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漫谈及英国《诺贝尔奖100周年》纪念邮票赏析(下)

2016-05-25 00:37朱安远
中国市场 2016年48期
关键词:集邮诺贝尔奖邮票

朱安远

(北京金自天正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市场营销中心,北京 100070)

集邮漫谈及英国《诺贝尔奖100周年》纪念邮票赏析(下)

朱安远

(北京金自天正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市场营销中心,北京 100070)

1840年在英国诞生的黑便士邮票是世界上首种邮票,集邮伴随着邮票的诞生而兴起发展并兴旺流行且经久不衰,闲暇时欣赏精美的集邮佳品是一种美的享受和文化艺术的熏陶,集邮与体育和旅游一起已成为世界公认的三大爱好。集邮(已中断)和诺学研究曾是笔者的两大爱好,2001年英国发行的《诺贝尔奖100周年》纪念邮票设计精巧新颖,以别出心裁、独树一帜的独特风格而享誉国际邮坛,它作为世界上首套交互式邮票,蕴含着多种多样的特种工艺和创新型高科技印刷技术,很是值得玩味和赞赏,笔者在漫谈集邮的同时现不揣浅陋地将此世界邮坛精品介绍并赏析一番。

邮票;邮票之父罗兰·希尔;黑便士;蓝便士;红便士;珍邮;纪念邮票;特种邮票;普通邮票;专用邮票;集邮;传统集邮;专题集邮;极限集邮;集邮文献;集邮家;邮商;邮集;邮展;四方连票;小型张;小全张;小版张;小本票;首日封;首日实寄封;极限明信片;雕刻版(雕刻凹版);影写版(照相凹版);诺贝尔奖学(诺学);诺贝尔奖(诺奖)

4 相关邮资票品的主要集邮名词简释

邮票(postage stamp[1],中文名曾称信票、印票、邮花、信花、印花和老人头等,1888年起始称邮票)是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如始于1951年10月24日的联合国邮票[2]和始于1956年9月15日的欧罗巴邮票等)邮政主管部门发行的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邮票属有价证券,这是其基本属性,同时它还具有文化属性和商品属性(因增值而具投资价值,集邮爱好者即使以邮养邮亦无可厚非)。构成邮票最基本的三要素是主题图案、国铭(地区铭、国际组织或发行机构名称/徽志,英国邮票除外亦存在缺失国铭的情形。因瑞士有4种国语,其国铭只好采用其古老名称“HELVETIA”,意即“赫尔维蒂人”,他们是古代居住在瑞士的凯尔特人部落。[3]匈牙利国铭“MAGYAR”意即“马扎尔人”,它是匈牙利的主体民族。[4]日本邮票国铭常标注“日本郵便”和“NIPPON”,后者是“日本”日语发音的罗马文拼法)和面值(或相当邮资效用的标志,亦出现过无面值邮票),为便于分撕和使用,邮票四周通常凿有齿孔[perforation,分为点线齿和孔洞齿两大类,早期邮票则无齿孔。1847年10月1日英国爱尔兰人阿切尔(Henry Archer,1799—1863)向邮政大臣递交了可在邮票边上凿打齿孔的打孔机方案(1848年提交专利申请,1849年5月23日获得授权,专利编号No.12340),最早带有齿孔的邮票于1854年1月28日在英国问世。齿孔度数是指20 mm内的齿孔个数]。邮票主要分为纪念邮票(commemorative stamp)、特种邮票(又称专题邮票,special stamp)和普通邮票(regular stamp)三大类,还有航空邮票、军用邮票、附捐邮票(包括慈善邮票和福利邮票)[5]、捐税邮票(又称义务税邮票)、发光邮票(包括磷光邮票和荧光邮票。为适应信函自动分拣的需要,1957年英国所用试验性邮票在背后印有石墨线条,1958年英国率先正式发行磷光邮票)[6]、地方邮票(如新中国早期的限“东北贴用”普通邮票等)、欠资邮票、回执邮票、公事(公务、公文)邮票、快信(快递)邮票、印刷品邮票、挂号邮票、包裹邮票、汇兑邮票、电子邮票(又称自动化邮票、邮资机印邮票。随着网络通信的发展和普及,电子邮票的概念已外延,现如今的电子邮票主要是指新型的E-stamp[7~8])[9]、加字改值邮票和个性化服务等专用邮票。世界上最早的非纸质邮票是1955年10月5日匈牙利为纪念“国际轻金属工业会议(布达佩斯)暨匈牙利制铝工业25周年”而发行的铝箔航空邮票,全套含有齿和无齿邮票各1枚,面值均5福林,它是用9 μm厚的铝箔(纯度99.5%)粘贴在磨光纤维纸上而制成,刷有背胶,可像常规邮票一样使用。[10]

