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催生内语言

2016-05-28 16:04邰友圣
教育界·中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语言语文课堂

邰友圣

【摘要】内语言相对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同时存在,“存在于说话者、写作者、听者或读者心里”。因为它是说话写作的基础、构架和前奏,语文课堂特别需要重视内语言的生成。本文认为,外语言根在内语言,语文味味在内语言,好课堂效在内语言。本文探讨了内语言库源、悟会、觉动、缀文在语文素养上的作用,并进一步运用教学案例从实践上给出了指导。

【关键词】语文课堂内语言培养

教了多年语文,发现有两类学生很值得关注:一类老挨批评的,后来能说会道做了头头;一类对语文真感兴趣的,后来多半是个笔杆子。认真反思仔细察究这一现象,有一天突然觉悟:他们应该是内语言素养突出,挨批评的好腹诽腹黑,好语文的则腹构出众。网络作家“天下霸唱”张牧野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上学时拿着一支笔,脑子里就构思一场战争。走神特别厉害,到现在都不敢开车。”原来是锦绣胸中藏,腹内有文章。

内语言之说早就有了,“糟糕,忘了带钥匙”“这个人看上去有点面熟,是在哪次聚会的时候谁介绍过的”,这类像是自我交谈、自己跟自己做一些无声的交流的就是内语言。在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看来,人类每一种语言系统都具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这两个层次,表层结构是人们可以“说出、写出、听到、看到的”,而深层结构是“存在于说话者、写作者、听者或读者心里的”,并且,深层结构是表层结构的基础,深层结构经过转换规则生成表层结构。这个深层结构也就是内语言,它相对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同时存在着,并通过一定的规则影响甚至决定后两者。

一、 外语言,根在内语言

口头语和书面语听得见、看得到,算是外语言;内语言无声、无形、结构概括简约,是外语言的基础。它虽然不直接用来交流,但它是人们言语交流活动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内语言的参与,人们就不能顺利地进行外部语言的活动。图1是语言学者给出的内外语言转化示意图:

1~2为内部言语区:1为简缩性内部言语区,2为完整性内部言语区。3为外部言语区,其中:A为听、Ч为读、Г为说、П为写。1→3为内部言语的“外化”过程Э。 3→1为外部言语的“内化”过程N。1称作内部言语简缩形式阶段,它既是内部言语“外化”的起点,又是外部言语“内化”的终点,是两种言语相互转化中的不可分解的阶段,是言语交际的中心环节,经此发生由“接受言语”向“发出言语”的转化。2为内部言语的完整形式阶段,它是向内部言语或外部言语转化的过渡性阶段。从语言、语音在转化中的变化情况看,外部言语的“内化”大致呈现出由有声的外部言语→絮絮自语→不出声的完整的内部言语→简缩的内部言语这样一种秩序;内部言语的“外化”则呈现出与之相反的情形。可以看出内语言与外部语言密切相连,由于它总与思维联动,因而成为外部语言的基础、构架和前奏。

内语言常被看作思维语言,很多人甚至将它与思维混为一谈。其实语言与思维是两码事,如果你关注一下自闭症患者,你就会发现他们有的是思维缺的是语言表达,所以呈现出交流上的病态。在没有外显的表达时,两者不易区分,但毕竟岭分两水,诚如殊途:语言譬如钢琴,思维譬如乐谱,钢琴要弹出乐谱来但它本身并不是乐谱。顺便说一句,教学应该学会的是演奏而非产生乐谱,尽管演奏也很需要掌握乐谱——“培养思维能力”这个大口号害得很多语文老师忘记了我们出发的起始目的,常常种了别人的地而荒了自家的田。

如果我们用学习开车来类比教学,“汽车—驾车—目的地”可以代表“语言—运用语言—表达效果”三者之间的关系,语文老师当然是要做开车的教练。不幸的是,我们常常在做拆车的专家(肢解课文剖析语法)、修车的老手(批改作文)、空驾的裁判(没有情境的表达训练,是不是像把车轮架空的练车——为练而练没目标空耗油),怎么驾车倒反而不是我们的重点!做不来教练一方面自然是拆车容易驾车难,语言运用“路况复杂”、学生又是千人千面,另一方面则是我们忽视了内语言的调动,甚至在教学中对它的作用机理知之甚少。

