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供需调查与分析
——以河北省为例

2016-05-25 00:37岳丽娜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被访者农村居民数字化

岳丽娜

(华北理工大学现代技术教育中心,河北唐山063000)

●社区教育与社区学习●

农村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供需调查与分析
——以河北省为例

岳丽娜

(华北理工大学现代技术教育中心,河北唐山063000)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农村社区学习资源正面临数字化升级建设的重要时期。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法,以河北省农村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对河北省农村社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供给与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剖析农村社区教育数字化资源供需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农村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供需调查

一、研究背景

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社区教育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期,在经历了30年发展后的今天,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要目标以来,我国社区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大好形势[1],但受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我国农村社区教育明显落后于城市社区教育。当前,数字化学习资源已成为社区学习资源的主流之一,农村社区学习资源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正面临数字化升级建设的重要时期。因此,对农村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供需情况进行研究,有助于促进我国农村社区学习资源数字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对满足农村居民学习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村居民是农村社区教育资源最主要的使用者,他们的需求和意愿是农村社区教育最主要的关注点,本研究以农村居民为调查研究对象,深入农村社区,以农村居民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满意度及实际需求和意愿为着眼点进行调查访谈,从农村居民的视角,揭示农村社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供给与需求情况,剖析农村社区教育数字化资源供需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农村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供需情况调查与分析

(一)问卷设计

课题组以“社区教育”、“农村社区教育”与“数字化教育资源或学习资源”为研究主题的实证研究成果为借鉴,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通过专家咨询的方式,对调查问卷进行修改与完善,形成最终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农村社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供给与需求情况两个部分。

(二)调查实施的过程

本次调查开始于2016年7月,8月底结束,调查对象是生活在河北省内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7个农村社区的居民。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问卷均由被调查者现场填写,当场回收。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89份,有效回收率为94.5%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被访者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中,被访者的性别比例为:男性占49.6%,女性占50.4%;年龄比例为:15-20岁占16.2%,21-30岁占16.9%,31-40岁占16.3%,41-50岁占17.1%,51-60岁占16.9%,60岁以上占16.6%;性别比例及年龄分布较均衡,受教育程度以初中居多,占42.4%,其次是高中(中专、技校)21.6%,小学19.6%,大专以上16.4%。可见,虽然随着我国9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普及,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

2.农村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供给及需求情况

(1)农村居民对社区教育及数字化学习资源认识

表1 农村居民对社区教育和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认识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农村居民对社区教育及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认识度不高,不了解社区教育的人数占25.9%,而非常了解的人数仅占9.6%,大多数居民仅听说过或大致了解。对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了解程度主要集中在“听说过但没有体验过”,占44.9%,“了解并亲自体验过”的被访者有36.4%,还有18.7%的农村居民不知道什么是数字化学习资源,农村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构造学习型社会的基础,有助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有效解决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不足、师资短缺的重要途径,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社区教育及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农村地区的宣传、推广和应用,让农村居民了解、感受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益处。

(2)农村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供给情况

开展数字化学习离不开硬件设备、软件资源(指视频、动画、数据库等学习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的参与,因此本次调查研究主要从上述三个方面了解农村社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供给情况。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农村社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供给状况不容乐观。如表2所示,对于农村社区提供的硬件设备,有51.4%的被访者认为较差,认为一般的占26.7%,认为很好的仅有17.5%,还有4.4%的被访者表示“没有用过,不知道”;对于社区提供的软件资源仅有15.3%的被访者认为“很好”,有29.7%的被访者认为“一般”,认为“较差”的接近半数,占49.8%,选择“没用过,不知道”的占5.2%;对于社区配备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有49.5%的被访者认为“较差”,有30.7%的被访者认为“一般”,认为“很专业”仅有12.9%,选择“不清楚”的占6.9%;可供农村居民学习使用的软件资源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资源涉及的内容不够丰富”、“资源数量太少”、“文本资源多,多媒体资源少”、“资源分散,查找不便”、“资源陈旧,更新缓慢”等(如图1所示)。

图1 农村居民学习使用的软件资源存在的问题

(3)农村居民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学习的意愿

虽然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供给情况比较匮乏,但农村居民对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学习生产生活方面知识的意愿比较强烈,在“您愿意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学习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吗”一题中,选择“非常愿意”和“愿意尝试”的人数分别占到34.8%和39.7%。当前河北省农村社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供给严重匮乏,硬件设备、软件资源以及人员配备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与农村居民强烈的学习意愿存在明显的反差。