错体票(又称错版票)是指由于设计的差错而造成图案和文字等错误并经邮局售出的邮票。变体票是指在制版(版模)、材质(纸质)、印刷、齿孔、背胶和加盖等过程中与正票存在差异并经邮局售出的邮票。错体票和变体票统称变异票。

四方连票(block of four)是指4枚呈“田”字形相连的邮票。常见的有同图四方连票和异图四方连票2种。

小型张[souvenir sheet,译为“纪念张”则欠妥,因中文“纪念张”现已约定俗成专指形似小型张、无面值和国铭的纯纪念印刷品]是指四周带有边饰的单枚小张邮票(多枚邮票的情形较少见),其特点是独立成“张”,通常与同票题全套票相伴发行,亦可单独发行。一般按面值出售。集邮界公认,1923年1月3日卢森堡为纪念本国伊丽莎白公主(Princess Elisabeth,Duchess von Hohenberg,1922.12.22—2011.11.22)诞生而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型张(发行量:0.5万枚),其中的单枚邮票是专门印制的新票,面值10卢森堡法郎(LUF)。同年3月该票主图颜色从墨绿色改为黑色后又作为普通邮票另外发行。图8是1962年9月15日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纪念邮票纪94M《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贵妃醉酒》,面值人民币3元(CNY)[11],它被誉为“中国小型张之王”。新中国国铭自1991年年底起从“中国人民邮政”改为“中国邮政”,首套“中国邮政”邮品是1991年12月1日发行的《1992年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首套“中国邮政”邮票是1992年1月5日发行的1992-1T《壬申年》特种邮票(全套2枚),末套“中国人民邮政”邮票是1991年11月19日发行的T.167《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第三组)》特种邮票(全套4枚+小型张1枚)。

小全张(miniature sheet)是指四周带有边饰的印有全套邮票(非全套邮票的情形较少见)的小张邮票,其特点是小全张上邮票的图案、面值、票幅和刷色一般与邮局全张相同。通常溢价出售,但只能按面值用作邮资凭证。[12]国外小型张和小全张的含义较宽泛,通常不做特意区分。1934年4月20日日本发行的“递信纪念日”(“邮政开办日”之说欠妥)小全张是世界上首种小全张,其上邮票选用了日本首套航空邮票中的4枚(主图颜色和面值各不相同,全套邮票5枚),发行量2万枚。[13~14]图9是1978年3月18日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纪念邮票J.25M《全国科学大会》小全张。

小版张(又称小开张,sheetlet)通常是指邮政部门为满足集邮者需要,在已有邮局全张之外另行印制的小张邮票。有时邮局全张本身就是小版张。小版张四周一般印有边饰或特定的文字和图案,其特点是小版张上的邮票枚数(通常认为不宜超过25枚)比邮局全张少,邮票图案、面值、票幅和刷色与邮局全张完全相同。1891年卢森堡发行了阿道夫大公肖像普通邮票10种,面值从5生丁(Centime)到10LUF不等,邮局全张均是10×10=100枚。同年稍后,为纪念阿道夫大公加冕,卢森堡特意把深红色10c票和蓝色25c票2种各印成5×5=25枚的小版张发售,同时还发行加盖“公事”的小版张,首开发行小版张之先河。[15]图10是1980年9月13日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纪念邮票J.59M(2-2)《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美国·旧金山—芝加哥—纽约)》小版张(全版4×3=12枚,相应的邮局全张是5×10=50枚)。

图8 《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 图9 《全国科学大会》小全张

图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第2枚)小版张

小本票(又称邮票小册,stamp booklet)是指为便于用户携带和使用,将一种或几种常用面值的数枚邮票连印在一起,装订成的小本册。其特点是:配有简单或精美的封面、封底,印有与邮票相关的图案或文字说明;小本票中的邮票图案、面值、票幅和刷色与邮局全张完全相同;通常邮票上有一边或两边无齿孔(四周有齿孔的情形相对少见)。一般按面值出售,有时也溢价出售。1891年英国允许私人公司制作小本票出售,其成本费从封面上的商业广告费中支付。1895年卢森堡发行了世界上首种小本票,内含面值5c的阿道夫大公侧面头像普通邮票24枚(由4个横六方连票组成),售价1.25LUF。[16]其后美国(1898年)、加拿大和法国(1900年)、香港(1903年)、英国(1904年)、德国(1905年)、瑞典和日本(1906年)以及中国(1917年)等国家和地区陆续发行小本票。[17~18]

