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研究

2016-05-30 18:49陈宪君
大东方 2016年9期
关键词:内容体系现代教育技术

陈宪君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培养职前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文章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体系衍变视角出发,在分析课程内容衍变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国内外教师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提出了面向职前教师能力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内容体系,以期为培养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供全新的视角,从而促进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内容体系

改革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三通两平台”等大批教育信息化工程、项目的开展与实施,硬件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是,教育信息化不仅仅是硬件与软件水平的发展,而是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涉及众多因素,但从目前的发展现状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与提高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教育质量的提高、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课程改革的实施等都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目前,大多数师范院校都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来培养职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目前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存在以下问题。

1教材内容繁杂、体系层次单一

教学形式单调,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课程教材内容“从理论到实践,从教育学到传播学,从计算机原理到媒体理论,再从教学设计到远程教育,基本上包含了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实质上是教育技术专业课程的浓缩版、简化版”。阮士桂等在大量教学活动实践并使用多个版本教材进行实验的基础上认为:“目前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基本上是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浓缩,知识范围‘大而全,不符合普通师范专业学生的学习要求”。有国内学者认为教材内容的繁杂和内容体系的单一,导致了教学形式、模式的单调。“由于内容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讲授形式,并以教材或教师的PPT课件作为教学支撑材料,没有在实践中践行教育技术学科所强调的信息化教学形式以及其他媒体形式的应用。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单一无形中削弱了学生对于教育技术知识以及技能的重视”。

2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学科关联性

“教材呈现出与学科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成为了一门独立于专业发展的孤立学科。学生在学习时,难以形成该课程与自己专业之间的良性互动,难以架设现代教育技术与所学专业之间的支撑桥梁”。“不少高师院校教育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着重理论、轻技能,重讲解、轻实践的通病另一诟病是学科课程缺乏学科专业知识,没有针对性”。“在对现有教材的研究中,仅有三本教材在编写时与学科相结合,而且它们的结合实质仅体现在教材名称或案例上,并未真正根据学科需要进行相应的内容设置”。

在课程内容组织方面,整体采用立体化教材的方式,同时根据不同模块内容特点,灵活采用网络课程、专题学习网站、微课程集群、学习空间等不同的形式,帮助教师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技能。在“基础理论”模块中,不要求“大而全”的理论结构体系,而是将核心概念和观点通过动画、微视频等形式予以展示,要求教师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达到“了解”层次即可。在“媒体技术”模块中,“常见硬件环境”主题采用虚拟实验室的方式,注重教师对于硬件环境操作技能的掌握;“资源环境”主题以专题网站的形式展现,主要让教师了解相关资源的教学应用;“资源整合”主题不直接介绍相关软件工具的操作方法,而是将具体资源整合的方法融入學科教学实际需求中,以具体任务情景的方式幫助教师获得学科教学资源整合的能力。“教学设计”模块突出“学科特性”,为教师提供典型学科案例,通过对案例解析的分析,让教师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方法。“媒体技术与教学应用”模块主要为“模块二媒体技术”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的应用,同时也是“模块三教学设计”内容的实践和延续,其中也隐含着“讲授教学”和“探究式学习”两种教学法的知识。在内容组织上,不突出理论知识学习,而是采取“案例分析—内容学习—教学设计”流程的微课程集群,结合教师的具体的教学问题,重点突出信息技术在具体学科教学环节的应用方法。在“工作效率与专业发展”模块中,“信息技术与工作效率”主题将内容与教师实际工作相结合,通过例如“利用文字处理软件提高工作效率”等主题帮助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习”主题结合国家与地方教育机构的专有平台或社会性研修平台,提供体验式学习环境,以典型案例与典型研修活动为主要内容,引导教师形成网络研修习惯与研修能力使教师掌握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能力。

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是解决当前“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而言,除了对教材内容体系进行创新性重构外,还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境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培训质量,鼓励教师参与、感受,在实践的过程中完成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与此同时,建立完整的支持保障体系,从学习评价、资源建设、教学模式等方面保证教育技术学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只有这种系统、完整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才能有效培养职前教师的教育技术理念、知识和技能,培养合格的具有适应信息时代从教能力的师范人才。

参考文献:

[1]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J].中国电化教育,2001(2):5-8.

[2]黄映玲.广东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分析与对策[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2(7):27-30.

[3]付丽萍,张军征.基于绩效观点的山西省农村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调查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4):22-25.

[4]李娟,张家铭.甘肃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7):108-112.

[5]王晓莉.内蒙古地区中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3):80-83.

(作者单位: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内容体系现代教育技术
幼儿体育活动及其内容体系的思考
基于党的十八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研究
校园足球运动训练内容体系的创新构建
系统科学理论视角下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
中学“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模具CAD/CAE/CAM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