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6-05-27 09:02李鹏程
考试周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七巧板数学方法教科书

李鹏程

1.在关键处提问

知识内容中的关键点往往是教学的难点,也是教师指导的重点。因此,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或问题,教师需要及时给予提示,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达到理解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目的。例如,在学生掌握质数、合数的定义后,我提问:“怎样快速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学生经过讨论和不断修正后,给出了正确的回答:看能不能找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的第三个因数。如果找不到说明这个数是质数,如果能够找到说明这个数是合数,用不着把这个数的全部因数都写出来。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内容的关键处提出引导性的问题,使学生不断深入探究,得到正确的结果。

2.设计趣味型作业

2.1绘画式作业。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绘画式作业,引导学生应用、巩固所学知识。如教学“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后,教师可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些相关的美丽图案,然后交流展示。这样的作业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迸发出创新火花,把一次次作业当成一件件艺术品来完成。

2.2情境式作业。学生对作业感兴趣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内容是否新颖、有趣。因此,教师应给枯燥、单调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位置与方向”后,教师可设计“帮小动物找家”的作业:“一天,小狗、小熊、小鹿一起出去玩,可是回来的时候它们迷路了,你能根据图中的提示把它们送回家吗?”这样就将枯燥的方位知识融入富有情境的作业中,激发了学生作业的兴趣。

3.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3.1备教科书。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课改实施以来,广大教师认识到不但要“用”教科书,更要“活用”教科书,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应认真钻研教科书,了解知识内容,理解教科书的编写特点,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情况吃透教科书;其次是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从多角度分析教科书,挖掘隐性内容,使教科书的内容更有广度和深度,从而使“教材”变为“学材”,使教师教有新意,学生学有创意。

3.2备自己。教师是一堂课的总指挥,如何上好一节高质量的课,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教师的语言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一节课的指挥棒。教师无论课前准备多么充分,教学设计多么科学,都需要用语言讲述出来,而且需要语言技巧。高质量的课离不开教师的语言功底,例如,讲授新知识时,教师的语言要准确、精练;遇到教学中的突发事件时,教师的语言要灵活、幽默;评价学生时,教师的语言要适时、适度、注重鼓励。当然,语言的功底也不是一朝一夕练出来的,每位教师都应在教学中不断积累、不断学习。

4.课堂教学要有“数学味”

“数学味”是一种方法味。相对于数学知识而言,数学方法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同的数学知识背后可能用的是同一种数学方法。因此,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方法比数学知识更具概括性,是数学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先看一个例子:有人问一个一年级的学生,一个橙子加两个橙子,一共是几个橙子?学生说不知道,因为老师上课时说的是苹果。这当然是一个笑话,背后却折射出数学方法的重要性,即在这种例子中,要将具体的物体抽象成数学运算对象,因此数学抽象就是一种方法。又如“混合运算”中有这样两个题目:已知书包每个20元,笔记本每本5元,水彩笔每盒18元。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小晴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钱?这是两个问题,却需要学生在分析中综合出混合运算的规则,即先乘除后加减。这种分析与综合就是数学方法。

5.针对学生的差异,教学目标设计要有梯度

在当今开放性教学中,我们努力打破传统的教学框架,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学生选择的余地较大。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我一般不笼统地说提高学生的什么能力,而是采用形象的描述性语句,如:“根据你的能力,想做哪道题就做哪道题”,“用多种方法解答,看谁的方法巧妙”,“这个同学是这么认为的,你有什么不同意见”,等等。这就是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基础,照顾到学生能力差异的开放性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教学的关键是要通过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时一定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确定通过教学发展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体现出不同的梯度。

6.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学生学习数学,往往会产生思维定势。今天学习“面积”,往往认为所有题目都是求面积,明天学习“体积”,又会认为题目都是求体积。特别是在做综合练习或复习题时,很多学生就会不同程度地出现错误,反映出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牢固。例如学习完“物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制作一个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直径50厘米,高是80厘米,至少需要多少铁皮?如果要用这个制作好的水桶盛满水,能盛多少水(铁皮厚度忽略不计)?这样一道题,有些学生在解题时就不知道是求表面积还是求容积,知识出现混淆。因此,作业的设计要做到新旧知识不断交替,针对某一知识点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和混淆,加强知识训练,教师更应适当点拨,让学生辨别、判断、分析。在比较、分析中揭示它们的不同之处,加深认识,使知识达到内化的程度,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使知识融会贯通,真正掌握所学内容。

7.动手操作游戏,激发学生参与

小学生年龄小,喜欢动手操作。因此,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巧妙设计动手操作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游戏中获得知识。例如,教学“有趣的七巧板”一课时,我设计的游戏是“比一比,看谁拼出的图形多”。首先,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七巧板图,让学生利用厚一点的纸按照图画画并进行剪裁,然后涂上相应的颜色;其次,让学生利用自己的七巧板进行拼图,并思考“利用这个拼图,你想表达什么”等问题;最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比一比谁拼的图形多。学生在动手操作时,发现七巧板虽然只有七块,但是能拼出各种不同的图形。设计拼图的动手操作游戏,既让学生亲自体验到图形的变化过程,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猜你喜欢
七巧板数学方法教科书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奇的七巧板
有趣的七巧板
数学方法在化学平衡学习中的重要应用
炫彩七巧板
藏起来的教科书
月牙肋岔管展开图的数学方法解析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论简单估算数量级的数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