首日封FDC(first day cover)是指在邮票发行首日,贴用该种邮票并盖有首日普通邮戳或纪念邮戳(图章)的信封。所用信封可以是特制信封,也可以是普通信封或纪念信封。所贴邮票可以是首日发行的全套、部分或单枚邮票。自从邮票诞生之日起,就有在邮政通信过程自然形成的首日封。出于集邮目的而专门邮寄的最早首日封是一位美国私营文具商在1909年9月25日发行哈德逊—富尔顿庆典[The Hudson—Fulton Celebration,当年是英国探险家亨利·哈德逊爵士在今纽约州发现哈德逊河300周年和“轮船之父”富尔顿(Robert Fulton,1765—1815)发明的明轮蒸汽机船(paddle steamer)首次成功实现商业航行100周年]2分邮票时专门特制的。经过邮局实寄的首日封称首日实寄封(first-day entire cover),封上所贴邮票以符合邮资规定为好,封上应有收寄局首日邮戳和投递局收件日邮戳,通常还贴有或盖有邮政签条(邮资机签条)或邮政标志。

传统集邮(traditional philately)是指按照国别、历史阶段和发行顺序来收集集邮品并研究其特征及发行时间、目的和机构等。传统集邮是集邮活动中出现最早和历时最久的一种集邮方式。随着全世界邮资票品发行种类和品种的逐渐增多,传统集邮的难度日益增大,故大多数集邮爱好者的兴趣遂转向到专题集邮、趣味集邮(如极限集邮、原地集邮[19]等)或个性化集邮(如手绘封等)。

专题集邮(thematic philately)是指收集与所选专题密切相关的集邮品,注重研究其图案、内容和发行目的。专题集邮有利于编组专题邮集并参加各类邮展。[20]邮票上的诺奖得主[21]、奥林匹克体育(奥运会)、动物邮票、梅钦系列邮票(以单色票为主)、斯拉尼亚系列邮票以及音乐家与邮票、电影与邮票等都是国际上热门而有趣的专题集邮素材。1908年苏格兰一位船长编组过《大英帝国邮票上的历史事件》邮集,这是专题集邮的雏形。

极限明信片MC(曾名相似明信片,简称极限片,台湾称为原图卡,此名称易引起误解,Maximum Card/Postcard)是一种利用摄影版或绘画版美术(图画)明信片制作的集邮品。指以1枚图画明信片为载体,在其美术图案一面贴上1枚与之主题内容相关联的有效邮票,在邮票上加盖与明信片和邮票画面有直接关联的地名邮政普通日戳(含临时邮局日戳)、纪念邮戳(含广告日戳、宣传日戳)或风景日戳,使明信片、邮票和邮戳三要素[按面世时间排序则依次:①邮戳(postal datemark):世界上最早的邮政日戳是时任英国邮政总局局长的亨利·比绍普(Henry Bishopp,1611—1691/2)于1661年4月创制并使用的圆形双格日戳,俗称比绍普日戳。②邮票。③明信片(postcard):1865年德国一位画家首次采用明信片形式寄信]之间的主题和图案密切相关,片票戳“三位一体”从内容到形式成为相互呼应和补充的有机整体,以达到最佳的和谐一致。片是载体,票是灵魂,戳是眼睛,选用标准是“片要老[其图案应尽最大可能与邮票题材相符,或在有几个题材的情况下,至少与其中一个题材相符,但不能是邮票图案的简单放大(FIP集邮展览极限集邮类展品评审规则中所不允许的做法),且图案面积应不小于明信片面积的75%,发行日期应早于邮票,以自然片为佳],票要少(只能贴1枚邮票且最好是珍罕票,可贴用变体票或小型张等),戳要早(通常应在邮票发行后5年以内,最好是在邮票发行首日盖销)”,三者的和谐与高度一致是评判极限片优劣的标准。按制作性质分为邮制片(官片)和自制片(私片)2种,后者的收藏价值更高。1872年7月5日在德国出现过极限片的雏形[22],目前已知存世最早的极限片出自葡萄牙波尔图,其邮戳盖销日期1894年3月4日系明信片和邮票的发行首日。[23]1956年第1期(总第72期)《世界青年》(文献[24]中将其误为《中国青年》)月刊在“集邮”专栏发表《你听说过“极限明信片”吗?》一文[25],将极限片理论首次引进中国,同年第4期《集邮》月刊在第17页上予以转载。1956年第11期(总第25期)《集邮》杂志刊登波兰集邮家马里安·海茨斯基(将其视为极限片的创始人是不对的,他只是1950年代在国际集邮界大力倡导过制作极限片)的专稿节译《“极限明信片”》,自此这种新颖的集邮品便开始得到中国集邮爱好者的接受与认可。[26]极限集邮(台湾称为原图集邮,maximaphily)诞生后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早已成为集邮领域的一个专门类别。

