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排尿障碍的影响

2016-05-24 09:51潘丽然黄子珊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5期
关键词:综合康复护理脊髓损伤

潘丽然+黄子珊

【摘要】 目的 分析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排尿障碍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措施的护理效果。

方法 5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排尿障碍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 治疗组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措施, 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 膀胱容量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排尿障碍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 能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减少导尿管留置率及并发症, 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综合康复护理;脊髓损伤;神经源性排尿障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5.168

脊髓损伤是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所引发的一种创伤性损伤, 在脊髓损伤的对应节段相应出现一系列的功能障碍、各类感觉、运动障碍[1]。脊髓损伤后, 控制膀胱收缩的神经发生中断, 导致膀胱的生理功能损伤, 患者出现神经源性膀胱, 患者不能自主排尿。临床处理不当, 常引起严重的尿路感染和上尿路扩张, 继而引发慢性肾功能衰竭, 这是脊髓损伤患者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可不同程度改善神经源性膀胱的功能, 并能有效地预防泌尿系并发症,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就此展开讨论, 具体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入院的50例脊髓损伤患者, 均经CT及核磁共振成像(MRI)确诊为脊髓损伤, 同时由泌尿科诊断为神经源性膀胱。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25例。对照组患者男15例、女10例, 年龄15~63岁, 平均年龄(31.2±11.3)岁;治疗组患者男14例、女11例, 年龄18~70岁, 平均年龄(32.1±11.8)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排尿障碍、尿失禁、尿潴留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排尿障碍的护理, 即留置导尿管, 定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治疗组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措施, 包括给予心理护理、间歇导尿护理、膀胱训练等。具体如下。

1. 2. 1 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突然的创伤丧失基本生活能力, 多数出现焦虑、恐惧、抑郁、悲观等不良心理反应, 为了使患者及家属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坦然面对现实, 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缓解患者心理障碍[2]。

1. 2. 2 容量感觉训练及意念排尿训练 进行容量感觉训练及意念排尿训练, 即在患者入院后留置导尿管, 持续引流, 于第8天夹闭, 采用个体化放尿, 鼓励患者多饮水, 进水量为2500~3000 ml/d。根据患者膀胱充盈程度确定放尿时间, 即当患者感膀胱区胀且有明显尿意或用手触摸下腹部, 膀胱高度充盈, 其底部达脐下二横指为开放尿管时机, 相反则不开放。放尿时嘱患者屏气向下用力做排尿动作, 体会排尿感和排空感。

1. 2. 3 间歇导尿护理 脊髓休克期过后, 可行间歇导尿。先制定好饮水计划及间歇导尿时间表。然后根据指定的计划严格实施。尽量采用直立位导尿, 以减少导尿后的残余尿量。对于不能实现直坐位的患者, 可以选择在45°半坐位下进行导尿。导尿时应充分润滑尿管, 动作轻柔, 防止损伤尿道黏膜, 引起水肿、出血、感染, 并观察尿液颜色及透明度。

1. 2. 4 排尿训练 盆底肌肉功能训练, 让患者在下肢、腹部及臀部肌肉未收缩的情况下, 持续对耻骨及尾骨处肌肉进行收缩训练, 收缩时间保持10 s/次, 5~7次/d, 训练时间越长越好, 以患者具体状况决定[3]。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残余尿量、膀胱容量。膀胱功能平衡, 残余尿量<100 ml, 容量>250 ml, 患者能有规律性排尿;显效:2个月内达到上述标准;有效:2~3个月到达上述标准;无效:>3个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 治疗组残余尿量<100 ml患者20例、100~150 ml患者5例;对照组残余尿量<100 ml患者6例、100~150 ml患者19例。治疗组膀胱容量<250 ml患者1例、250~400 ml患者3例、400~500 ml患者21例;对照组膀胱容量<250 ml患者20例、250~400 ml患者4例、400~500 ml患者1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临床疗效 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4例、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分别为9、8、8例, 总有效率为68%。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脊髓损伤可导致不同功能障碍临床表现, 神经源性排尿障碍是其常见并发症状, 神经损伤恢复病程较长, 脊髓损伤病因以意外事故居多, 患者常常会有心理刺激, 加上神经源性膀胱, 长期排尿障碍, 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4]。脊髓损伤患者病情稳定后, 膀胱功能重建是康复期主要任务。综合康复护理是在患者常规临床治疗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给予患者一系列有利于提高患者康复的护理措施, 不同程度改善神经源性膀胱的功能, 减少留置导尿管的应用, 能有效地预防泌尿系并发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马英峰, 丁岚. 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11):52-53.

[2] 廖利民, 吴娟, 鞠彦合, 等. 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管理与临床康复指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3(4):301-317.

[3] 吴映华, 蔡颖, 周莉, 等. 综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 20(10):1581-1584.

[4] 李丽, 白玉龙, 吴毅, 等. 康复干预时机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0, 25(7): 632-635.

[收稿日期:2015-12-24]

猜你喜欢
综合康复护理脊髓损伤
综合康复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与分析
综合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综合康复护理在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的实施
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患者围术期综合康复护理
综合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伴发糖尿病患者的作用
溴吡斯的明联合巴氯酚对T6以上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与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应用观察
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行动学习法在脊髓损伤患者实施自助间歇导尿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