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合力攻坚

2016-05-30 10:48
浙江林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绿化林业森林

近日,省林业厅召开了全省林业工作交流会,首次运用新建成的视频会商系统举行,全省林业系统千余人参加。会上,临安、宁海等11个县(市、区)林业局围绕林业中心工作作视频典型交流发言。

临安:加快森林建设 打造林业发展新格局

2016年以来,临安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推动林业改革发展。组织全体林业干部职工对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进行大学习,并召开了林业工作会议,以及制订完善了“十三五”现代林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快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着力提升特色生态颜值。全市完成全民义务植树100余万株,造林更新面积9000亩,彩色健康森林建设面积1万亩,平原绿化面积1387亩。完成杭徽高速沿线11个绿化缺失节点复绿,“百路千里”沿线种植苗木1万余株,绿化面积30亩;加快林业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着力保障林农收入倍增。积极开展山核桃干腐病综合防治,并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业休闲产业;加快新型林技推广体系建设,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完善了三级联动的新型林技推广体系,以及新型林技服务平台——“林技通”,为解决林农的林业技术难题提供了方便有效的途径;大力倡导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提升公众生态意识。大力普及绿化和生态知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森林和“植绿、护绿、爱绿、兴绿”的良好氛围。下一步,临安将进一步深化林业改革,继续建好珍贵彩色健康森林,确保全年完成种植珍贵树种68万株、彩色树种1.3万亩、健康森林6000亩。与此同时,也将打好山核桃干腐病防治攻坚战。继续做好8686亩山核桃干腐病综合防治示范基地建设,指导全市完成药剂统防统治面积15万亩,实施林下植被恢复面积2.5万亩,推广山核桃自然落果法采收5万亩,张网采收5000亩。

宁海:抓好品质提升 打造精品工程

宁海县围绕省委、省政府“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的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上半年,宁海县将“森林宁海”建设侧重“扩绿增彩”,扎实推进珍贵树种造林、中幼林抚育及林相改造,并大力实施森林美化彩化工程,完成同三高速宁海互通口改造提升工程,新增绿化面积30亩。全县春季造林新增平原绿化面积2160亩,完成计划的224%;森林抚育3600亩,完成计划的90%。产业发展突出“创新”。林特总产值约为5.28亿元,同比增长7.8%。积极推进林业主导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发展林下经济,并以土地、林地银行为平台推动为农服务方式转变,涉及担保业务126笔,受益林农234人,累计完成担保额5766万元,盘活森林资源资产1.4亿元。资源保护力求“务实”。强化林政执法力度,涉林案件查处率达95%以上,提高森林灾害防控水平,森林火灾发生率150万亩仅为2.5次。完善林业补偿机制,生态公益林基本补偿标准达到每亩40元,补偿资金达5095万元。下一步,宁海县将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通道绿化精品工程。抓好品质提升建设,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提升林分质量和景观水平。抓好森林生态建设,进一步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绿化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抓好林业产业建设,打造林业全产业链,推动林业从一产向二三产业渗透,真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抓好生态保护建设,推进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体系建设,提升林地管理水平。

苍南:狠抓落实 为谋发展添动力

2016年以来,苍南县根据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在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的前提下细化任务,狠抓落实。深化绿化美化工作,截至6月底,全县完成绿化造林9924亩,超额完成全年造林任务数。开展义务植树20.5万株,四旁植树46万株。建成森林通道88.4公里,完成新建绿地14.8万平方米。结合“五水共治”,新建5座滨水公园;结合“四边三化”,开展绿化彩化示范路创建,建成示范路22条共计42公里。全面推进彩色健康林建设,完成国道、省道两侧10万亩彩色健康林规划,启动2600亩彩色健康林建设试点,绿化美化工作成效显著;持续发展油茶产业。上半年,全县油茶产业投入资金1159万元,新发展油茶种植合作社26家,油茶良种推广种植4365亩,油茶幼林抚育6800亩。建立健全森林消防机制,全面完善森林消防责任制,全县“最美护林员”评选活动,大力弘扬社会正能量。与此同时,为让广大市民享受更多绿色福利,苍南县主动争取,全力打造绿色生态惠民公园以及华东特色滨海植物园。下一步,苍南县将持续发力,打好林业两大“战役”。首先,打好建设“浙江美丽南大门”攻坚战。加快林相改造,下半年计划完成2000亩珍贵树种基地造林和2600亩彩色健康林建设。推进植物园建设进程以及着力打造森林特色小镇。其次,打好建设“平安林区”持久战,不仅要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力度,更要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坚持建管并举,确保林区平安,为G20峰会成功举办做出林业人应有的贡献。

