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专家谈抗癌(十五)

2016-05-25 13:58周小寒
科学生活 2016年5期
关键词:患癌传染遗传

周小寒

癌症会传染吗

在日常门诊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少肿瘤患者家属前来咨询,提出癌症会不会传染的问题。因为他们担心,肿瘤会在密切接触的家人中相互传染,或者在照顾患者的过程中被染上肿瘤。那事实又怎样呢?

先来看看动物实验。将健康小鼠与患癌小鼠放在一起喂养,经过很长时间观察,没有发现一只健康小鼠得了相同癌症。实验还表明,如果取一小块新鲜肿瘤组织,或用注射器吸取一定量的肿瘤细胞,埋于或注入动物皮下,虽可生长成肿瘤,但前提是必须先用放射线照射动物,压制其免疫力,且接种肿瘤细胞的量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使动物致癌。否则,埋入或注入的肿瘤组织或细胞,仍被动物免疫系统所杀灭。这表明,肿瘤细胞在同类或其他生物体内,并不是容易生长的,更谈不上传染了。

据国外报道,有一批志愿者在自己身上做活的癌细胞接种试验,结果未有患癌者。专家认为,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有强大的排斥外来组织细胞,包括癌细胞侵入机体的能力,因而不会轻易被患癌。

大量调查显示,人群间癌症不传染。其一,在肿瘤专科医院或综合性医院肿瘤科工作的医生、护士,长期与癌症患者打交道,但这些医务人员的癌症发生率,并不高于其他科室的同行;其二,在肿瘤病区中,同一病室的不同肿瘤患者间并没有出现传染各自癌症的病例;其三,长期陪伴癌症患者的亲朋好友,也不存在受到传染的现象。

癌症不具备传染病三要素。任何一种疾病传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癌症患者本身并不是传染源,癌症也不是通过简单的传染方式发生的。由此可知,人与动物的癌症都不会传染。因此,医院从来不将癌症患者当作传染病患者管理,更不需要像防传染病传染那样与健康人隔离。

癌症不传染的结论已十分明确,但仍有人质疑:有些癌症最初始于病毒,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可引起慢性乙肝、丙肝,最终有部分乙肝、丙肝患者发展成肝细胞性肝癌。那么,是否因这类病毒的传播,导致相应癌症的传染呢?专家回答:不会,这是两码事。

20世纪末,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有3种癌与其相应病毒或细菌传播的感染有关:胃癌与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尤其萎缩性胃炎有关;肝癌与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肝炎有关;宫颈癌与人类乳头状病毒引起的宫颈炎,尤其宫颈糜烂有关。问题的关键是,这些病毒或细菌可以传染,但它们导致的癌症却不会传染,也不可能传染。

为此,我们要说:请不必担心肿瘤传染!

癌症会遗传吗

癌症会不会遗传?这一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人们关注。

一、肿瘤会遗传

早在300多年前,人们就注意到肿瘤的遗传问题。当时,美国、法国和丹麦的医学家们对此作了详细调查,他们发现在同样条件下,一个人是否患癌,与其家庭遗传背景或个人遗传稳定性大有关系。有些癌症,其家庭第二代发生癌症的危险性,要比一般人群高3~4倍。

事实正是如此。世界上最有名的胃癌高发家族是法国皇帝拿破仑家庭。拿破仑本人因患胃癌死于1821年,其祖父、父亲、弟弟和三个妹妹都是胃癌患者。我国也有不少类似例子,如广东佛山市有一家庭,5代共38人,患鼻咽癌者竟有11人。法国一医生家庭中24位妇女,竟有15人死于癌症,其中10人患乳腺癌。我国江苏启东肝癌高发区、河南林县食管癌高发区,更有明显的家庭性癌症发病倾向。

二、遗传缺陷是患癌主因

专家指出,遗传稳定性差的下一代容易患癌。在生存环境恶劣、环境致癌物多和生活质量差的情况下,有先天性遗传缺陷或遗传稳定性差者,则更容易患癌。现已证实,有3种细胞遗传学异常,即染色体缺失、易位和倒错,与癌症密切相关。当然,癌变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癌症遗传倾向是内因和基础,环境因素是外因和条件。

三、较易遗传的恶性肿瘤

在人类癌症中,已发现了一些表现为显性或隐性遗传的恶性肿瘤,如结肠癌、肺癌、皮肤癌、乳腺癌、卵巢癌、原发性肝癌、白血病、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恶性胚胎瘤与肾上腺恶性肿瘤等。还有癌前期病变,如错构瘤与免疫缺陷综合征等。这些恶性肿瘤或癌前病变的遗传倾向比较明显,遗传发病率高达30%左右。遗传性、家庭性肿瘤,可分别称之为“遗传倾向癌”“家庭性癌”“父子癌”“母女癌”“兄弟癌”“姐妹癌”等。当然,某个家庭共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也可能是发病的一个诱因。

当然,并非所有癌症都有遗传性,仅部分癌症有明显遗传性,还有一些仅具有遗传倾向。

四、癌症并非直接遗传

恶性肿瘤的遗传规律十分特殊和复杂。从本质上看,家庭性癌症遗传的是对癌症的易感性,而非癌症本身。也就是说,主要表现为对环境因素致癌敏感性的增加。因此,对已确认有明显遗传倾向的肿瘤,人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加强戒备。例如,一个人近亲中有患肺癌者,而他(她)又吸烟,则其患肺癌的风险比一般人高1.4倍;如母亲或姐妹患有乳腺癌,她本人患乳腺癌的概率也比一般妇女高3倍;在同卵双生子女中,一方患了白血病,另一方患该病的风险约20%。

五、应对策略

凡有下述情况之一者,常被视为有家族性患癌易感性:一是家庭中有3个或3个以上近亲患一种或多种癌症者;二是在两代人中皆有患癌症者;三是家庭中有人患癌年龄比一般人早许多者;四是家庭中有人在身体几个部位发生多个原发癌,而非复发、转移所致。

那么,对有癌症家庭史的后代,该如何面对这种易感性或遗传倾向呢?一要纠正不良生活习惯,远离致癌因子;二要避免近亲结婚;三要定期体检,对癌前病变保持高度警惕,争取早发现、早治疗。但是,也不要神经过敏,草木皆兵。要知道,即使有遗传倾向的几种癌症,也大多以散在形式发病,极少发生家庭性“群癌”现象,故不要盲目背上思想包袱,长期陷入沮丧与惶恐不安的消极状态中,以免削弱机体免疫力,造成体内环境失调,成为某些癌症的诱发因素。

猜你喜欢
患癌传染遗传
Bringing books
非遗传承
Our Mood Can Affect Others
听说,笑容是会“传染”的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做哪些体检能够发现患癌?
传染
一类具有非线性传染率的SVEIR模型的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