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首家寺院智能网络管理平台上线

2016-05-30 06:19冯雨晴
中国新农村月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沂源荆山普安

冯雨晴

本刊讯(本刊记者李胜昌报道)近日,春日中的沂源普安禅寺掩映在绿水青山中,寺院内佛音缭绕、人潮涌动,淄博首家寺院智能网络管理平台——沂源普安禅寺智能网络管理平台发布上线。正值观音菩萨诞生日,来自省内外的300多名信众和香客前来拜佛祈愿。

这个平台是一个智能化、数字化、开放式的互联网管理软件,具有互动性、人性化、快捷化、一体化等特点。平台的运行,让古老的佛教文化和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结缘,可以使普安禅寺的法事信息传播得更快更广,让更多的香客了解普安禅寺,提高普安禅寺的知名度。四众弟子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互动交流,深入研修佛法,弘扬佛教文化。八方香客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恭请法物,随喜功德,为大家提供了更加便利的礼佛形式。一经推广,必将大大便利弘法、便利修行、便利信众、利益众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举。

该寺院主持释果德师父告诉记者:“我们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佛教文化,已经是大势所趋。正如学诚法师所说,佛教如果排斥互联网就不会有发展。下一步我们要用好互联网这个工具,弘法护法,济世报恩,庄严佛净土,悉发菩提心”。

仪式结束后,四方信众纷纷到服务处扫描网站二维码进行注册体验。

来自潍坊的张女士是一名居士,在普安禅寺学习2年多了,她告诉记者,只要有时间就会带着女儿来到这一片清净之地修身养心。她说:“山东沂源普安禅寺是一处地理文化和自然景区中心,是一座具有一千五百年历史的皇家古刹。坐落于淄博博山东南五十公里处,东望临朐,南观沂水,西邻莱芜,荆山凤凰山卧龙山一脉相连,寺北一公里摩崖罗汉雕像于汉隋时期,历史悠久,寺前千年古银杏树三人围抱多余尺,枝叶繁茂,充满灵气,山水涌泉,人文荟萃。相信插上网络这双翅膀,普安禅寺定能吸引更多佛学爱好者。”

相关链接:一座见证了千年历史的皇家古刹

秋收冬藏,春和景明,枯木逢春,万物复苏,阳春三月,我们穿越了城市的喧嚣,径直奔向前方的目标——坐落在山东沂源县荆山脚下的“沂源荆山普安禅寺”,仅为寻访一番佛家的静谧。

春日中的沂源普安禅寺掩映在绿水青山中,寺院内佛音缭绕、人潮涌动,原来正是沂源普安禅寺智能网络管理平台发布上线的日子。又正值观音菩萨诞生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信众和香客们正在普安禅寺虔诚拜佛祈愿,寺院内佛音缭绕、人潮涌动。

沂源普安禅寺的主持果德法师表示,沂源普安禅寺作为淄博首家寺院智能网络管理平台平台的运行,让古老的佛教文化和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结缘,可以使普安禅寺的法事信息传播得更快更广,让更多的香客了解普安禅寺,提高普安禅寺的知名度。四众弟子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互动交流,深入研修佛法,弘扬佛教文化。八方香客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恭请法物,随喜功德,为大家提供了更加便利的礼佛形式。一经推广,必将大大便利弘法、便利修行、便利信众、利益众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举。

皇家寺院

普安禅寺环境优美,正如碑文所载:“尽日迎阳,春花早发,秋深脱寒,冬生暖气,夏有凉风”。普安禅寺曾是一座蜚声四方的千年古刹。上饶进士、沂水知县游荆山寺(普安禅寺)后,曾作《游荆山寺》一诗,描绘荆山寺景色之美及佛事之盛:“闻说荆山胜,荆山此日游。灵泉通地脉,怪石出林头。老衲和云卧,昙花入液浮。谁能解心相,我亦学藏修。”

荆山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名为“无相寺”,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金主又颁诏敕建,改称“普安禅院”。明朝时期,将寺院更名为“普安禅寺”。广于唐、宋,极盛于元、明,延于清,多次重修扩建,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千佛阁、十二层砖塔等。

相传,隋朝一位公主前往泰山朝拜,回朝途中下榻于荆山,不幸暴病身亡。皇帝悲痛不已,将公主埋葬于此(今沂源县城西侧),又唯恐爱女独留此处影只孤单,便在荆山修建了“无相寺”,该寺院又被称之为“皇家寺院”。