安吉:践行“两山”理论 创建实践示范县

安吉是浙江重点林区县之一,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首发地。安吉县坚持以“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为己任,全面助推“两山”理论实践示范县建设。一是生态求“美”。推进珍贵彩色森林建设,新建高品质示范点6个,营植珍贵彩色森林1.29万亩;推进“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新建特色果园700亩;建立3个大气负离子固定监测点。二是产业求“富”。深化“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县”建设,探索创新“一亩山万元钱”模式,大力推广林下套种杨桐、铁皮石斛等经营方式;深化“森林休闲养生试点县”建设,成功创建省级森林特色小镇4个、森林人家命名村4个、森林人家培育村11个;启动全国首个竹林碳汇经营项目。三是改革求“新”。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完成林权流转6000亩,林权抵押贷款贴息项目13个,指导组建家庭林场6家;建成安吉林产品电商众创基地,引导各类林业经营主体与电商企业对接;设立“湿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建立湿地保护委员会;加大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文化求“精”。依托竹博园资源建设“清风竹园”,打造全国唯一“竹廉”文化基地;广泛传播生态文化,承办“国际低碳建筑绿色供应链研讨会”“湖州市野生动植物暨‘爱鸟周活动”,在省自然博物馆开展“安吉小鲵”专项保护宣传。下一步,安吉县要把林业短板补紧、补实、补到位,积极打造林业生态建设示范、林业生态保护示范、林业综合改革示范和现代林业经济示范。

海宁:打好组合拳 让绿色成为主色

海宁市将林业工作全面融入“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公铁”沿线环境整治以及海宁独具特色的星级美丽乡村创建等中心工作,围绕“三重”凝聚合力,实施“三高”精准发力,不断践行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代林业发展路子。2016年3月,海宁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海宁以“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为动力,高要求落实林业要点工作,加快推进平原绿化生态建设,加强“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着力调整杭浦以南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布局乔木型水果产业和观赏性花卉种植。以“打造全国绿化模范县”为载体,高规格实施绿化提升工程,实施美丽县城、美丽乡村、景观防护林、美丽钱塘绿化,主动融入杭州钱塘景观,推进百里钱塘休闲观光型生态绿带建设,新建绿化面积200多亩。以“服务G20杭州峰会和互联网乌镇峰会”为契机,高标准狠抓公铁沿线绿化整治。下一阶段,海宁将继续做好以下四大方面工作:一是突出“点面结合、城乡一体”,继续推进平原绿化建设。进一步结合“五水共治”“四边三化”“公铁沿线环境整治”,全力服务好G20杭州峰会和互联网乌镇峰会。二是依托“工程化实施、项目化管理”,稳步提升绿化质量。进一步突出示范道路和示范河道带动,推动“四边”的绿化、彩化和美化。三是完善“部门联动制度、长效管护机制”,进一步健全“一把手”责任制,形成合力推动可持续发展。四是围绕“产业平台提升,美丽经济发展”,全力做好世界花卉大会申办工作和推进长安“花卉小镇”建设。

