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双侧腰疝1例*

2016-05-28 07:41邓亚竹鞠世龙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鉴别诊断治疗诊断

邓亚竹, 吴 婕, 鞠世龙, 喻 超

(贵阳医学院附院 普外科, 贵州 贵阳 550004)



·个案报道·

手术治疗双侧腰疝1例*

邓亚竹, 吴婕, 鞠世龙, 喻超**

(贵阳医学院附院 普外科, 贵州 贵阳550004)

[关键词]腰疝;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腰疝(lumbar hernia)亦称背疝,在临床上是一种少见的腹外疝,临床医生常因对其认识不足而发生误诊误治。现将2014年11月诊断并手术治疗的1例双侧腰疝患者病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因突发腹痛20+h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腹疼痛,为持续性绞痛,无腰背部牵扯痛及放射痛,伴恶心、无呕吐,无畏寒及发热。患者既往1个月前有腰痛病史,未诊治,无外伤及腰背部手术史。双侧腰疝,收住入院。查体:双侧上腰三角丰满,吸气时稍增大,未扪及明显缺损。腹部CT示双侧腰背部L1~L3水平疝,疝内容物考虑大网膜(图1 A)。妇科及泌尿系超声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12.31×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为 85.70%。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仍感腹痛,以上腹部为主,予禁食禁饮、补液治疗,腹痛缓解,完善术前准备后于2014年11月27日在全麻下行双侧腰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先行右侧腰疝手术,术中见上腰三角有疝脱出,背阔肌明显变薄,疝囊内见淡黄色脂肪组织(图1B),还纳疝囊入腹腔,疝环约3 cm×3 cm大小,缝合疝环,取KugelBard补片一张,onlay法平铺于疝环周围肌肉表面,间断缝合固定。同法显露左侧腰疝疝囊,切开疝囊,见其内容物为淡黄色脂肪组织,将其还纳入腹腔后,缝合疝囊颈,剪掉多余疝囊组织,疝环约5 cm×4 cm大小,于竖脊肌及腹内斜肌深面潜行分离创建腹膜外空间,sublay法将KugelBard补片置于该间隙内,用手指辅助展平,与疝环周围固定(见图1C)。术后伤口恢复好,拆线后出院。术后每月随访,患者未再出现腹部疼痛情况,双侧腰部无不适,无复发征象。

注:A为双侧腰疝腹部CT,B为术中见右侧腰疝疝囊及疝内容物,C为左侧腰疝植入KugelBard 补片后图1 双侧腰疝患者腹部CT及手术治疗Fig.1 CT and surgical pictures of patient with bilateral lumbar hernia

2讨论

17 世纪Barbette首次报道并描述了腰疝。腰疝是一种临床上很少见的腹外疝,双侧腰疝则更为罕见,所占比例不到所有腹壁疝的1%[1-2],临床认识相对不足,易导致误诊误治。腰疝有上、下之分,上腰疝突出于由第12肋骨和后下锯肌下缘、腹内斜肌后缘、骶棘肌前缘所形成的上腰三角,又称Grynfeltt-Lesshaft 三角;下腰疝突出于由腹外斜肌后缘、背阔肌前缘、髂嵴所形成的下腰三角,又称Petit 三角[3]。临床上,上腰疝发生率远高于下腰疝,因为上腰三角底部只有一层筋膜,而下腰三角底部还有腹内斜肌保护[4]。因腰疝一般基底较宽,所以嵌顿绞窄者不多,约10%[5]。

本例患者双侧腰疝均发生于Grynfeltt-Lesshaft三角,主要表现为腰部有位置相当于上述三角范围的可复性肿块或膨隆,其他症状包括腰背痛或腰部坠胀感,偶有恶心或腹痛。该患者以腹痛发病,大多数临床医生开始并未考虑腰疝的可能,而是考虑胃肠炎、胰腺炎、心脏病变等,因此行腹部B超、心电图,但并未发现明显异常。腹部CT有助于腰疝的诊断,能显示出缺损的大小、部位和疝内容物。腰疝需与腰背部脂肪瘤、肾肿瘤、三角区寒性脓肿等鉴别。

结合腹部CT,诊断明确,选择腰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手术方式有传统腰疝修补术及无张力腰疝修补术。传统腰疝修补术术后复发几率相对较大,征得患者同意选择行无张力腰疝修补术。补片修补方法主要有腹腔内补片置入术、肌前补片置入术和肌后筋膜前补片置入术3种[6]。该患者右侧腰疝疝环较小选择将疝环缝合后肌前补片置入术,左侧腰疝疝环较大选择肌后筋膜前补片置入术。术中使用KugelBard补片,该补片减少了对周围原有薄弱组织的依赖,减少了复发的几率,改善了手术区域的不适感,提高了生活质量,目前越来越多的被医师采用[7-8]。术后每月电话随访,该患者无任何不适,无复发征象。

因此,腰疝虽少见,但只要临床医师对其有充分的认识,并通过腰背部B超、腹部CT等辅助检查诊断不难。一旦确诊,建议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宜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患者术后不适感、更能降低复发率。

3参考文献

[1] Zhou X, Nve JO, Chen G. Lumbar herni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Hernia, 2004(8):260-263.

[2] Fontoura RD, Araújo ES, Oliveira GA, et al. Spontaneous bilateral Petit hernia. Rev Col Bras Cir, 2011(38):369-370.

[3] 郁解非.黄家驷外科学[M]. 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922.

[4] 董谦,穆品盛,沈军,等.腰疝的临床诊断与治疗(附7 例报告)[J].浙江临床医学, 2011(3):279-280.

[5] 兰俊,陈其昕. 腰椎骨折前路手术导致腰疝3例[J].中国骨伤, 2010(12):634-635.

[6] 马颂章.手术切口疝治疗进展[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4(19):127-128.

[7] Mismar A,Al-Ardah M,Albsoul N,et al. Underlay mesh repair for spontaneous lumbar hernia[J].Int J Surg Case Rep, 2013(6): 534-536.

[8] 朱敏,周冰,崔乃强.补片与传统修补法治疗腰疝疗效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2 (2):168-169.

(2016-01-05收稿,2016-03-25修回)

编辑: 周凌

[中图分类号]R65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707(2016)04-0495-02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No黔科合J字(2015)2013号]

**通信作者 Email:yuxchao2002@163.com

网络出版时间:2016-04-20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2.5012.R.20160420.1821.028.html

猜你喜欢
鉴别诊断治疗诊断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小实性病灶鉴别诊断中应用研究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