普安禅寺遗址

据考,普安禅寺原址庙门在荆山银杏树南,大门是走廊式三间,两边各塑“四大天王”像,也叫天王殿,意即“四大天王镇守山门”。进内五大间横列为千佛殿,继而是观音殿,再进内是大雄宝殿,中间为释迦牟尼像,十八罗汉分列两旁,本院两侧是东西厢房,作仓储用,大雄宝殿的后面有十多间僧舍禅房。庙门西侧有古银杏,再西为荆泉溪流,过溪之西山梁为墓地,原有经幢墓塔十多座;庙门南有敕建碑、八棱碑,大小碑碣林立两侧。庙门东侧有塔一座,整个庙舍布局错落有序,以山势而叠增,恰当得体,所有建筑石刻雕凿细致精湛,雕梁画栋彩焕斗拱,高脊矗立,飞檐凌空,其规模宏伟壮观。该寺庙地处沂州西北,蜚声四方,旧时鲁中东南部的僧、道、尼俗赴泰山进香者莫不于此驻足,或挂禅或奉香,因而四时香火鼎盛,极盛时有庙地五十多亩,分佃于傅家庄、西台、栗行等四邻村民,有僧人百余。至清朝中叶,普安禅寺渐衰。民国时,古建筑因年久失修,大部圮毁。1950年前后,所剩僧人相继还俗,佛事活动泯灭。1952年辟为国营荆山园艺场,1954年古建筑全部拆除。

2003年沂源县政府开始重建皇家古刹“普安禅寺”,2008年9月敬请果德法师担任普安禅寺住持,以净土誓愿成就众生,弘法普度。于旧址之上重建大雄宝殿、天王殿、千佛阁等,山门道场一改旧貌,八方香客络绎不绝,寺院香火日渐旺盛。

普安禅寺文物古迹

摩崖造像

位于普安禅寺北面方向的荆山南侧悬崖上的摩崖造像,是沂源县四处造像之一,也是荆山有名的文化遗存之一。

白银杏树往北,穿过一条两边翠松高耸的林荫道,即到荆山公墓,经过公墓,沿杂草丛生的一条羊肠小道上山,大约二十分钟,即到罗汉摩崖处。

据有关资料介绍,造像共有十八尊,皆浅浮雕,分为两组。第一组十六尊,雕刻在峭壁下端的长方形石龛之中,石龛长约6米,高约0.7米,进深0.4米。十六尊造像一字并排,皆坐式,像高0.4米左右,身披通肩袈裟,内著僧祗支,姿势不同,形态各异,有的双手叠放于腹前闭目诵经,有的手持各种器物交头接耳,也有的东张西望。由于日晒雨淋及人为的损坏,面部残损严重,几乎无法辨清。

石龛上方约1.5米处的崖壁上十分规则地横排着十六个长方形石孔,石孔上方有一条波浪形石槽,似为安插木椽和覆瓦之用,说明造像前曾有过类似殿堂的建筑物,以保护造像不受雨水冲刷。石龛右上角有一长方形凹面,平整光滑,上面应有题记之类,因风雨剥蚀,字迹已不可辨。据资料记载,由此往西行百米之外另有两尊造像,造型与十六尊相同。从此处造像艺术特点及荆山寺敕建碑推断,当为隋唐时代的作品,现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银杏树

拜佛上香之后闲游于寺庙之中,一股无形的牵引力将我们引向寺庙中这颗见证了千年历史的古树。寺内这颗银杏树,胸径1.8米,胸围4米,高28米,树冠覆盖800多平方米,按一般习惯建庙植树,估计这颗银杏树已达1400多年,如今依然生机盎然。尤为奇者,在树的主棵间生有藤科植物一株,粗如鸡卵,攀援而上,枝叶繁茂,蔚为奇观。

站在千年古树下,细细品味着千年历史留下的印迹。一千多年过去了,历史风云早已散尽。然而,作为一千多年历史见证的古树依然昂首参天,巍巍挺立,依然蓊蓊郁郁,生机盎然,忽然想起徐铉的诗句“倏忽千龄尽,冥茫万事空”,颇以为是。银杏树上,人们虔诚地系上了许多红布条,以祈求神树的护佑,以寄托表达心中美好的愿望。

猜你喜欢
沂源荆山普安
改造促迭代 提质创品牌——山东沂源苹果的振兴之路
春 讯
袖珍之地,颠覆土地——以沂源拇指公园景观工程为例
沂源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把“普安红”做成走出国门的亮丽名片
贵茶之贵普安红
小小茶叶铺就脱贫路
情报站
沂源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研究
美玉和氏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