促睡眠

晒太阳时,有一个地方可能很少顾及,那就是我们的手心,而手心恰恰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劳宫穴(自然握拳,中指尖下所指)。劳宫穴为心包经腧穴,五行属火,按揉此穴位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们不妨把双手摊开,手心朝向太阳,让阳光照进劳宫穴,可以释放压力、舒缓疲劳、促进睡眠,同时还有强心益气的功效。

每日晒,减“冬膘”

专家建议,想要减“冬膘”的人应多晒太阳。据了解,减少日光照射会激发人们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因为5-羟色胺这种有助于提升情绪、克制食欲的激素合成会随着阳光的减少而减少,使人容易感到忧郁,食欲因此倍增,严重的时候甚至会患上一种名为“季节性忧郁”的病症。据统计,全球每年冬天大约有1 000万人患上这种病,而其治愈方法就包括每天半小时的光照。

晒太阳的注意事项

医生提醒,春夏两季是郊游享受日光浴的好季节,也是各类野菜集中上市的季节,包括野芹菜、荠菜、香椿等在内的不少野菜都是光感性食物,这些光感植物会增加人体对紫外线的吸收,特别是易过敏体质的市民食用后,如果皮肤在太阳下暴露,极易诱发日光性皮炎,在眼睑、面部、颈部及手臂等部位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甚至出现水疱。一旦皮肤出现过敏症状,首先要停止食用与发病有关的蔬菜,并避免晒太阳。过敏症状较重者,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物。

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是,过多地接受暴晒很容易使人体的黑痣转为黑素瘤或皮肤癌,晒太阳时一定要穿戴防晒衣物将有痣的部位遮盖起来。晒太阳时最好穿红色服装,因为红色服装的辐射长波能迅速“吃”掉杀伤力很强的短波紫外线,最好不要穿黑色服装。

延伸阅读:

上班族应多靠窗晒太阳

有研究发现,工作环境会对人体生物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办公室的阳光会影响夜间的睡眠。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西北大学和中国台湾华夏技术学院的研究人员联手调查了办公室窗户对员工睡眠的影响。研究人员召集了49名上班族,其中一半人在一天内的大部分时间里是处在没有窗户的环境中,而其余人能够经常接受阳光照射。研究人员询问了参试者的睡眠情况、运动量和生活方式,结果表明,如果员工在没有窗户的房间里工作,或是白天接触的阳光较少,那么他们平均每晚的睡眠会少46分钟;而靠窗工作的员工夜间睡眠不容易被打断,且更有可能参加锻炼,生活质量也更高。因此,建议上班一族白天尽量拉开窗帘,或经常到窗边晒晒太阳。

猜你喜欢
晒太阳紫外线维生素
“维生素”大口吃
动物也爱维生素
脱发、疲惫、常感冒、抑郁…… 或是缺维生素D
云与紫外线
跟踪导练(五)6
防晒服真能防紫外线吗
为什么蜗牛走得慢?
被阳光晒伤时怎么办
过期的维生素C还可以这么用
冬天,宝宝怎样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