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可行性研究

2016-05-30 16:04陶少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32期
关键词:课堂设计教学环境双语教学

陶少华

摘要:《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适合于双语教学。根据专业教学的实际需求,本文从教学环境、教材选择、课堂设计、课件准备、课堂交互等方面,探讨了该课程双语教学的实施方法。教学实践证明了该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环境;课堂设计;师生交互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188-02

一、引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趋向日趋明显,我国各大高校的双语教学工作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教育问题。早在2001年我国教育部门就针对双语教学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明确指出要积极做好全国范围内的英语双语引导与推广,要求使用外语教学的课程达到总课程比例的一半以上。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各大高校逐渐调整人才培养定位,将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与运用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导方向之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新时期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学科之一,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目前以网络、通信为主导的信息领域西方国家仍然走在前列。而最新的专业技术、专业技术及研究论文与报告等均以英语作为语言载体,以国际主流为导向的国际会议、国际经济交流等也主要使用英语。因此,为与国际社会尽早接轨,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英语专业术语及技术,真正融入到国际科技一体化之中,推广以英语为媒介的双语教学势在必行。

二、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针对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客观实际,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应该具备英语专业方面的阅读与理解技能,便于及时获取最新的计算机网络学科发展动态与资讯,奠定计算机专业学习的课程基础,因此该学科开展双语教学是大势所趋。《计算机网络》课程通常在大学二年级开设,这是基于该阶段学生具备相应专业基础和英语能力前提下的科学规划,这就为双语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实施条件。双语教学的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担任《计算机网络》的几位教师均是硕士以上学历,因此完全有能力从事双语教学工作。计算机网络使用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促进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更具有主动性与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能够进一步的赶上国际前沿知识,更好的跟上国际上流行的东西。

三、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的实施条件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理论知识点比较多,比较抽象,而且涉及很多通信方面的理论知识,难于理解。引进《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双语教学如果使用措施不得当,可能会适得其反,学生对课本中的知识理解可能会完全不得要领。因此,根据几年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经验,制订出如下切实可行的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改革方案,包括教学环境、教材选择、课堂设计、课件准备、课堂交互等,使得双语教学成为可能。

1.教学环境。双语教学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学生在从传统的母语课堂环境转向双语课堂环境时所产生的畏难和抵触情绪。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将使学生丧失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对于双语教学来说,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教学环境的构建,如何实现学生传统母语课堂到双语课堂环境的有效过渡切换是教学环境建构中的难点。学生在环境切换的过程中很容易存在畏难与抵触情绪,影响到学生外语学习与表达的信心。计算机网络是理论性很强的学科,部分内容即使采用中文讲解学生也很难理解吃透,何况是英语讲解,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目前,教育界对该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往往有三种形式,分别为使用中文教材、英文讲义,用中文讲解;使用英文教材、英文讲义,用中文讲解;使用英文教材、英文讲义,用英文讲解。目前来说以本科生为例,以第二种方法比较好,即英文教材、中文讲解的方式,在国内很多高校比较流行。《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也以第二种方式为宜,英文讲解占主要比例,辅助以中文阐述,当学生对课程熟悉起来,可以适当地缩减中文讲解的比例,同比提升英文讲解的比例,直至全英文讲解。

2.教材选择。目前,市面上完全适合国内的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的教材比较有限。因此,在教材选择上,要强调可读性,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因为英文教材往往有上千页,因此,我们可以选择James F. Kurose编著的系列丛书作为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教材。但是,该系列教材与考研内容贴的不紧,不符合广大学生考研的口味。而国内考研教材主要以谢希仁的《计算机网络》为主,因此在选择国外教材的同时,我们也要照顾到考研学生的需求,在讲解时辅以国内讲材。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有些学生要参加软件考试,取得网络工程师的证书。根据往年我们对软件真题的统计,只有中文版的计算机网络原理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还要补充大量的知识,尤其是计算题,而英文教材实际题较多,中英文教材互相补充,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

3.课堂设计。在讲课时,我们首先要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们用双语讲解《计算机网络》时,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地去思考,不再局限于语言的障碍。我们可以革新导入式的教学方式,不再是传统的平铺直叙,采用这种方式学生一点悬念也没用,他们就没有深入钻研的兴趣。而我们可以采用新的开课模式,如以一个模型的形式、一个疑问的形式或是一个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在教师设计的“圈套”中前进。这样,他们沉浸于知识的探索中,就慢慢的消除了心理上的障碍,使得双语教学变为可能。

4.课件准备。在《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在PPT课件中融入相关科研知识,让学生了解网络到底是怎么回事,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想象力。如,在《计算机网络》初上课时,我们可以加入一幅万维网网络图,让学生从宏观角度把握网络的含义。选取得当的图片可以起到语言文字表达所不能起到的展现作用,借助生动直观的展示让学生对知识一目了然,原本艰涩枯燥的概念瞬间变得鲜活生动起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尤其是在学期刚开始时,上课要多讲一些实际网络应用,如生活中、工作中离不开网络,如果没有网络现在的社会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因此,在PPT课件中,可以插入一些卡通形象,让学生更形象的理解網络,也可以在PPT中加入一些往年的考研真题,增强上课的知识性。

5.課堂交互。双语教学的核心与关键在于学生实际英语运用能力的提升。这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如果沿袭传统的单项授课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决定教学内容及教学进程往往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日常教学授课时,应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外语交流,通过外语表达锻炼使得学生思维及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其英语应用能力。教师可以选取代表性的探讨话题,让学生就话题进行交流探讨,学生对问题探讨交流的过程也是锻炼口语,提升表达信心的过程,双语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外语讲解,而是真正的外语课堂互动,让学生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外语表达习惯,激发外语学习与表达的积极性。

四、实施方案和方法

1.制定切实可行的双语教学环境,即中英文在授课过程中所占的比例。

2.教材选择要贴近实际,照顾部分考研学生的需求。

3.双语教学课件的准备要更易于理解、更生动形象。

4.双语教学课件授课要更倾向于互动性。

5.要加强教师的外语培训,如参加专门的外语培训或去国外研修,提高教师的外语应用水平。

五、结语

本文根据学校实际需求,切实提出了《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的可能性,满足教育部对高校的要求。根据教学经验,从双语教学的环境配置、多媒体课件的准备、教学方法及师生增强互动等几个方面,提出双语教学需要的客观因素,分析了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彭文娟.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31(2):43-45.

[2]闭应洲,陶一凤.“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1):109-112.

[3]齐建东,袁津生.计算机网络课程双语教学实践及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2,28(1):71-73.

[4]潘恒,刘果,何鹏.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方法初探[J].计算机教育,2010,87(18):1672.

[5]张建军.计算机网络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0(5):228-229.

[6]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S].2001[4]号.

[7]李晓卉,陈和平.“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5):189-191.

[8]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S].2002.

[9]刘联海.《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改革[J].福建电脑,2011,(8):26-27.

[10]刘超,张品,王玉娜.《计算机网络与电信网络》双语教学实践探讨[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2):71-74.

[11]周嘉伟.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6(3):43-44.

[12]宁金霞.怎样制作适合教学的多媒体课件[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98-199.

猜你喜欢
课堂设计教学环境双语教学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犹太法则与教学公平的矛盾体现及其控制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