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行升级 推进浙江竹产业发展

2016-05-30 10:48
浙江林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竹业竹制品竹炭

竹产业是我省最具特色和优势的山区富民产业,被浙江省政府列为全省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加大了财政支持力度,加强了技术创新与推广,竹林面积持续增加,产业规模不断拓展,经济效益稳步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获得了“中国竹子看浙江,浙江竹子富林农”和“一根翠竹挑起百亿元产业,致富百万农民”的赞誉。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我省竹产业行业效益下行明显、生态制约形势严峻,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受到周边省份挑战,急需破解资源性、结构性和市场性等诸多矛盾和束缚创业创新的机制体制障碍,并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文化传承和创意的视角来提振竹产业,推动转型升级。

浙江竹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竹业在各级政府部门重视下,在广大竹产业相关科研、企业单位的支持和努力下取得了长足发展。一是产业发展规模稳步扩大。近几年,我省竹林面积逐年增加,由2004年的1175万亩增长至2014年的1321.5万亩,年均增加14.65万亩。竹业加工规模也逐步扩大。全省年均采伐毛竹18960万根,年加工毛竹3亿根左右。全省竹加工企业共有4000余家,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20余家,5000万元以上50多家,我省竹制品年出口额6亿多美元。在低碳生态消费的引领下,竹制品更趋丰富。竹主要被制造成竹地板、竹窗帘、竹地毯、竹日用品、竹工艺品、竹胶板、竹家具、竹笋、竹炭、竹纤维纺织等产品,几乎可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二是竹产业对山区经济的贡献逐年显现。2015年我省竹业总产值420亿元,占林业产业产值4523亿元的9.3%。全省有30多个县(市、区)的竹业产值超亿元。竹产业在促进山区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三是促农增收的作用持续增加。竹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产业链条长、就业容量大,是现阶段最适合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之一。全省现有300多万农民从事与竹有关的产业,其中有10万多人从事竹(笋)加工产业。安吉县竹产业从业人员达4.5万人,对GDP贡献率达到30%,竹产业为全县农民平均增收6500元,占农民收入的近60%。临安竹产区农民的一半收入来自于竹笋产业。竹产业已成为我省山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四是产业集聚较为明显。安吉县共有竹制品加工企业2162家,其中国家竹业龙头企业2家、省农业骨干龙头企业5家、省林业龙头企业32家、市农业骨干龙头企业36家、县级以上龙头企业56家。庆元是我省竹制餐具最集中的地区,全县现有竹加工企业270余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50多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7家,竹制品加工企业上交的国税约占该县工业制造业的一半,近年来竹制品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九川竹木等企业网上销售量超一半;临安市是我省竹笋主产区,国内最大的竹菜园、天目笋干加工中心、重点水煮笋加工出口基地,全市100万亩竹林中以雷竹为主的菜竹林有48万亩,年产鲜笋约25万吨;丽水市遂昌县和衢州市衢江区是国内最先开发竹炭的地区,开发出竹炭和竹醋液系列300多种,产量占据国内市场三分之一以上,远销日本、韩国、欧美、东南亚,成为全球最大的竹炭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

新常态下浙江竹产业面临难题

我国经济运行步入“新常态”轨道,笋竹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巨大挑战。一是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增速下行趋势明显,受宏观经济影响,竹产业已经告别了过去的高速增长。我省竹产业整体效益持续下降,竹材收购价从最高每百斤40元下降到目前的不到25元。二是“低小散企业”的矛盾突出,产业科技储备不足,龙头带动能力不强,缺乏足够的增长动力,企业之间的联合兼并重组难度大。三是生产成本上升过快,竹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无论是竹林的培育管理、竹材的采伐、竹笋的采挖、竹材加工等诸多环节仍然沿袭着人工劳动的方式,机械化程度低,劳动效率低,用工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比例很大。劳动力成本上涨让众多笋竹加工企业综合成本上涨。四是生态因素制约严峻。笋竹加工企业“低小散”的现状和生产方式,与我省目前的生态要求有较大距离。如龙游县在2014年对全县的竹制品加工行业进行专项整治,全部关停有污水排放的69家炭化(蒸煮)篾加工企业。安吉县2012年以来,通过《安吉县竹产业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安吉县竹产业转型升级标准》等实施,关停了大量的竹拉丝厂,其中天荒坪镇2012年以来整治竹拉丝、竹地板、竹凉席等企业144家,拆除环保不达标锅炉33台。五是基础设施仍较薄弱。近年来,尽管政府加大了对竹林道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但因建设标准低,维护管理没跟上,一些林道时常被损毁,与实际需要还有较大差距。

多举措推进浙江竹产业提升发展

面对新常态下竹产业的新问题,要进一步落实《浙江省竹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15—2017年)》(浙林办〔2015〕33号)的有关要求,多举措推进全省竹产业的提升发展。要加强宏观引导,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从目标、战略布局和发展重点,立足我省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通过创新经营体制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等途径,落实“巩固提升一产、培育壮大二产、积极发展三产”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是要夯实“一产”基础,重点做好毛竹现代科技园区建设、竹子精品园区建设和林区道路建设。实施分类经营,发展林下经济,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二是要做强“二产”加工产业,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对竹木加工共性、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和新技术产业化应用推广等支持竹木加工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促进竹产业实现清洁生产和绿色发展,提升产品的特色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当前,要利用竹缠绕复合压力管技术列入2015年国家发改委第二批《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的契机,落实好竹缠绕复合压力管基地项目;利用我省“五水共治”“美丽浙江”建设,加快企业提升改造,推进炭化、蒸煮工序的集中和规模化,推进“机器换人”步伐,扩大机械剥笋的推广面。三是做活“三产”,重点促进竹制品的电子商务产业、竹生态旅游产业和竹文化传承产业发展,如庆元的竹制品、遂昌的竹炭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安吉县竹博园、中国大竹海、龙游浙西大竹海等竹生态旅游区,安吉永裕等竹企业,期待竹林成美景、竹山变金山。要增强竹业企业的规模和竞争力,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上市,解困“大产业与小企业”矛盾,对进入上市辅导期和列入上市后备资源的龙头企业,在发行债券、境内外上市、并购重组、股权融资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鼓励强调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协作和配套关系,建立“命运共同体”,发挥“大”的规模性和“小”的灵活性。

猜你喜欢
竹业竹制品竹炭
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举办多方利益相关者研讨会推动竹业发展
3D打印技术在竹制品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竹制品商机到来
竹炭绿植除甲醛 靠不靠谱?
让竹炭帮我们去除甲醛
中小竹业企业财务风险原因和对策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浓度竹制品废水
顺昌县岚下乡竹业现状与发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