集邮文献(philatelic literature)是指有关集邮品和集邮活动的各种信息载体,主要包括原始文献(如档案、文件、通告、公告、书信、宣传品和会议记录等)、出版物(如集邮图书、集邮报刊和邮票目录等)、音像制品和相关文艺作品等。

5 诺贝尔及诺贝尔奖得主的邮票之最

为纪念瑞典工业化学家、发明家、国际实业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工程师和慈善家(人道主义者)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10.21—1896.12.10,终身未娶,被称为“欧洲最富有的光棍汉和流浪汉”[27])逝世50周年,1946年12月10日瑞典发行了世界上首套诺贝尔像邮票:主图均是诺贝尔的侧面头像,下方和左前方分别饰以橄榄枝和3顶王冠,全套共2枚(采用卷筒式印制,卷筒式邮票通常是两边无齿,但亦有四周都带有齿孔的情形。瑞典邮票中的卷筒式、小本票和雕刻版占比均很高):红色20欧尔(Öre)和蓝色30欧尔(见图11,其中首枚邮票仅左边无齿,应出自小本票),其首日实寄封见图12。同时发行1种小本票,内含20欧尔邮票20枚,售价4瑞典克朗(SEK)。[28~29]

图11 最早的诺贝尔像邮票

图12 首套诺贝尔像邮票斯德哥尔摩寄往伦敦的首日实寄封

世界上最早的诺奖得主像邮票:[30]美国政治家、作家、探险家和自然主义者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Teddy″ Roosevelt,Jr.,1858.10.27—1919.01.06,1906PE)于1901.09.14—1909.03.04出任美国第26任总统(共和党人),他是迄今美国历史上出任总统时最年轻者。西奥多·罗斯福因“成功调停日俄战争(1904.02.08—1905.09.05),增进了国际和平”而独享1906年诺贝尔和平奖,他是世界上首位荣获诺奖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31~32]为纪念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诞辰64周年,1922年10月27日美国发行了一枚以其正面头像为主图的普通邮票(深蓝,见图13),首发地选在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故乡——纽约市长岛奥伊斯特湾(又译为牡蛎湾,Oyster Bay)和首都华盛顿。图14与图13仅刷色和齿孔不同,该票发行信息笔者尚未查询到。图15所示的美国第28任总统(任期:1913.03.44—1921.03.04,民主党人)托马斯·威尔逊(Thomas Woodrow Wilson,1856.12.28—1924.02.03,1919PE*)的正面头像普通邮票发行于1925年12月28日(时为其诞辰69周年),文献[33]P605中将该票发行日期误标为“1927”年。

图13 最早的诺奖得主像邮票 图14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像 早期邮票

世界上最早的居里夫人像邮票:法国籍波兰裔女放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居里夫人(Marie Skodowska Curie,原名Maria Salomea Skodowska,1867.11.07—1934.07.04,1903PH33+1911CH)是首位女性诺奖得主和首位双料诺奖得主。[34]为纪念国际妇女联盟IAW(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Women,1904年6月3日成立于柏林,其总部现设在日内瓦)第12次大会于1935年4月18~24日在伊斯坦布尔召开,1935年4月17日土耳其发行了15枚附捐邮票(系土耳其首套附捐邮票),其中后8枚(7女1男)均是国际知名人物,最后1枚邮票(100+100库鲁)上是土耳其共和国缔造者和首任总统(任期:1923—1938年)凯末尔·阿塔图尔克(Mustafa Kemal Atatürk,1881—1938,土耳其国父)。在7枚世界杰出妇女邮票中,当时仅有的6位女性诺奖得主悉数登场亮相:居里夫人(50+50库鲁,见图16,《米歇尔邮票目录》中标价最高的一枚诺奖得主专题邮票。该票发行日期在文献[35]P12中误标为“1953”年)[36]、贝莎·冯·苏特纳男爵夫人(1905PE,25+25库鲁)、拉格洛夫(1909LI,20+20库鲁)、黛莱达(1926LI*,15+15库鲁)、温塞特(1928LI,30+30库鲁)和简·亚当斯(1931PE21,12.5+12.5库鲁),其中后4位当时尚健在。[37]另外1枚邮票(10+10库鲁)上的非诺奖得主女性是美国妇女争取参政权运动领袖凯特女士(Carrie Chapman Catt,1859—1947)。