还有,语言和文学也不应是一对并举的概念,语言(内语言、外显的口头语书面语)包含了文学,文学不过是书面语言的一种形式(通俗文学有一些属于口头语),把语文定性为语言和文学至少在逻辑上不那么通。语文老师应当以语言运用为教学的根本任务而不应抱残守缺以文学素养为唯一旨归。如果继续用开车比方,没有多少教练要把学员教到开车的极致——赛车,但很多语文老师、命题专家却爱把书面表达的极致——文学艺术作为考量学生语言水平的标准,这多少脱离了语言主体的实际,结果当然是欲速则不达,在现实教学中流弊甚多。

二、 语文味,味在内语言

正如食物的鲜味本自谷氨酸钠,咸味本自氯化钠,语文味说到底本味还在内语言,朗读也好,国学也好,书法也好,幻象非真,它们最多也只能算是语文大餐中佐食的味道。那么,语文味又由哪些基本单元组成的呢?

任何一个人,如果要成功地用语言进行交流,他的大脑中“必须有一个巨大的词汇库,且词汇(包括语义、句法和语音信息)在这个库中必须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这样才能够保证在交流过程中快速、高效地提取出来”。“库”是由积累而成,组织过程就是酝酿与表达的过程,除此之外内语言还包含有语言的理解(来自听读)、表达的欲望。所以现在梳理出内语言理出四个基本单元——库源、悟会、觉动、缀文,对应语言从积累到表达的四个节点:库源位于图1的1区、悟会和觉动位于2区(接受区3→1和发出区1→3的过渡部分)、缀文位于发出语言的3区。从对表达的作用来看,它是居于第一的要素,没有这四个单元就无法形成语言能力。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语文课的核心价值是运用语言的能力,我们更应该花大力气研究内语言、内语言的组成、课堂行为对内语言的影响。

库源。在语言表达上,有句俗谚叫“茶壶里倒饺子——倒不出”,撇开思想内容的成分,“饺子”说的就是内语言库源。一个初学语言的人,慢慢积累了符合话语体系的语言概念,成为语言仓库里的货源,才能在这个话语体系的人群中实现交流。组成库源的,除了表现“本体、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姿态、状况(具有)、动作、遭受”等范畴的单一的词之外,还包括短语、句子、典故、故事、文章等纯语言模块,经历阅历模块,甚至也包括图画、旋律音响模块(要有明确的含义指向的,像QQ表情、《虎口脱险》接头暗号“鸳鸯茶”之类),总之是可以用于表达的语词和素材。库源的输入和输出应不似仓库货物的进出那么简单,借用马扎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说,前者是认知系统的“提取”,后者是认知系统的“运用”,需要不同的心智过程。

通常语文课堂都重视积累,不过对照库源我们会发现,传统积累的范围小了,并且背诵抄写不是唯一途径,如体验,它一样会带来丰富的积累,也许这就是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科学依据。

悟会。悟会发生在听读之后,会其言悟其意,是交流沟通的基础。对语言的领会其实质是对语言概念表层关联的表征,比如,当一个人识别到“玫瑰”这一概念词汇后,可以激活其他具有关联的“红色”“花”“刺”“爱情”等概念;对语言领悟的实质上则是对语言概念深层意义的进一步内省体验。像对描述性的语言的悟会是再现或再创画面,而叙述性语言一般要求清晰,最高境界则为语义指向多向性,对此悟会就是对多向性的领悟,即悟言外之意。凡此种种,都离不开上述实质。

听和读之下的悟会其表现虽然不会相同,如国外研究阅读的表现过程为“眼睛移动”“感知时距”“即时假设”,但一定都有对中心思想的关心、与自身经验的关联。外在表现的背后,就是思维,分析、综合、推理、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经常在此发生。此处看似玄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教师无处施力,但人类自有其习得机制,乔姆斯基甚至认为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教师要做的不应是嚼碎喂饲,更重要的事情是建立学习情节,使学习发生意义。

