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哈尔滨的地域文化与方言词汇

2016-05-30 09:13张杰
北方文学·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哈尔滨发音方言

张杰

摘 要:纵观人类城市的发展史,每一个城市都有其自己的形成背景,而随着城市不断的发展与演变,就形成了其各自的“地域文化”。当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的地域文化时,发现“语言”对地域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哈尔滨作为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城市,有其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地域文化的研究,并追溯哈尔滨方言词汇在传承和使用中的发展与变迁,浅谈一下哈尔滨地域文化与方言词汇之间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哈尔滨;地域文化;方言;变迁

一、引语

(一)什么是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如一个地区一座城市或是一个国家独具特色、源远流长,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它在特定的区域内,表现出来的是独特的生态、民俗、传统和习惯文明等。与此同时,与当地环境相融合,从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地域的独特性。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指的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因素,其范围可大可小。地域文化中的"文化",也可以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的阶段不同时期的地域文化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例如: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等。

(二)地域文化与方言词汇的关系

文化与语言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有三方面,第一,语言是用于记录文化的主要手段,是文化的主要载体;第二,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语言里的方言,更是成为了文化里人们最感兴趣的方面之一,语言与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二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第三,语言和文化是互相依附的,二者会相互促进,也会相互制约。总得来说,文化是靠人来传承和发扬的,而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语言,无论是通过口头的,还是笔录的,都会把文化继承下来,因此说文化和语言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而在语言文化中,最值得我们研究的莫过于方言词汇了。

二、哈尔滨地域文化的特点

(一)哈尔滨城市概况

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省会,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是黑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东北地区第二大城市。哈尔滨是中国省会城市中陆地管辖面积最大、总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哈尔滨坐落在松嫩平原广袤的黑土地上,处东北亚的中心位置,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枢纽,被誉为欧亚大陆桥上的明珠。此外,哈尔滨位还是我国大都市中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铸成了哈尔滨独特的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冬季寒冷而漫长,而夏季凉爽又短暂,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以及旅游胜地。

(二)哈尔滨地域文化特点

哈尔滨历史悠久,一直以来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以“金源文化”为历史源脉。近代以来,哈尔滨历经沙俄、日本等列强的侵占,并且经历了中东铁路的建设,日俄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事件,有明显的殖民文化特征。正因为哈尔滨经历过这些深刻的历史变革和历史事件,所以哈尔滨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包容并蓄外来文化的内涵,这一点体现在哈尔滨城市的建筑风格、人们的性格特征和生活习惯等许多方面。具体特点如下:

独特的冬季文化: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铸成了哈尔滨特有的冬季文化,特殊的自然环境铸就了哈尔滨冰雪文化的盛行,因此哈尔滨素来有“冰城”的美誉。每年冬天都有许多国内外的游客来哈尔滨旅游。哈尔滨也会以冰雪为主题开展冰雪文化节,冰灯节,冰雕艺术,以及各项和冰雪有关的体育赛事,其中“冰雪大世界”以成为闻名全国的旅游胜地之一。

欧式风格文化:提到哈尔滨的地域文化,就不能不提哈尔滨的建筑。哈尔滨的建筑风格十分多样,他是东亚城市中“建筑样式最丰富的城市”。由于黑龙江省和俄罗斯接壤,也介于哈尔滨特殊的历史背景——100年前的哈尔滨曾有许多犹太人在这里居住并参与建设城市,因此哈尔滨城市建筑的风格受西方欧式建筑风格的影响很大。著名的旅游景点“中央大街”“索非亚教堂”等,都是受欧式风格的影响。

典型的傳统文化:哈尔滨作为中国工业起步很早的城市,有着深厚的工业历史积淀。中国的工业发展格局曾经逐步地往东南沿海迁移,但是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老牌的具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哈尔滨在弘扬传统工业文化和更好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的事业上,又承担了更多角色。

三、哈尔滨地域文化与方言词汇的密切关系

(一)哈尔滨地域文化影响着哈尔滨方言的发音与用词

1.发音方式

由于黑龙江有寒冷又漫长的冬季,冷空气很容易进入到嗓子眼里,造成不适,所以久而久之,形成了哈尔滨人在说话时的发音特点:“吐气”的发音方式,比如哈尔滨方言中“干啥”“上哪嘎哒”“整个浪儿地”,都是向外送气的发音方式。再如在哈尔滨方言里,人们会说“你好”,发音方式是送气,但广东人会说“嘞好哇”,发音方式是向里收着发音。再如哈尔滨人说“没有”,而广东人会说“谋哇”,也有向里收气发音的倾向。

哈尔滨方言,也可以说整个东北地区的方言,从整体上来说,都是“响亮清楚、干脆有力”的,这也和整个东北地区寒冷的天气有很大的关系!人们在寒冷的天气中需要有底气地去说话,就形成了一些人说的“玉米碴子”味儿。但正是这样的发音方式,才让东北话表达的意义更加生动,准确,让外人听起来显得格外有趣。这也是东北话的魅力所在!

