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演讲,精彩无限

2016-05-26 23:50蔡东海
考试周刊 2016年26期
关键词:时事政治时政政治课

蔡东海

高中思想政治课最鲜明的特点是思想性和政治性的统一。所谓思想性,是作为学习者利用个性化的思考获得社会主流的思想成果,其表现最终是学习者对于当前社会一般经验知识的了解和运用。所谓政治性,是统治阶级把国家意志灌输给社会个体的要求,其最终表现是国家意志成为公民普遍遵循的行为规则。思想政治课的两个方面特征既对立又统一,怎样实现国家意志与个人思想的统一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国家对公民的要求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上。怎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思想政治课课堂,入心入脑,践行实现呢?笔者结合近年来的课堂实践,采用时政演讲的办法加以落实。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时政演讲以学生为主体,以当下社会发生的典型事件为内容,以学科知识为依据,以学生的评估为思想切入点,以师生的追问为生长点,对于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多元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时政演讲,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思想政治课的主体,也是我们这个国家的一分子。思想政治课教育既是一种目标的要求,更是一种过程的体验。而且,越是在过程中越能增强对目标的理解。我们要求公民培育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思想政治课课堂如果还是教师一言堂,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就会淡化、学生的思想就会不自由,而这种不民主的教学过程会深深地影响学生的民主观念和诚信观念。试想,以一种居高临下的观念灌输方式有谁喜欢呢?难怪我们把那种方式称为“填鸭式”。而思想政治课教师是凭借什么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呢?难道是教师的权威吗?如果采用这种“填鸭式”或者“灌输式”的方式,我们所教育的学生就会是被动的、冷漠的,更谈不上爱国、民主、自由、公正。易中天先生在他的《公民心事》一书中写道:“事关国计民生,人人都可发言,如果所有的人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满脸的茫然,一脸的麻木,那我们这个民族可就真是没救了。”

在思想政治课课堂中,我每节课尽量安排出3至5分钟时间给一位学生演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寻找自己喜欢的主题、自己搜集资料、撰写演讲稿;当他们上讲台演讲时尽管带着一丝的羞涩,但更多的是一种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于对时事政治的研究,来自于对时代的担当,在他们的心里都有一个感悟:我有话要说。在演讲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尊重和自我实现,通过时政演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国家、社会上,加深了对知识的体验理解,更培养了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是激发了主体意识、参与意识。

时政演讲,为思想政治课提供源头活水。思想政治课非常关注生活,以2015年福建省高考政治试题的命题背景材料为例,命题者选择了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现实的、重大的社会问题,如万隆亚非会议、依法治国、“一带一路”战略、福建自贸区建设等。这种命题导向就是要把学生引导到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引导到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开发上。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注重学生资源的生成。

时事政治作为思想政治课的重要资源值得重视。在时事演讲中,学生都会不知不觉地关注当下社会的热点,这些热点既有经济的又有政治的还有文化思想等领域的。从地域范围看,既有世界的又有国家的还有本省本市,甚至是学生身边发生的具体小事。学生在时政演讲中提出了这些问题和热点,一方面引起了班级同学对于事件的关注和思考,另一方面这些热点事件蕴含深刻的学科知识逻辑,具有重要的课程资源价值。当我上到“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一课时,正好有学生搜集到扬州大学附中学生徐砺寒撞坏一辆宝马车后视镜而留下“联系纸条”事件。由此我马上调整教学策略,对该事件进行深入的挖掘。第一,面对撞坏别人的车,我们可以有几种选择?由此引导到价值选择的教学。第二,为什么当事人采用留纸条的方式解决问题,由此转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教学。第三,由人及己,对学生提问,如果你是徐砺寒你会怎么办?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我想,对于该事件的探讨,学生将获取“正能量”,坦诚地面对他们人生中的两难选择。诸如此类的资源非常多。如教学《经济生活》多变的价格时正好到中秋节,让学生关注月饼的价格问题,教学《政治生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可关注全国“两会”,在《文化生活》中可注意当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问题。

怎样把时事政治转化成为学科课程资源?一方面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转变角色,放手让学生找资料演讲。但是学生的搜集应该是有目的的,一般我会要求学生根据下一节课要上的内容搜集分析。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发现,发现时事政治的知识价值、能力提升价值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价值。在转化过程中以问题链条“拷问”生活逻辑,最终实现生活逻辑与知识逻辑的统一,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

时政演讲,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学生怎样才能成为人才,这里存在课学生个体的发展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统一。思想政治课应该成为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的一个桥梁。社会发展对学生的要求往往具有抽象性,而学生又出于一个自发的上升过程,对个人乃至社会的发展方向多少感觉到有些迷茫。思想政治课教师通过对当前社会生活的追问,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从而缩小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差距,使学生更明确自己在社会时代中的地位和角色,从而建立远大的发展志向,指引自己一生的发展。时政演讲,就是学生整合学科知识、时代特征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时代和自身的发展做出一定的判断。通过这样的评估判断,学生发现自身和时代的差距,从而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目的性,找到自身发展的使命感。

比如在最近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一带一路”战略感兴趣,但是往往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缺乏进一步分析的能力,这时我会进一步问:“这件事跟你有什么关系?”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深刻变化的时代里,一方面国家的综合实力有较大的提升,另一方面我国也存在一系列的国内国际问题亟待解决,如国内怎样实现国家的稳定发展、和平统一,国际上怎样面对全球化、多极化、信息化。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可不了解这些国家发展的大势。说到底,思想政治课其实关系到国家人才的发展方向问题,尤其是思想政治方向。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对于时事政治所体现出来的时代发展应该有及时的把握,甚至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这就要培养自己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同时要求学生对时事政治做出推及己身的评估,让学生在这种时政演讲中感受到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共呼吸,真正把个人的人生价值实现与国家发展统一起来,最终励志学习,报效祖国。

时政演讲,促进评价转化与提升。思想政治课课业评价往往是单一的,从方式看,就是试卷考试,一张试卷看分数高低;从内容看,就是知识的识记和应用;从格式看,就是机械的答题模式;这些纸笔评价往往是片面的,所以造成思想政治课分数高,但实践能力弱的反差。通过时政演讲,不仅可听其言,还可查其情、观其行,是对学生的全面考察,不仅考查学生的知识理解,而且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最后,可以对学生的时政演讲进行提升。一个途径是学生方面可以对所感兴趣的时政热点进行系统化的深入思考,加以完善形成中学生政治小论文。比如有学生对最近的成都男性司机暴打女性司机事件进行时政演讲,我进一步对其指导,让她深入思考,从而形成一篇小论文《让心灵赶上车轮——汽车社会下的司机道德建设思考》,深化她对该事件的认识,也开阔她的视野,加深她对我国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认识。另一个途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时政演讲素材进行试卷开发,形成试卷评价。每当教师命题的这些时政资源在试卷中出现,学生在考试中就会表现出似曾相识的喜悦,更提高他们对时政知识的兴趣,我想这就是我要达到的目的。

基于思想政治课中的时事演讲的实践和总结,我对学生的时事政治演讲进行了改善。第一,在内容上应该与课程同步,学生所作的时事政治演讲与当前所学知识结合起来,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第二,格式上应该包括事件、理论分析和评价三个部分。侧重点在于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这样做能够避免学生就事论事,重点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在演讲完成后加入答辩质疑环节。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扩展参与面,同时也提升时政演讲的思维品质。只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小小的时事政治资源也可以有大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像金子一样发出耀眼的光芒。

猜你喜欢
时事政治时政政治课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如何利用时事政治增强高中政治的实用性
浅谈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时政
高中时事政治教育:意义、原则与方法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