觉动。通俗地说觉动指表达甚或至于创作的欲望。很多研究表明,动机和意向是言语产生的起点,例如要求得到某物的愿望,传达知识或某事件的愿望,表达自己情感的愿望,调节他人行为的意向,以及探求知识或将事物归入某种知识系统的动机等等。如果没有这种动机,人的头脑里的思想就无从产生,也就不会有思想形成言语表达的依次的各个阶段。可见在语言运用上,觉动应当是动力之源。数量庞大的自闭症患者因为沟通的障碍而活在孤独的世界里,其致病的原因虽然多,从内语言方面讲就是觉动微弱,缺乏表达的愿望。由此也可以见得,如果语文教师在表达练习时不能引发动机,常常漠视学生的表达需求无病呻吟做花样文章,那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生活中觉动的例子很多,现成的相关记载倒多见于文学作品。《青年近卫军》写谢辽沙首次成功抗敌之后:“他浑身发抖,勉强克制住不要纵声大笑。是要给你们吃点苦头!‘赛策恩-齐-齐希!‘施普莱辛一齐-道埃契?‘盖本-齐-埃特瓦斯!……他怀着难以形容的得意的心情重复着他所记得的这些从学校里德语语法课上学来的字句。”这就是因情而起的觉动,虽然是第二语言,但极能说明语言运用中觉动的作用。

觉动的表现是能在一定情境中理解并作适当反应,产生将概念、思想和观念改变或转换为类似情境的能力,然后会自主突破原有的语言状态,收获慧心豁开、光明通彻的喜悦。信息的传递、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成型都是觉动的基础,一旦生成必会使人如同婴儿憋红了脸爆发出人生第一句话。

缀文。缀文指大脑中形成类似草稿的东西,在写作之前的就是打腹稿,在讲话之前的类似于想提纲。缀文离外显化的表达还差一步,成熟的缀文落笔即可成文,厉害的可以不易一字。腹稿的典故出自王勃,其他许多作家都有腹稿构思的案例,即使是普通人,强烈的心理反应下也会形成腹语言,我们还拿文学作品《阿Q正传》做例子:

阿Q飘飘然地飞了一通,回到土谷祠,酒已经醒透了。这晚上,管祠的老头子也意外的和气,请他喝茶;阿Q便向他要了两个饼,吃完之后,又要了一支点过的四两烛和一个树烛台,点起来,独自躺在自己的小屋里。他说不出的新鲜而且高兴,烛火像元夜似的闪闪地跳,他的思想也迸跳起来了:

造反?有趣,……来了一阵白盔白甲的革命党,都拿着板刀,钢鞭,炸弹,洋炮,三尖两刃刀,钩镰枪,走过土谷祠,叫道,“阿Q!同去同去!”于是一同去。……

这时未庄的一伙鸟男女才好笑哩,跪下叫道,“阿Q,饶命!”谁听他!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留几条么?王胡本来还可留,但也不要了。……

东西,……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先搬到土谷祠,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椅,——或者也就用赵家的罢。自己是不动手的了,叫小D来搬,要搬得快,搬得不快打嘴巴。……

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泡上有疤的。……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那里,——可惜脚太大。

这段腹语言构筑的是阿Q革命成功的快活场景,神气活现的阿Q在发号施令为所欲为。除了内容上跳跃性稍微大一点,这类内语言离外显的表达已经不远,内语言到这个地步便已经如破茧之蝶、排闼欲出了。虽然已是水到渠成,高明的语文教师还会点拨句法、梳理思维,使外显的表达更为成熟。

三、 好课堂,效在内语言

方家正本清源论语文,其功只在语言运用这一根本。语文之于文化,不能独当传承的大运;语文之于文学诚可建树,却难以力担社会对语言需求的大道。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应该首先为每个人的表达服务、为社会对个人语言运用的需要服务。语文课堂,自然要从内语言着手,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

课堂需要激起觉动。生气勃勃的课堂一定是充满了表达欲望的课堂,有交往的情节基础,积极地倾听、满怀期待地阅读之下,必然产生语言交流的需求。这是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新思路”全国小学作文教学观摩课的课例(记录:秦克波)。

师:大家认识我吗?不认识好好看看。

【冷场】

师:觉得我丑是吗?不要紧,实话实说。

生1:你牙丑,凸板牙。

师:有缺点的人才可爱。

生2:你喜欢笑。

师:爱笑的人才可爱。

生3:你比较高。

师:猜猜有多高?

