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通俗抵达高雅,用真诚表达善美

2016-05-27 06:25杨筱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自然

杨筱

摘 要:王立世用浅显易懂的口语入诗,抒写生命真切的感悟,打破了诗歌阅读的诸多障碍,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从中可以领略到他忧而不伤、苦而不涩、弱而不卑的审美情趣和洞察人生社会的深刻思想。

关键词:王立世 《夹缝里的阳光》 纯真 朴实 自然 唯美

诗是诗人真诚艺术直觉下创造的审美的有意味的语言形式。诗人用质感、洗练、形象的语言辞藻,勾勒出让读者沉醉其中的情景,或者说沉醉其中的语言审美空间。诗的思想性是直觉辐射的,是读者被诗歌语言摄取后的挟持和思悟。诗歌阅读是情感的淹没和掠夺。这是我的诗观。

读王立世的《夹缝里的阳光》,想起一位颇有名气的作家说过的一句话:一件作品“不管怎么写,用什么样的语言去表达,只要是真诚的”。言外之意,只要是真切的表达,语言的典雅或通俗等都不重要。

当代诗歌最不好的风气就是“虚假”“浮躁”“生涩”,最大的缺失就是真情。王立世用自己的纯真、朴实、自然、唯美赢得了读者、诗界、评论界的认可。他用浅显易懂的口语入诗,抒写生命真切的感悟,打破了诗歌阅读的诸多障碍,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从中可以领略到他忧而不伤、苦而不涩、弱而不卑的审美情趣和洞察人生社会的深刻思想。

多少年了

我已养成处变不惊的从容

但我依然害怕

灾难的雷电把我击倒

也害怕幸运的阳光让我迷失方向

我更害怕

恋人失散、亲人老去

只想挽留住

每一个风平浪静的时辰

——《挽留》

《挽留》是诗人在一次朋友聚会的晚宴上似醉非醉的状态下即席创作的,诗中确实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语、新奇的想象、高深的意境,然而我们却能体味到诗人波澜起伏的心胸。为什么多少年能“处变不惊”,虽然没有具体交代,但我们能想象到其中的悲情和曾经沧海后的心态。“但我依然害怕/灾难的雷电把我击倒”,“依然”说明诗人还没有完全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人生的灾难心有余悸。“也害怕幸运的阳光让我迷失方向”,“也”说明诗人对幸运也保持警戒和清醒,这也许是生活的教训。“我更害怕/恋人失散、亲人老去”,“更”字强调了诗人的一种价值观、忧患意识,害怕时光夺走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只想挽留住/每一个风平浪静的时辰”,“只想”也许只是一厢情愿,但我们依然会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执着而感动。这首诗明白如话,但隐含着复杂的情感,没有一定的人生历练难以理解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义。王立世的诗歌反映的是社会大众普遍的生存境遇,人性和社会的矛盾与冲突,给诗集命名《夹缝里的阳光》,我想本意就是缘于给身处社会群体里的人们,奉上心灵的慰藉之歌。沉浮于社会浪潮中的人们,没有例外,每个个体时时刻刻都能够体会到“夹缝”的存在、生存的压力,倘若再延伸出去,不只是人类,即使是一草一木,在生存的磨砺中,都要变得“处变不惊”,不然又能怎样呢?

今夜,月光如水

我从暗处走出,不再孤单

今夜,风吹草动

我卸下游戏人生的面具

今夜,我心怀善美

再无嫉妒的火焰和争斗之心

今夜,我一个人举起酒杯

无所顾忌,痛饮大好年华

——《今夜诗》

《今夜诗》写月下饮酒,可谓情景交融。把一切置身于月光之下,都变得干干净净,天地通明,万物纯美。“从暗处走出”“卸下游戏人生的面具”“再无嫉妒的火焰和争斗之心”,这是诗人的华丽转身,也是对自我的严厉解剖和内省,社会环境有时确实能把人逼近阴暗、狭窄的角落,导致人性的衰落和变异。今夜却迥然不同:“月光如水”“风吹草动”“心怀善美”,从自然界到人的心灵,都美不胜收,亲切和谐。“今夜,我一个人举起酒杯/无所顾忌,痛饮大好年华”,有庄子式的超然洒脱,洋溢着一种自信和乐观。