图15 最早的托马斯·威尔逊总统像邮票 图16 最早的居里夫人像邮票

世界上最早的爱因斯坦像邮票:现代物理学之父、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创立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03.14—1955.04.18,1921PH*)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匠。[38~39]1956年1月3日以色列发行了最早的爱因斯坦像邮票(见图17)。[40]

邮票上肖像出现次数最多的诺奖得主是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传记作家和艺术家丘吉尔(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1965,1953LI),他于1940—1945年和1951—1955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41]

世界上最早发行金箔邮票的国家是非洲的加蓬共和国。为了永久悼念法国哲学家、神学家(传教士)、音乐家(管风琴演奏师)和内科医师施韦泽(又译为史怀哲,OM,Albert Schweitzer,1875.01.14—1965.09.04,长期服务于加蓬人民,“敬畏生命”伦理学思想的首倡者,举世闻名的国际人道主义者,被誉为“非洲圣人”,1952PE*)博士的不幸逝世,1965年10月4日加蓬特发行了世界上首枚纯金箔邮票,邮票图案是施韦泽肖像和加蓬地图(见图18),重1.1克拉(220 mg),面值高达1000法郎(中非金融合作法郎)。由于纯金不变色,图案清晰、美观而富丽堂皇,首批5万枚一售而空。该邮票因面值高而极少被人当成邮资凭证使用,绝大部分被世界各地的集邮爱好者所收藏。[42]

图17 最早的爱因斯坦像邮票 图18 世界上首枚纯金箔邮票

(含附票)

瑞典邮政自1961年起每年都发行诺贝尔奖得主系列邮票,从未间断过。新中国已发行的诺奖得主邮票仅3枚:①1959年7月25日发行的纪63《世界和平运动(1949—1959)》(全套2枚)中的第1枚《约里奥—居里》,面值8分。1949年4月20~25日,首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和布拉格召开,选出常设委员会,由约里奥—居里主持工作。1950年11月16~22日,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英格兰设菲尔德(Sheffield)和华沙召开,大会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WPC(World Peace Council),约里奥—居里当选为首任主席,其主席任期直至逝世。②1979年3月14日发行的J.36《纪念爱因斯坦诞辰一百周年》,全套1枚,面值8分。③1982年3月24日发行的J.74《罗伯特·科赫发现结核杆菌一百周年》,全套1枚,面值8分。1882年3月24日罗伯特·科赫在柏林生理学学会的会议上宣布他已分离出结核杆菌。

诺奖得主中的集邮爱好者有巴甫洛夫(1904PM)、丘吉尔[43]、费曼(1965PH33)和达里奥·福(1997LI)等,达里奥·福还曾应邀为“邮票王国”圣马力诺设计过邮票。[44~45]

6 英国《诺贝尔奖100周年》纪念邮票赏析

为纪念诺贝尔奖颁奖100周年,2001年10月2日英国皇家邮政(Royal Mail,1516年成立,其总部设在伦敦)发行了一套别具一格的《诺贝尔奖100周年》(NobelPrize100thAnniversary)纪念邮票(见图19,全套邮票首日封见图20,FDC采用皇家邮政爱丁堡Tallents House纪念戳盖销),邮票规格尺寸是35×37 mm,齿孔度数是14×14.5。全套邮票6枚,枚枚精彩,各具特色,乃世界邮票发行史上的经典和传奇之作,其概况详见表1。英国皇家邮政是邮票印制技术的集大成者,这套邮票是世界上首套交互式邮票,所谓交互式邮票就是指在邮票印制过程中运用某些高科技技术,使消费者通过轻轻触摸和擦拭邮票等方式闻到邮票所散发的香气或看到邮票图案颜色的变化等。[46]在同一套邮票中采用如此多种多样的特种工艺和创新性高科技印刷技术实属罕见,其高新科技含量足以使世界上其他任何邮票都相形见绌。[47]鉴此该套邮票在世界邮坛被传为美谈并受到广大邮迷朋友们的交口称赞。

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包括雕刻凹版和照相凹版两大类,前者俗称雕刻版,后者俗称影写版)和丝网印刷(又称孔版印刷)并称为四大印刷技术。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大量新材料和新工艺陆续进入邮票印制领域,促进了邮票品种的增多和其内涵的延伸。[48]因此各种标新立异、花样百出的新型邮票层出不穷,为世界邮坛增添了一抹新意。