生3:1米75。

师:差不多,我1米77,因为驼背,所以看起来矮一点。

生4:老师手的动作多,手一直动来动去。

师:人活着就要动,动,说明我还活着。

生5:你笑的时候有酒窝。

师:几个酒窝?

生5:一个。

生6:老师幽默,说话让人发笑。

生7:老师心地善良。

师:哇,这也能看出来,不简单。

师:看看老师外貌上有什么特点?

生8(鼓足勇气):你长得像猴子。

【全场哗然】

师(亲切地):哪点像?

生8:尖嘴猴腮。

师:哦,他的意思我明白,是说我脑袋小。可我脑袋小智慧多啊。

生9:你像湖南卫视的支持人大兵。

师(幽默地):应该说大兵像我!

生10:你会反驳。

师:我很自信,自信的人就善于反驳。(作推眼镜状)还有谁发现了我的特点?

生11:你戴眼镜。

师:现在才看见啊。

生12:你有学问。

师(打趣地):戴眼镜的人一定有学问吗?

生13:你穿西装戴领带,有绅士风度。

师:哈哈,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夸我有绅士风度。

师:可以说优点,也可以说缺点呀。

生14:你的手一直在握成拳头,是不是想打人啊?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人都有一个习惯性的动作。

师:下面请大家说说对老师的初步印象,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

生15:身材修长,有学问,文质彬彬。

……

课堂主要内容是“观察人物特征写人”,表面上看这是借班上课师生聊天相互熟悉,其实这是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简单的问答打开话匣子,从冷场到礼节性的一问一答,再到用机智化解学生的不恭敬带来的尴尬、同时也解除了表达的拘谨,所以才有表达思路的廓开、表达的活跃,才能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外貌特征评判对老师的初步印象。观察—询问—形成印象,完全是人际交往最基本的路数,真实的环境激发了表达的欲望也决定了语言沟通的效率。真正的语文课不应是指向概念和原理的教学,而应突出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特别是意义和价值与自我生命的联系,觉动就能顺势而生,写作课如此,其他类型的语文课也如此。

课堂需要催生缀文。课堂是要活跃学生思维的,思维的物化当首先体现在语言上,所以离外语言最近的缀文就显得特别有意义。如果要辨别缀文与其他内语言要素的不同,那么缀文应当具备两个基本点:基本成型的句子和具有一定逻辑的顺序。表达上的说也好,写也好,没经过腹构缀文的环节脱口而出的,可能只是潜意识中的呓语,或是属于纯情绪的宣泄,要不就是语无伦次的话唠,总之算不得是规范的、雅致的表达。仍然举薛法根这节课的例子:

师:下面每人用两分钟时间设计三个问题(了解老师),要问得准,问对路。

【两分钟后】

……

师:好,提问到此结束。通过刚才的提问交流,你对薛老师有了哪些更多的了解?把刚才获得的信息在脑海中梳理一下,请同学们用一两段话写出你对老师的印象或感觉。想想,能不能把老师写像了、写活了、写得栩栩如生?要围绕一个中心来写,限时10分钟。

在学生动笔之前,薛老师特意设计了腹构环节,“提问的准和对”是要求学生酝酿表达的重心,“信息梳理”本质是思维的梳理,“写像写活”是表达方式的要求(如能设计表达的环境,例如对其他班级述介其人、向亲长述其趣事,表达方式的要求就更高,但表达会更具生命力),这些都是在缀文上下功夫。

缀文是表达水平提高的必然途径并且还是迅速有效的途径。很多经验表明,有没有一个清楚明确的论题是一段表述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所以在表达之前,有必要花时间将思绪整理一下列出条理,确定一个论题,选择一种适合读者或听众的状况的表述方式,在此基础上去说去写,这样的表达一定是讲究的表达,说写水平怎么可能提不高呢?课堂上教师们在此一节必须有作为,从薛法根老师的课堂看,教师要在课堂上有效催生表达之前的腹构,还得有三个基础:有表达的素材,有表达的意义,有梳理的时间。