吃的鞭子

比草多

饮的泪

比水多

就是这样的一匹马

每天都不忘扬蹄

就是这样的一匹马

才把自己当作黄金

——《马》

通过鞭子与草、泪与水的对比,马被摧残的悲剧命运凸显了出来,按照一般逻辑,这匹马难免会消沉、绝望,恰恰相反,这匹倔强的马没有低头,没有停步,更没有牢骚满腹,而是默默无闻,一路向前奔跑,表现出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就是这样的一匹马/才把自己当作黄金”,失去自由的人才懂得自由的珍贵,拥有自由的人不把自由当回事,这是人生的辩证法。

哲人说

无法前进的时候

就要学会后退

以退为进,转守为攻

其实后退不用学

我沿着哲人的引领

一退再退,甚至突破了底线

从红尘无聊的争斗中

退回自己柔软的内心

屈居一隅,向善而行

——《退的快乐》

立世的写作和其做人是比较契合的,在平常的交往中,亦能感受到他这种宽厚和本分的为人之道:谦让,乐于帮助朋友,细心周到。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从红尘无聊的争斗中/退回自己柔软的内心”,诗人不屑于那些蝇营狗苟,追腥逐臭,这是退的积极意义。人类争强好胜没有错,但也要看在哪方面,也要有理智和分寸,走到极端就适得其反。设若都这样儒雅做人,宅心仁厚,互敬共融,这个社会自然会清平朗月,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建设和文明发展岂不是大有裨益!但在原则问题上、大是大非面前还是不能轻易言退,退就意味着消极、懦弱、不敢担当。“屈居一隅,向善而行”,诗人“屈居”却“向善”,这是一种做人的真诚,这是一种美的姿态,在逼仄的环境里闪烁出人性的光辉,展现出人格的魅力。至于能行多远,已经不重要了。

在大众化的语境里提取诗意,抒发情感,表达思想,并能由浅入深,小中见大,管中窥豹,是王立世诗歌的特点。诗集中最为精彩的当是爱情诗,最能体现出人性的美好,简洁明快,小巧玲珑,没有什么杂音,不论长短,都给人留下“思无邪”的印象。

在茫茫人海中

遇到你

我就悬崖勒马

奔向流水的小桥

我忘记了一生的疼和痛

也宽恕了这个漏洞百出的世界

心弦不再激烈地震颤

对多舛的命运也不再抱怨

我挥舞磨砺多年的刀斧

只想多砍些柴回家

和心爱的人

一起蹲在地上

慢慢把它烧成炊烟

——《相遇》

诗人对这首诗特别偏爱,他曾找不少朋友把它写成书法。一段美丽的相遇,让他彻底改变了自己,忘记了过去,放下了一切,也宽恕了这个世界,从此不再铤而走险,回归平静的生活,沐浴温暖的人间烟火,结尾情景的设定让我们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这正是诗人的人生指向,内心所追求的理想生活。

通常我懒得阅读那些造作、幼稚、空泛、直白的文字。而读王立世的诗却不同,常常会被其真情所感动,为人世太多的虚假而叹息。他在复杂的现实面前,找到了做人和写作、生活和诗歌、物质和灵魂、个人和社会的平衡点,而且还能保持自己的个性和良知不被淹没,在“夹缝”中拥有自由和快乐,飘扬自己灵魂的旗帜。

立世的诗歌探索是成功的。如果硬让我提出建议,我想回到我对诗歌艺术的定义,倘若从艺术性更高意义上要求,他的诗歌仍需进一步丰富完善,以求其手法多样、结构出新、意境宏大、思想深沉。我相信他,也相信明天。

猜你喜欢
自然
吟唱自然的歌者——米勒
日本导演河濑直美电影创作特征浅析
对自然万物的悲悯情怀
从环境批评视角解读狄金森诗歌中的自然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自然》:中国的生物伦理并不狂野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