此外哈尔滨的一些街道和地名,它们的发音就代表了哈尔滨方言里的特殊韵味。例如哈尔滨的“哈平路”,“哈”应该是三声hǎ,而不是一声hā;哈尔滨“南岗区”,“岗”应该读四声gàng,而不是三声gǎng;再如哈尔滨下属的“阿城区”,“阿”字读的是四声 à,而不是一声 ā。

总得来说,在众多方言里,哈尔滨方言是很接近普通话的一种方言了,近些年来我们也看到哈尔滨地区涌现出来许多优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此外哈尔滨方言的发音清晰、响亮,听起来还给人一种豁达、豪爽、热情的感觉,在一些介绍民俗的地方性节目中,常常会加入东北话的语调和用词,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

2.方言用词

众所周知,语言不但受到气候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影响。黑龙江的地方语,如“脖勒盖”“磕碜”“嗯呢”“石砬子”等,原来都是满语。历史上的东北地区,曾建立过伪满洲国,满族文化对这片土地有很深的影响。例如“嗯呢”一词其实是在封建时期,奴才回答主人话语时说的话,表示一种顺从和执行,也就是说“嗯呢”的本意是奴才对主人的应答。不过现在“嗯呢”这个词已经被广泛地使用,其本意已经被泛化了,这也是词汇的一种变迁。

除了历史背景外,影响哈尔滨方言的还有哈尔滨独特的冬季文化。由于哈尔滨有着漫长而寒冷的冬天,并且这种寒冷是“干冷”,是一种透心凉、干脆利落比较痛快的感觉,它和一些南方沿海一些城市的“湿冷”是不一样的。所以哈尔滨人民在说话的时候,一般不会兜圈子,而是直来直去,直奔自己讲话的主题。例如在寒冷的冬天里,哈尔滨人的表达就很直接“这天儿冻死人了!冻得我直嘚瑟!”或说“这大冷的天儿,快把我冻成冰棍儿了!”这种夸张幽默的表达方式,让听话者很容易就明白了说话者当时的感受。再比如哈尔滨方言里有一个词叫“猫冬儿”,意思是冬天在家里闲呆着。这个词其实是用拟人的方式,借用“小猫儿的蜷缩”,形象地再现了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在自家暖和的炕头上悠闲自在的样子,可以说是十分生动!

(二)哈尔滨方言词汇记录了哈尔滨地域文化的变迁

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地域文化,而其中方言词汇的变化恰好可以记录了这一系列的变革。在文革以前,哈尔滨还处于工业化比较落后的时期,那个时候哈尔滨方言受周边农村文化氛围的影响,人们会说“上哪嘎哒”“干啥玩意儿”“膀钉儿地”“整个浪儿地”这些农耕文化比较浓厚的语言。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词汇的使用发生了演变,使用频率在不断下降。

比如上文我们提到过的哈尔滨方言“猫冬儿”,现在使用的频率就大不如从前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以前的哈尔滨是农耕文化为主,人们大多都是靠耕地种田来维持生活,而农耕文化又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在冬天不劳作的时候,人们就“猫冬儿”了。可是如今的哈尔滨已经成为了一个工业化的现代都市,人们一年四季都会上班工作,甚至为数不多的农民在冬天也会外出打工。既然“猫冬儿”的人越来越少了,自然“猫冬儿”这个词用的就少了。

再比如,三十多年前,哈尔滨还都是平房的时候,称厕所就是“便所”,或说“后院”,因为当时的哈尔滨有许多农家院,厕所往往是在房子的后面,所以上厕所就说“去后院”。但如今,城市的楼房取代了平房,高楼取代了大杂院,所以“洗手间”“卫生间”取代了“便所”就是自然的事了。不难发现,城市化进程的提高,一些“土”词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文雅体面的词汇。比如现在很多哈尔滨人问别人干什么去,会直接说“你干什么去”,而不说“你干哈去”;再如催促一个人快一点,以前会说“煞楞地”,而现在一般就说“快一点”。

总之,方言词汇的使用和变化是一个城市地域文化变迁的晴雨表,透过方言词汇,我们可以看到城市地域文化变迁的一些端倪。一些地道的方言里往往隐藏着地域文化的历史变迁。

四、地域文化与方言词汇的传承

(一)方言的保护与传承情况不容乐观

随着我国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许多方言的使用频率都大大地降低了。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正如方言是文化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缺少了方言,也会使得文化的成色大大地降低。一个另我们担忧的现象,在我国城镇化、农村人口走进城市的背景下,城市的新生一代讲的都是普通话,很多都已经不会讲自己的家乡方言了。

这其实也是在两难之间,一方面普通话的推广与普及对于不同地区人们的交流和分工合作是必要的,但另一方面,普通话的推广也势必要造成方言使用频率的下降,久而久之,方言里所蕴含的那些深刻的、有趣的文化内涵,也将逐渐被人遗忘。

(二)如何更好的保护地域文化中的方言文化

介于方言在当今社会中有着被忽视、遗忘的危险,所以加大对方言的研究与保护显得十分重要!在这里,并不是鼓励大家都去说方言,而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方言、研究方言,努力把方言中的精華部分保留下来。方言作为文化里不可或缺的一环,应当受到更高的重视!也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不同方言的学术交流讨论会,号召全社会动员起来,把方言作为我们共同保护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楠,万婷,姜叶.哈尔滨地域文化与城市公共空间[J].黑龙江:低温建术,2009.

[2]王婷.东北方言中的俄语介词研究[J].辽宁:辽宁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8.

[3]郭旭、孟杰.基于哈尔滨地域文化特征的休闲空间建设[J].哈尔滨: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会议论文,2009.

[4]刘杰.地域文化与方言电视传承与嬗变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8).

[5]刘珣.对外汉语教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哈尔滨发音方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老哈尔滨的回忆》国画
感受哈尔滨的冬天
Playing with h
Playing with /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