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真正属于我们

2016-05-21 04:46曾榛
视野 2016年10期
关键词:哲学系德里斯蒂芬

曾榛

德里值得去的地方太多了——古老的莫卧儿王朝红堡、雄伟的贾玛清真寺、宁静的圣雄甘地纪念馆、美丽的巴哈伊莲花庙……但我的行程安排中,德里大多只是作为各地行程的中转站,时间有限,我必须作出取舍。最终,我的选择是两所印度最顶尖的大学——德里大学和尼赫鲁大学,在这里既能看到印度的过去,也能窥探印度的未来。在印度,面对随处可见的脏乱差、落后的基础设施,一种优越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然而,当我进入印度的大学,却骄傲不起来了。

1

走进尼赫鲁大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太不像大学了,更像一个植被丰茂、生态原始的公园:校园里到处怒放着色彩绚烂的三角梅,花丛后是一片片幽静的小树林,树阴下朴素的石凳上坐着几个看书、聊天的大学生。特别的是,这些花草树木都很繁盛而随意地在一些裸露的土地上生长着,完全看不出人工规范的痕迹。大学的主体设施: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宿舍、食堂等,倒像是附属品零零星星散落在这些花草树木之中,而且无论从外观到内置都非常简朴,这和国内那些豪华建筑林立的高校相比甚至感觉有些“寒酸”。但殊不知尼赫鲁大学的国际排名却高于我国的北大、清华,是印度的顶尖学府之一,从1969年建校以来,为印度培养了大批精英。

带我们逛校园的印度小伙子Aryan,是这所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他告诉我们,校园里建筑不多,并非因为学校没钱,而是因为简朴、自然是尼赫鲁大学一直努力保持的风格。校园里随处可见大片空地,但校园里新增任何设施都需要征求全校师生的同意,绝不多修一个没有必要的建筑。Aryan说,前段时间有一家大型超市想入驻校园,就因有师生游行反对,而计划流产。Aryan对此很骄傲:“这说明学校真正属于我们。”

“Simple life,deep thinking”(简单生活,深入思考),是尼赫鲁大学学生中很流行的一句话。校园里无论男女都穿得十分朴素,在食堂看他们桌上的饭菜也很简单;校园里闲逛的人很少,而图书馆、教室、书店却总是人头攒动。而且,Aryan说,尼赫鲁大学以社会科学类专业著称,因此学生都很关心时事政治。他很真诚地对我说:“对未来,我们更多思考的不是一份好工作,而是如何改变印度现状……”这样的理想主义情怀在中国的大学已经比较罕见了。

2

德里大学哲学系教授Dr.Shankaran出身于南印一个婆罗门贵族家庭,清瘦的他穿一身朴素的印度棉布服装,戴一副圆框眼睛,让人想起中国旧时的教书先生。Dr.Shankaran告诉我,在印度的高等学府中,德里大学是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国际排名远高于我国的北大、清华。德里大学由英国人始建于18世纪,沿袭了英国大学的学院制和导师制,各个学院在教学和管理上都非常独立。

圣斯蒂芬学院1881年由英国的基督教会捐建,在德立大学的80个学院中排名第一,被认为是印度,甚至南亚最顶尖的学院,也是德里大学唯一一个在笔试以外还需要严格面试才能就读的学院,而且淘汰率极高。该学院曾培养出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上海姑娘宋君玮目前就读于圣斯蒂芬学院哲学系,Dr.Shankaran是她的导师。她非常自豪地告诉我,她是这个学院一百多年来第二个中国留学生。第一个是几年前已经毕业回国的历史系学生陈思。

宋君玮最迷恋的就是这里的教学方式:“非常的自由、活跃。这里的课堂更像是一个由导师主持的讨论会,大家畅所欲言,可以随时对导师的讲话提出质疑,而且导师必须回答。比如,我们会在Dr.Shankaran的课上直接批评他的观点很可笑。大家经常争得脸红脖子粗,却一点不伤和气。”说到这里,一旁的Dr.Shankaran不住点头,赞许地说:“学生常常给我很多的提醒和启发。”

一位数学系的印度男生说,他最喜欢的是圣斯蒂芬学院的师资力量,教师大多从小受到优良的教育,并有海外留学经历,博学多才、举止优雅、为人亲和。比如,他的一位老师是印度独立前一个国王的孙子;现任总理辛格的女儿和女婿也都在该学院任教,一个在历史系,一个在哲学系。为了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每个学生宿舍区都会有一名授课教师同住,师生处得像朋友一样。Dr.Shankaran就八卦地和我们聊起了陈思在校时的恋爱史:“他以前的女朋友是个印度贵族,家里人是某个邦的政府要员……”

(徐太宇摘自《经济观察报》,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哲学系德里斯蒂芬
心似彩云归
加油,中国
轮椅上的天才——斯蒂芬·霍金
斯蒂芬·G·雷兹《完全音乐理论教程》述评
丸子的朋友圈
穿梭德里新德里
论德里罗小说的藏传佛教渊源
斯蒂芬·库里招牌动作之掩护投篮
斯蒂芬·霍金:探知外太空,保人类长存
彰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魅力
——记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欧阳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