表1 英国《诺贝尔奖100周年》纪念邮票概况

注1:前3枚是无面值邮票NVI(No Value Indicated)。2nd class表示60 g以内二类国内邮件资费,相当于平信,没有跟踪号码,投递时间2~3天;1st class表示60 g以内一类国内邮件资费,相当于快件,有跟踪号码,次日便可送达;E(European)表示20 g以内欧洲邮件资费,Worldwide则表示通行于全世界的普通邮件资费。40p(便士)用于国际明信片,45p用于10 g以内的国际航空邮件,65p则用于10~20 g的国际航空邮件。

注2:美国有机化学家柯尔(Robert Floyd Curl,Jr.,1933—)、英国有机化学家和波谱学家克罗托(Sir Harold/Harry Walter Kroto,FRS,KBE,1939—2016)以及美国有机化学家和物理学家斯莫利(Richard Errett Smalley,1943—2005)“因他们发现富勒烯”(for their discovery of fullerenes)而分享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C60是富勒烯(又称足球烯、巴基球,1985年首次发现)中最典型的一种。

注3:2001年3月12日,英国为纪念世界上第一张实时气象图150周年而发行《天气》邮票,全套4枚,其中27p邮票是世界上首种热敏变色邮票。该枚邮票右下角有一片蓝紫色的云彩,当用手指触摸此区域时,云彩的颜色就会因手温而逐渐变为淡蓝色,手指离开便恢复原色。[52]热敏油墨的耐光性较差,用这种油墨印制的邮票应避免暴晒或强光照射,否则其变色效果会变弱。

注4:1954年古巴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香味邮票[53],它散发出的水果混合型香味来自于背胶,这种胶水是采用柠檬、橘子(俗称桔子)、香兰果和大茴香籽等香料特别调制而成。当时这种香味邮票是馈赠亲友实惠而温馨的时尚礼物。

注5:诗作《和猫打交道》(又译为《对猫的称呼》,译为《猫的演说》则欠妥,TheAd-dressingofCats)是生于美国的英国诗人托马斯·艾略特幽默诗集《擅长装扮的老猫经》(又译为《老负鼠的实用猫经》,OldPossum’sBookofPracticalCats,初版共14首,1952年版新增1首,1939)中的最后1首,它是该诗集中最具特色的一首诗。风靡全球的英国经典音乐剧《猫》(1981年5月11日首演于伦敦西区新伦敦剧院,在纽约百老汇冬园剧院首演的日期是1982年10月7日)的歌词就改编自《擅长装扮的老猫经》。当代四大经典音乐剧是《猫》《悲惨世界》《西贡小姐》和《歌剧魅影》。

注6:全息图是指采用全息摄影术制作的一种特殊图片(照片)。在一定角度和适当光源条件下,观看全息图可得到原物体色彩绚丽和景物逼真的立体图像。全息摄影术(1947年)的发明人是英国籍匈牙利裔电气工程师和物理学家盖博(1971PH)。[54]

图19 英国《诺贝尔奖100周年》纪念邮票

图20 英国《诺贝尔奖100周年》纪念邮票首日封

7 美国和瑞典联合发行的《诺贝尔奖100周年》纪念邮票

2001年3月22日美国和瑞典联合发行《诺贝尔奖100周年》(TheNobelPrize1901—2001)纪念邮票,美国邮票全套1枚(见图21,主图是诺贝尔侧面头像、诺物/化/医/文奖奖章与诺和奖奖章正面),瑞典邮票全套4枚(采用小本票形式,首枚与美国邮票同图,雕刻版印刷,但因票幅不同而略有差异。其他3枚主图分别是诺医奖、诺物/化奖和诺文奖奖章背面,影写版印刷。诺和奖在挪威颁发,其奖章背面未在瑞典邮票中露面,诺经奖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诺贝尔奖”[55~57]),两国邮票(瑞典仅第1图,见图22)均由出生于波兰的瑞典雕刻大师和艺术家斯拉尼亚(Czeslaw Slania,1921—2005,1956年移居瑞典)雕刻,这是他自1951年以来的第1027/1028种邮票雕刻作品(斯拉尼亚毕生为32个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共雕刻过1070种邮票,创吉尼斯世界之最)。[58]1997年5月9日(适逢中瑞两国建交47周年),中国和瑞典联合发行《珍禽》特种邮票,全套2枚,中国邮票编号:1997-7T,其中白腹锦鸡(产自中国)50分,环颈雉(产自瑞典)540分,两国邮票均由斯拉尼亚雕刻。

图21 美国《诺贝尔奖100周年》纪念邮票 图22 瑞典《诺贝尔奖100周年》纪念邮票(第1枚)