表2 农村社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供给情况

(4)农村居民参与数字化学习的情况

该部分主要涉及农村居民自家的电脑拥用情况及是否具备上网条件、进行数字化学习的频率及遇到的主要困难。

调查数据显示,“自家拥有电脑,且可以上网”的被访者占38.6%,“有电脑,不可以上网”占13.7%,“没有电脑”的占47.7%。可见,当前河北省农村居民电脑的拥有量接近半数,其中四分之一不具备上网条件。农村居民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较低,超过一半的被访者不会使用电脑,占54.3%,“可以熟练使用电脑”的被访者仅有28.4%。对“您是否经常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学习?”的问题,有19.6% 的被访者选择 “偶尔”,仅有16.8%的被访者选择“经常”,其余63.6%的被访者选择“没有使用过”(如表3所示),可见,农村居民对数字化学习的参与率很低。农村居民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主要困难集中在“缺乏开展数字化学习的硬件资源”、“社区提供软件资源不是我需要的”、“对电脑、网络等设备使用不熟练”、“遇到技术困难时没有专业人员给与帮助”、“对内容或知识点理解不了,看不太懂”(如图2所示)。

数字化学习资源丰富的表现形式和直观、形象的表达方式,受到了居民的喜爱和认可,因此,他们对使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态度比较积极。但数字化学习必备资源的缺乏、农村居民自身信息技术水平较低且无人指导的现状,降低了农村居民参与数字化学习的机会,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表3 农村居民参与数字化学习的情况

图2 农村居民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困难

(5)农村居民对学习资源的需求

本部分主要从学习资源的内容种类、呈现方式、资源的时间长度、资源的应用方式三个方面了解农村居民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需求。

在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农村居民对学习内容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特征。参与调查的农村居民对各类知识都表现出了相应的学习需求,其中对现代农业技术技能和劳动力转移(再就业技术技能)知识表现出了明显的偏好,对经营管理、法律、卫生保健、计算机及网络操作技能等的需求也有比较强烈(如图3所示)。

图3 农村居民对学习资源的需求情况

如图4所示,农村居民对学习资源呈现方式的喜好普遍集中在视频、动画和在线视频对话或语音对话上。与文本相比,视频和动画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知识内容、原理,便于学习者理解和掌握;当农村居民遇到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困惑,可以利用在线视频对话或音频对话,向专家、培训教师、有经验的同行咨询请教,及时便捷地解决问题。

农村居民对学习资源时长的喜好集中在30分钟以内,其次是30分钟至1个小时(如表4所示)。冗长的学习内容难免会使学习者感觉枯燥,注意力分散。此外,由于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时间过长的学习资源必然包含多个知识点,不利于农村居民对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

图4 农村居居对学习资源呈现方式的喜好情况

如表4所示,在学习资源的应用方式上,被访者的选择依次是“教师集中播放学习”、“利用手机终端自主学习”、“下载到电脑自主学习”,最后是“利用网络在线学习”。这与农村居民的实际情况十分吻合,农村居民电脑的拥有量较低,且操作应用电脑的能力较差,“教师集中播放学习”对于农村居民来说是最省事的学习方式。另外,当前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不断升高,农村居民利用手机进行学习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田间地头,随时随地拿出手机进行学习,因此利用手机进行学习受到了很多农村居民的青睐。

表4 适合农村居民的学习资源时长与应用方式

三、问题与建议

(一)农村社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笔者发现当前农村社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中存在如下几点突出问题。

1.农村居民对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的认识不足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农村居民对“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缺乏足够的认识,有多达四分之一的被访者肯定地表达了他们对社区教育的“不了解”,有接近五分之一的被访者不知道什么是数字化学习资源,有接近一半的被访者只是听过却没有实际体验过。这个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农村社区教育起步晚、发展相对滞后有一定的关系,另外,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相关部门对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等内容的宣传推广不到位。因此,我们应通过多种方式加速农村社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进程,同时,不断加大宣传、推广和引导的力度,为农村社区教育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发展空间,为农村居民提供体验数字化学习跨时空、跨地域、生动形象等优势的机会。

2.农村社区数字化学习资源供给不足

通过调查与分析我们发现:农村居民对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学习的意愿普遍较高,但实际的使用率却不高,主要原因是农村社区开展数字化学习所必备的资源短缺,现有的设备、人员、软件资源等均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农村社区教育数字化需要硬件设备、软件资源和负责管理操作这些设备、指导帮助农村居民使用这些资源的专业人才,但是我们在调查访谈的过程中了解到,在经济较发达的农村社区,硬件、软件资源和人员配置还不够完善,信息员的计算机业务水平与专业要求相差甚远;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资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硬件、软件资源和人员配置几乎都是空白。总体来说,当前农村社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供给与农村居民的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3.农村居民文化程度和信息素养较低,影响了数字化学习的效果

农村居民文化程度和信息素养普遍较低,这也直接影响了农村居民获取、接受和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效果。本研究所调查的农村居民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超过一半。有26.9%的被访者参加教育培训时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对知识内容不了解,接受起来感觉很吃力”,“可以熟练使用电脑”的被访者仅有28.4%。由此可见,农村社区教育在数字化升级建设中不能忽视农村居民文化知识的提高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同时应结合农村居民的学习特点设计符合他们接受能力的学习资源。