新昌:生态与发展并重 发展现代林业经济

新昌县坚持发展保护并重,着力加强生态产业建设,深入开展森林创建活动,着力推进林业产业建设,大力开展森林资源保护专项行动。成功创建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县”,扎实开展珍贵彩色健康林示范县建设,深入开展“创绿色家园,建美丽乡村”活动。加快林业特色基地建设,通过发展香榧、薄壳山核桃等干果、推进毛竹等传统产业改造及林下种植,新发展提升林业特色基地5050亩,其中万元亩产2020亩,完成林下套种山稻200亩。加快森林休闲旅游项目建设。编制实施《2016年森林旅游项目方案》,推进罗坑山森林公园雪斗庵二期以及天姥山森林公园霞客古道等项目建设。开展城区景区周边山体绿化管护专项整治行动,执法整治面积近1000亩,完成绿化补植380亩,同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着眼平安林区建设,开展“护航G20”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同时,坚持改革创新引领,着力提升服务管理能力,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创新林业审批服务,创新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上半年已组建家庭林场2家,林业股份合作社5家。引导林权有效流转,开展了林地经营权流转证登记发证工作。开展毛竹林综合保险试点,完成国有林场等毛竹林综合保险工作。开展全县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调查,编制《新昌县古树名木名录》。在全省率先实行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公众责任保险,对全省2098株古树名木及48株后备古树进行投保。下一步,新昌将重点抓好“省珍贵彩色健康森林示范县”建设,做强做大林业特色基地,做长做深林业产业链,做活做响森林休闲文章,加强林政资源监管,确保森林生态安全。

浦江:结合创森工作 建设两美两绿县域

浦江县深入贯彻传达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形成全社会支持参与林业的良好局面。3月10日召开了全县林业工作会议,部署谋划“十三五”和2016年林业工作,会上县政府与各乡镇(街道)签订了目标任务责任书,把林业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启动国家湿地公园申报工作。完成了浦阳江国家湿地公园的总体规划和申报片。开展浦阳江生态廊道植物园建设。先后举行了争创省级森林城市春季义务植树活动和召开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推进大会,创森进入快速道。截至目前,建成区绿地面积1.38万亩,人均15.03平方米,绿地率达33.21%;平原绿化面积1.9万亩,完成102个村的村口景观建设工程,“美丽庭院”达标家庭2.3万户;目前,已创建省级森林城镇2个,省级森林村庄8个,金华市级森林村庄169个。5月份,省级森林城市创建通过省厅预检。下一步,要加快古道修复和“森林人家”建设。完成浦江县森林古道修复概念性总体规划方案,年内争取开工建设7条古道,结合民生村、新光村,形成两条森林旅游观光线。“森林人家”项目基本完成基地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房改造工作,启动设备仪器购置、技术推广与培训、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等工作。准备冲刺“省级森林城市”创建。申报2个省级森林村庄和3个省级森林城镇,力争年内完成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其次,做好浦阳江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和申报片的修改与完善工作,争取拿下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的牌子。

开化:建设珍贵彩色森林 绘就国家公园美丽画卷

2016年以来,开化县以学习、宣传、贯彻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为抓手,引导广大林业干部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围绕“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宏伟目标,创新举措,狠抓落实,加快推进现代林业建设,为开化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提拱坚实的林业支撑。按照3年全面完成高速公路、国省道和通景公路等三类主要通道景观改造,十年封山育林100万亩、建成景观林200个的“312”建设目标,以国家公园锦绣行动、珍贵彩色健康森林示范县建设为主抓手,大力实施林相改造工程,发展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增设精致小品,营建景观林,促进森林提质增效。上半年共清理茅杆6480亩,发展珍贵树种造林3613亩、彩色健康森林5437亩,建成示范点12个、面积960亩。同时,结合开化义务植树三十五周年、珍贵树种进万家、森林系列创建等活动,大力推进平原绿化。全县共义务植树35万株,赠送珍贵树种13万株,完成11个市级以上森林村庄和1个森林城镇的建设任务。下一步,全县将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围绕国家公园建设,着力以优化林业发展空间为重点抓布局;以完善生态补偿与奖惩机制为重点抓保护;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抓发展;以创新林业体制机制为重点抓改革。