8 结束语

前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共中央总书记(任期:1981.06.29—1987.01.16)胡耀邦同志(字国光,乳名九伢子,1915.11.20—1989.04.15)曾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的左膀右臂,他具有胸襟开阔、思想开明、求真务实和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对于改革开放厥功至伟,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其历史功绩将彪炳史册。在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中国邮政未能发行《胡耀邦同志诞生一百周年》纪念邮票,此事颇让翘首企盼的广大中国邮迷失望,实乃憾事也。

有邮迷朋友将古诗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宋真宗赵恒《励学篇》)改植为“邮中自有黄金屋,邮中自有颜如玉”,颇具风趣,亦蕴含哲理。2014年笔者五十大寿时获赠爱女特意网购的一个英国《诺贝尔奖100周年》纪念邮票首日封,收到“掌上明珠”所送的心仪礼物,窃喜不已,爱不释手,视其为难得的“传家宝”而加以珍藏。笔者作为诺学研究和集邮(2006年起已中断)的双重爱好者,为了了却萦绕心底已久的夙愿,特满怀喜悦和期待地开始筹划撰写涉及这两个方面的文章,今日一旦遂愿,顿觉心旷神怡,好不惬意,十分乐意借此机会奉上与各位读者分享。

[1]徐金德.Stamp最初用为邮票的例证[J].上海集邮,2015(5):31-35.

[2]江淮.联合国邮票趣谈[J].世界知识,1993(8):9.

[3]巨周.邮票上瑞士国名为什么写作Helvetia?[J].地图,2002(5):29.

[4]李江源,黎滢.邮票——方寸之地中的大千世界[J].高中生之友,2011(Z2):4-16.

[5]朱安远.儿童附捐邮票[N].安徽青年报,1984-05-29.

[6]朱安远.发光邮票[N].包头日报,1983-12-27(总第9777号第4版).

[7]无作者.世界第一枚电子邮票问世[J].广播电视信息,1998(6):22.

[8]宁元中.电子邮票在美国诞生[J].中文信息,1999(Z1):88-89.

[9]龚正斌.电子邮票简介[N].中国邮政报,2001-08-14(第7版).

[10]方翔.非纸质邮票面面观[N].中国邮政报,2004-06-25(第6版).

[11]耿守忠,杨治梅.中国集邮百科知识[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1.

[12]朱安远.小全张和小型张[N].包头日报,1983-10-15(总第9715号第3版).

[13]盛名环,黄宪明 主编.中国集邮百科全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02.

[14]林霏开.“老型张”札记之十:随便又翻翻[J].上海集邮,2013(1):32-35.

[15]林霏开.“老型张”札记之二:小型张的起源[J].上海集邮,2012(5):32-35.

[16][香港]司徒一凡.邮票世界中的“第一”:世界第一种小本票[N].中国集邮报,2012-05-11(第5版).

[17]林霏开.小本票溯源[J].上海集邮,2013(6):32-35.

[18]朱安远.浅谈小本票[N].包头日报,1985-02-26(总第10137号第3版).

[19]苑革.原地集邮的历史和现状[J].集邮博览,2003(7):39.

[20]孙少颖 主编.中国集邮大辞典[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02.

[21]艾幽.邮票上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8.06.

[22]郑运华.极限明信片的起源与萌芽(镀金奖)[J].上海集邮,2015(S1):55.

[23]钟玉龙.存世最早的极限明信片[J].上海集邮,1994(1):27.

[24]徐胜.中国极限集邮的出版物[J].集邮博览,2005(7):30-32.

[25]无作者.你听说过“极限明信片”吗?[J].世界青年,1956.01.24(1):封三.

[26][波兰]马里安·海茨斯基.“极限明信片”[J].李奠尘,节译.集邮,1956.11.05(11):11.

[27]汤成光.外国邮票上的著名“光棍”[J].集邮博览,2012(3):68-70.

[28][香港]司徒一凡.邮票世界中的“第一”:世界第一套诺贝尔邮票[N].中国集邮报,2010-01-08(第5版).

[29]于庆文.集邮之最[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03.

[30]黄明心.诺贝尔奖获得者专题邮票[J].上海集邮,2000(1):32-33,40.

[31]朱安远,张冰.诺贝尔奖得主中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上)[J].中国市场(营销版),2016,23(35):209-220.

[32]朱安远,张冰.诺贝尔奖得主中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下)[J].中国市场(营销版),2016,23(40):185-190.

[33]费滨海.百年诺贝尔——获奖者纪念邮票、题词(下)[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12.

[34]朱安远,郭华珍.居里家族与法兰西科学院[J].中国市场(物流版),2012,19(45):106-109.