(二)促进农村社区教育数字化升级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农村居民对社区教育及数字化学习的认识

农村社区教育立足农村,扎根农村,是农村居民“家门口的学校”,有助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然而,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存在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现实问题。当前,数字化学习资源已成为学习资源的主流之一,以数字化为切入点,可实现农村社区教育的跨越与创新。因此,加强宣传推广力度,增加农村居民对社区教育及数字化学习的认识,提高其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意识势在必行。首先,要在提高农村基层组织领导对社区教育及数字化学习的认识上下功夫,组织他们走出去,到社区教育数字化发展建设较好的其他社区观摩、学习,让他们了解良好的数字化学习社区对社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社区居民文化素质提升具有的促进作用;其次,要面向农民群众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将良好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引进社区,为他们创造接触数字化学习资源、体验数字化学习资源优点的机会,感受数字化学习资源给他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帮助。

2.适当引入社会的力量,扩充农村社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供给

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社区数字化学习建设的资金投入,适当增加财政预算,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应设法拓展资金的来源,适当引入其他社会组织机构的力量参与社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上来。比如,在数字化学习场所的建设以及学习设备的购置方面,可以争取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企业、爱心人士的捐赠;在软件资源的建设上,可以争取高等院校的帮扶,高等院校经历了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等一系列优质的数字化教学、学习资源设计、开发、建设、应用等工作后,拥有丰厚而优质的数字化资源,且经验丰富,高校帮扶农村社区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可以把高校已经成熟的学习资源及创建经验引入农村社区,依据农村居民的学习特点、目的和需求等因素加以调整,进而改善农村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不足的现实问题。

3.从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农村居民信息素养的提升两方面入手,提高农村居民的数字化学习效果

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年龄跨度大,接受新生事物的速度较慢,学习时间也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间断性。因此在学习资源的设计上应突出针对性和适用性,以符合农村居民的学习特点和理解程度,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第一,学习资源的内容种类应丰富且有所侧重,以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转移(再就业)、经营管理为主,以文化素质、医疗保健、法律常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学习资源为辅,以娱乐、烹饪、生活小常识等内容为补充,满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中的多种需求。第二,知识内容的表达应通俗易懂,用较直白的语言和文字替换或解释抽象、生僻或繁琐的定义、原理,减轻农村居民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压力。第三,为了便于理解和掌握,学习资源的媒体表现形式以生动形象、声图并茂的多媒体形式为宜。第四,我国农村上网设备相对缺乏,手机上网是农村居民上网设备的有益补充,因此,在载体形式的设计上,应综合考虑电脑、手机等终端,特别加强可应用于手机终端的学习资源的设计,以满足具有不同学习条件的农村居民的需求。第五,应保证学习资源的持续更新与增长。与此同时,应针对农村居民广泛开展信息化技能培训,教会他们使用计算机、运用网络等渠道获取学习资源,提高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并经常性地组织农村居民利用数字化资源开展学习活动,在不断实践中提升信息素养。

4.配备充足的技术服务人员,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

农村社区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升级建设离不开具备丰富专业知识的技术服务人员,然而,当前我国农村社区技术服务人员严重缺乏,且驾驭数字化媒体资源的能力普遍偏低,组织、指导农村居民参与数字化培训、学习的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也是我国农村社区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供需不足的突出问题之一。因此,有关部门应根据每个农村社区数字化建设的实际需求配备能够胜任数字化设备管理与运行,软件资源维护与应用,组织与辅助农村居民开展数字化学习的技术服务人员,并根据发展的需求及时组织学习培训活动,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满足社区数字化建设发展的需求。

[1] 余瑞芬.国际比较视野下社区教育发展[D].南昌大学,2012.

[2] 李百秀.农村居民成人教育需求状况调查[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3):5-6.

[3] 王峰.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研究——基于上海市两个区的现状调查[D].上海师范大学,2013.

[4] 沈建仪,戴建平,等.无锡社区数字化学习资源需求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09):25-31.

[5] 郝志高.以数字化学习为载体全面推进农村社区教育[J].中国农业教育,2013(04):38-39.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Digital Learning Resources in Rural Community——A Case Study of Hebei Province

Yue Lina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dern Technology Education Center,Tangshan Hebei 063000)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nd network technology, the learning resources of rural community are facing an important period of the digital upgrading construction. Adopting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nd taking rural residents in Hebe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y “bottom-up” approach,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situa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digital learning resources in rural community of Hebei,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digital resources in rural community education ,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Rural community education; digital learning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2016-08-20

2016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新时期高校帮扶农村社区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有效模式研究” (项目编号:201601531).

岳丽娜(1982-),女,华北理工大学现代技术教育中心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G720

A

2095-5987(2016)05-0061-06

猜你喜欢
被访者农村居民数字化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被访者驱动抽样法在中国退役运动员群体调查中的应用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人物新闻采访报道应用情感引导的策略分析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数字化制胜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
俄罗斯农村居民就业、收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