普陀:促“全域全景”建设 绘“全景普陀”蓝图

2016年以来,全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代林业发展路子,提出“全景普陀”的五年建设目标。年初,区委、区政府下发《“全景普陀”建设专项工作规划(2016—2020年)》,以“普陀湾”建设、一港两岸、海上水乡、平原绿化、四边三化、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工作为主要内容,突出本岛先行和绿色先行,实现“水映普陀”“绿满普陀”“品质普陀”“人文普陀”四道风景。上半年,全区严格按照“森林浙江”的任务部署,全区共完成平原绿化450亩,“四边”绿化长度6公里,新植珍贵树种7.9万株,实施重点绿化工程20余项,投入资金0.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亿元)。下一步,全区将继续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加快“全域全景”建设步伐。以重点、亮点工程为依托,以景区化的标准和要求推进绿化建设,统筹新城、老城“两座城”,注重全方位细节打造,通过“一步一景”,实现“景景相连”。努力形成“宜居之城”,通过美丽进社区、美丽进园区、美丽进家园、美丽进田园等“四美”活动开展,结合珍贵树种发展、植树治水、绿道建设、美丽示范线建设、大地造景等载体,实现全区绿地率保持在29%以上,人均绿地面积11平方米以上。积极开拓“全景+”经济,推进传统产业升级,促进林业经济提质增效,培育打造以休闲养生、森林旅游、渔农家乐、精品特色村、民俗民宿等为代表的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的“四新”经济。

仙居:多措并举 绘就“山水画城市”

在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和仙居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仙居县围绕“生态立县”、建设“中国山水画城市”的工作目标,结合林业工作实际,强势推进仙居林业各项工作。仙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工作,由县长、分管副县长参加召开全县林业工作会议,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做好保障。目前,已完成珍贵彩色森林14500亩,占计划任务2000亩的725%。同时,仙居县狠抓森林城镇与森林村庄建设。上半年,完成省级森林城镇初验2个;通过仙居县林业局组织验收的森林村庄43个,提升森林村庄15个,共投入补助资金250万元。狠抓林业产业稳步发展。杨梅、油茶两大产业是仙居县林业主导产业。仙居杨梅是中国驰名商标,并获得全国首家绿色食品原料(杨梅)标准化生产基地。林业部门重点抓健全质量安全监管和技术培训,加强统防统治和物理防治,加大监测力度和市场推介力度等工作,确保杨梅产业稳步发展。2016年,杨梅产业杨梅总面积13.8万亩,投产面积12万亩,产量8万吨,产值5.2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1200多元;油茶产业面积达5万亩,上半年新发展1240亩。另外,仙居县正确处理好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关系。对部分项目破坏森林资源影响大,仙居县严格对照上级文件,严格把关,限制项目报批。下一步仙居将根据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重点继续抓好森林资源保护、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三产融合产业发展、国家级名称申报等四方面工作。

龙泉:五大“战役”开新局 成效显著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龙泉林业紧紧围绕“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发展目标,坚持以归零的心态、翻篇的姿态、奋发的状态,以“林改创新攻坚战、美丽森林持久战、产业富民主攻战、项目建设大会战、和谐林区保卫战”五大“战役”开新局,持续推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成效显著。上半年,龙泉市落实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通过组织活动、召开全市林业工作会议、签订目标责任书、编制规划等形式,精心绘制林业发展蓝图。同时,破解融资难题,龙泉率先试行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制度。目前,全市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29.2亿元,占到全省的15%,全市林农利用林权抵押可获得贷款近100亿元,龙泉市创新的林地经营权流转证、村级担保合作社、林地信托、公益林质押等一系列举措有效破解农村融资瓶颈,拓宽农户融资渠道。整合多方资金,全力推进美丽林相建设。在年初召开的“丽水市林业工作会议暨美丽林相建设动员会”上,季柏林市长做第一个典型发言,并表态将从地方财政中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美丽林相建设,加上林业整合的1000万元项目资金,龙泉将每年投入2000万元用于美丽林相建设。建设华东森博园,打造森林人家示范典型。华东森博园森林人家民宿项目位于龙泉市林科院地块,占地面积约20亩,总投资2300万元,是丽水、龙泉市委、市政府高端民宿示范点。龙泉林业局牵头启动了华东森博园创建工作,立项后仅7个月时间,基本完成所有建筑单体建设及绿化和装修工程,预计7月底前交付使用,刷新了龙泉政府投资项目建设速度。下一步,龙泉将重点做好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林改创新等三篇文章。

猜你喜欢
绿化林业森林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land produces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哈Q森林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