[35]费滨海.百年诺贝尔——获奖者纪念邮票、题词(上)[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12.

[36]祁金泉.诺贝尔奖的伟大贡献(镀金奖)[J].上海集邮,2016(S1):24-25.

[37]徐冶敏.费滨海:方寸梦圆诺贝尔奖[N].中国集邮报,2005-11-01(第2版).

[38]朱安远,朱婧姝,郭华珍.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匠——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上)[J].中国市场(物流版),2013,20(42):180-188.

[39]朱安远,朱婧姝,郭华珍.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匠——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下)[J].中国市场(物流版),2013,20(46):200-205.

[40][香港]司徒一凡.邮票世界中的“第一”:世界第一枚爱因斯坦邮票[N].中国集邮报,2010-01-01(第5版).

[41]朱安远.美国荣誉公民简介[J].中国市场(物流版),2013,20(6):82-87,90.

[42]博事候.邮票话收藏(四):非“常”邮票[J].当代人,2011(8):62-63.

[43]苏永旭.作为文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丘吉尔[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8(6):44-51.

[44]朱安远,朱婧姝,郭华珍.诺贝尔奖及诺贝尔奖得主大盘点(上)[J].中国市场(营销版),2016,23(27):213-223.

[45]朱安远,朱婧姝,郭华珍.诺贝尔奖及诺贝尔奖得主大盘点(下)[J].中国市场(营销版),2016,23(31):252-260,288.

[46]大宝.世界首套交互式邮票蕴含高科技[N].吉林日报,2006-03-28(第12版).

[47]史维.英国诺贝尔奖邮票尽展印刷工艺[J].上海集邮,2001(12):34-35.

[48]陆彩荣.科技让邮票更精彩——世界邮票最新动态[N].光明日报,2002-08-09.

[49]启新.别出心裁的英国诺贝尔奖邮票[J].天津集邮,2001(6):40.

[50]瑞林.高科技邮票概览[J].青少年科技博览,2002(10):32.

[51]智人.香味邮票[N].中国邮政报,2002-09-27(第7版).

[52]黄山.世界首创热敏变色邮票[J].上海集邮,2002(1):36.

[53]朱安远.邮票之最[N].包头日报,1983-07-28(总第9648号第4版).

[54]朱安远.激光之父:1964年诺贝尔物理学家得主汤斯博士——深切缅怀汤斯教授逝世1周年(四)[J].中国市场(营销版),2016,23(14):173-182.

[55]朱安远,朱婧姝.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概览(上)[J].中国市场(营销版),2014,21(1):115-121.

[56]朱安远,朱婧姝.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概览(中)[J].中国市场(营销版),2014,21(5):129-140.

[57]朱安远,朱婧姝.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概览(下)[J].中国市场(物流版),2014,21(6):122-129.

[58]黄山.斯人已去 作品永驻——怀念邮票雕刻大师斯拉尼亚[J].上海集邮,2005(8):27-29.

10.13939/j.cnki.zgsc.2016.48.223

朱安远(1964—),男,湖南省邵东县人,工学学士(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北京金自天正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560)市场营销中心销售总监和高级销售经理,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尤其是冶金自动化三电系统)领域的市场营销和应用工作。兴趣和涉猎领域广泛,近期四大研究主题:①低压变流器电流过载能力指标:关注此事起始于1999年。基于低压交直流变流器,笔者首创电流过载能力指标的普适化四要素原则、等效电流系数学说和缺陷理论(可用于判断变流器的各种原始电流数据是否自洽),首开系统性定量分析研究电流过载能力指标之先河,开辟了变流器电流过载能力指标研究这一新领域。②诺贝尔奖获奖者:喜好此事起源于1981年,自称诺迷(类似于球迷、邮迷、歌迷或影迷),酷爱研究诺贝尔奖得主且乐此不疲,倡议在国际上创建诺学(The Study of Nobel Prizes,类似于中国的红学)。③总体标准差的统计估计方法:研究兴趣发端于笔者1987年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系统性归纳和总结,自学过模糊数学。④陆家羲及组合数学:热心于此事肇始于陆家羲悲喜交加年和陆老师的忌年——1983年。业余爱好:数学、百科知识、集邮、彩票研究和灯谜等。E-mail:1461877797@qq.com。

猜你喜欢
集邮诺贝尔奖邮票
独一无二的邮票
诺贝尔奖知多少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邮票上的“三月三”
王九成集邮漫画欣赏
王九成集邮漫画欣赏
集邮
找寻通往童年的那张“邮票”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