课堂需要萌生悟会。相对于觉动和缀文,悟会和积累的课堂地位教师们较为认同,但在悟会一途因为无迹可寻总觉得有些玄虚,于是有的教师干脆放弃把课堂变成了宣讲堂。据脑科学家研究,阅读始于大脑的视觉中心,大脑一开始是利用视觉系统来学习字词,随后又将读到的字词送回该系统,再从该系统出发来理解所读到的字词。Bell发现创建形象、理解文本、深思所读文本有直接的关系,据此鼓励人们在阅读时创建形象,如要求学生就他们所读的内容进行想象和描述。——在阅读上“建立学习情节,使学习发生意义”,萌生出悟会来,Bell等人已经给出了很具体的办法。

现用《致橡树》的一个教学环节设计做例子。在阅读诗歌之前,一般做朦胧诗、舒婷和爱情诗的介绍,以减少阅读障碍,再读诗梳理出爱情观。这种设计任务目的性很强,但缺少情境,是为阅读而阅读,悟会上容易隔一层。比如男生会想:嘁,女权主义!与我何关!女生会说:八十年代女生爱情,老土的!代沟!阅读的主体身心不参与,悟会从何说起呢!进一步的方案是,介绍《致橡树》的创作缘起(一次散步时一位男诗人感慨,说漂亮的女孩一定没有头脑,又漂亮又有头脑的女孩一定不温柔,舒婷不同意他的观点把女人的漂亮、头脑和温情放在一个矛盾的视角里,当晚写下了本诗),激问你是如何看待男诗人观点的,而后要求学生阅读诗歌,看作者是怎样用意象来反驳的。学生需要置身舒婷当年的环境面对男诗人,这是情境中的任务,调动身心自然多一层,感受悟会也就深一层。不足之处是闹了一点,不能于诗句间安静地吟味咀嚼把玩。还有一种设计,从橡树、木棉的形象入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展示的木棉树的形象,对比本诗和传统诗歌中的女性形象,让学生掂量掂量喜厌亲疏,最后对照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女性设计一个意象。这一设计在强化情境任务(对比、把自己放在阅读角色中)时,突出了作品形象的感受作用,可以肯定课堂上萌生的悟会是要普遍而深广一些的。

可以见得,悟会并不完全是学生的事情,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悟会的情境资源,提供听读的素材资源。赵希斌在《魅力课堂》中谈理想的阅读境界:先是“倾听”文本中众生命的呼唤;然后,自己“参与”进去,与之“对话”,在精神上“互动”、共震中“享受”生命的欢乐;然后,“沉静”下来,进入生命的“沉思”和“追问”;最后,走出书本,“直面生活”,进行生活的“实践”、生命的“创造”,实现生命的“自主”、人生的“开放”。这里所说,从“倾听”到“追问”,绝大部分是悟会的内容。一节语文课,教师作为的高下、匠心高明与否,多数本自于此。

课堂需要滋生积累。这一点大家都懂的,恕不赘言了。台湾作家刘墉在子女教育特别是积累上花了很大工夫,一双儿女刘轩和倚帆小时候都能背很多诗,认识很多字,这个事还曾经被台湾的媒体报道过,但是刘墉后来发现,孩子长到十几岁时,却背不出两岁时背过的东西。他的感悟是:“对于死背的东西,我们是否要让孩子早早开始?是否要拿孩子的‘聪明秀给亲朋好友看?我觉得,从教育的角度,要给孩子更多玩耍的空间,更多想象的空间,更多美的陶冶。”他其实说了这三点:语词文章模块的积累并非越早越好,短期之内也并非越多越好,积累跟个人的生长发展期、应用水平度应该呼应起来;积累不只有背记一个途径;体验一类生成的库源在积累上应该具有更大的价值。这三点也恰恰是传统积累教学最应该廓开改进的地方。

四、 结语

不论语文课堂是传统味还是国学味,语文教学本质还是汉语的教学,教学的效用首先在掌握母语,其次才是涵咏特质、浸淫文化,所以我们不能固守一如私塾教学的经验而回避学习心理的科学,语文课堂必需紧紧抓牢内语言。内语言的效用到家了,语文还是没学好,除非思维品质的短板;反过来,语言能力的成熟,则一定伴随着思维的进步。

猜你喜欢
语言语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