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英语课题研究成果及其应用

2016-05-30 17:31刘雁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32期
关键词:研究成果英语口语教学应用

刘雁

摘要:本文将课题研究与英语教学紧密结合,在加强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方面探究出了行之有效的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已得到验证。创设英语口语环境编制短剧,以活动为主线,将听、说、读、写、画、用、演恰当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和非智力,使学生真正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英语课题;英语口语;活动主线;研究成果;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258-02

根据《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要培养学生在交际中熟练运用英语的能力。近年来,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倍受师生重视,已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英语口语教学的效果一直不佳,成为初中英语教学最薄弱的一环。因此,加强英语口语教学,帮助学生克服口语学习中的困难迫在眉睫。

我一直任教初中英语,年复一年乐在其中,因教学成绩突出也曾受過几次学校或上级部门的表彰,自认为积累的教学经验也不少,但在英语口语教学方面总感不满意,好像拖欠学生的。于是,在2013学年初,我征求级部大多数英语教师的意见,向校领导请示、向专家请教,申报了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以活动为主线,加强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策略”。我将课题研究与英语教学紧密结合,在加强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方面探究出了行之有效的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已得到验证。现将这一成果在教学中的应用作以探讨。

一、拟定方案

1.析现状。在现实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一再强调要为学生打好英语基础,要落实在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上,然而在落实时却没那么容易。尤其是英语的“说”,即英语口语,更是“软肋”。从学生方面看,学英语时学生喜欢听,也擅长写,出声朗读则感到困难,脱口说更是难为情,几乎成了“哑巴英语”,这是学英语的语言环境长期不适合而致使学生缺乏兴趣造成的。从教师角度论,有传统观念的制约、对英语口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还不够,因此需要英语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调整好思维,采取适合学生的方法。

2.拟方案。以初一新生第一学期(按18周)英语学习为例,创设英语口语环境(真实、接近真实、模拟真实)——编制成短剧;以活动为主线,激发学习兴趣,将听、说、读、写、画、用、演恰当结合,“说”渗透始终。围绕该方案,对英语课堂(大课堂)的安排落实在:课前、课内、课后;对本册内容的设计依据教材和学生特点分为:家庭、学校、班级、社会;对一学期的效果检测分为:平时、期中、期末。

3.论作用。该方案在传统教学观念上进行创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创设适合英语口语的环境,设计扬长学生个性的各种活动,在兴趣的激励下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强化过程,开发思维,增加动力,使其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成果应用

1.课堂安排。这里所说的英语课堂指的是广义的“大课堂”,即上课前期的准备预习过程,课堂内的教学过程,下课后的巩固应用过程,简称课前、课内、课后。

(1)课前。教师在讲授新课前(一天或两天),要据教材内容的难易与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做好对学生的预习引导和预习任务的布置。一是布置相同任务,例如全班每个同学通过自学预习把将学内容读熟,可根据各自优势采取不同的预习方式;二是布置不同任务,例如给各小组分别安排不同的任务,有的小组以对话的形式排练将学内容,有的小组以模仿的形式表演将学内容,有的小组以图画的形式画出将学内容,等等。这样使全体学生都进入良好的课堂准备状态。对预习效果的反馈,教师要委托各小组组长对本组预习效果检测,并及时向教师书面(填表)反馈,作为教师也要深入学生做好预习指导和效果的抽查,以准确了解学情。

(2)课内。即课堂45分钟,学什么?怎样学?效果如何?这要根据当堂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而定。例如学新授课,所学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5月第1次印刷)七年级上册Unit1.因为本单元主要学习Introduce yourself;Greet people;Ask for and give telephone numbers(介绍自己;问候他人;询问和告知电话号码),所以做了如下安排:第一,侧重“读—听—说”。让全班学生朗读本单元的重要文段;然后分别抽学生朗读某段,以检测预习中布置的“相同任务”;接下来让学生自报奋勇对刚才某同学朗读的水平、主要内容用英语评说(可汉英混合)。第二,侧重“演—听—说”。主要是模仿第一单元第一页这幅画面上的内容(自我介绍、问候他人),先在各小组内进行模仿对话表演;然后选拔表演优秀的“演员”(可以不是同一小组的)上讲台表演,这时一定要把提前准备好的道具摆放在合适的位置,力争创造出接近真实的情境;接下来抽生用英语对情境中的人物评说(可汉英混合)。第三,侧重“画—写—用”。在对本单元知识内容有了一定的掌握基础上,为了加强学生的记忆、训练思维能力、合作学习,使学生动手动脑、学用结合,并将“说”渗透其中。本单元共有彩图14副,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一到二副在画纸上模仿画出彩画,也可加以创新创造(有的在预习时已经画好);然后各自看着自己画的画用英语说出内容,先说给自己听、再说给左右位听;接下来在自己的彩画上写上恰当的英文词句(最好默写),左右同学间互改;再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创设情境应用,分角色询问、告知,第一轮对话结束,同学间要注意角色调换后再进行二轮对话;最后,在模仿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创新应用,例如把教材中的人名、电话号码变成同学的或家人的进行对话、交流。以上每个环节,作为英语教师要融合在课堂语境中并当好“导演”或“演员”,把握好活动主线,发现学生闪光点及时鼓励以激发兴趣,正确引导(如介绍背景、纠错正音、扫清障碍等)并做好记录。依据所做记录,针对不同的学生和小组布置适当的课后巩固作业。

(3)课后。在下课后的巩固应用过程里,完成课后书面作业只是一个小任务,而更重要的任务是将所学内容真正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尝试着用英语说出来,用英语与别人交流,这当然不是短期能做到的。但要想学好英语,尤其是口语,一定要形成这种用的意念、培养这种用的习惯,做到在自己的脑子里创设英语语境。不能全用英语说出来,但要尽力而为;不能说全对,但后来知道哪个地方说错了,这就是进步!英语教师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在校外用英语交流,组建课外英语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校外交流展示活动,并及时对学生的课后作业、校外交流输入评价体系,进而总结和测评。

2.内容创设。按该成果要求,创设真实、接近真实、模拟真实的英语口语环境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把学习的过程变成活动的过程,这就需要师生齐心协力做好活动内容的设计、创作、排练等充分的准备工作(编短剧),以备“课前、课内、课后”或大型活动时之用。根据初一英语教材和学生生活特点,把内容的创设分成四个方面:①家庭;②班级;③学校;④社会。

3.效果检测。对于成果应用的效果如何要及時准确地检测,检测分为:平时检测、期中检测、期末检测。①平时检测。如预习时各小组长给教师反馈的“各组员预习效果表”,课堂内在引导学生时教师做的记录,以及对学生的课后作业、校外交流进行的总结和测评。②期中检测。初一新生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一般在第9周,我们班内的英语期中检测安排在第8周。经过综合检测(参考平时检测,以及对“听、说、读、写、画、用、演”检测)我班学生的英语成绩90%为优秀。在学校期中考试时,我班英语成绩名列级部前茅。③期末检测。与期中综合检测一致,只不过侧重了英语短剧制作、短剧拍摄以及表演的检测评价。学校期末考试时,我班英语成绩在初一级部首屈一指。我班的英语“社会”短剧在学校元旦联欢会上的展示表演,赢得全校师生的好评,并获学校教学成果应用嘉奖。

三、成果评价

1.效果。首先,学会了创设学习情境。内容创设有时安排在课内、有时在课外,这种创设课是对教材中某些内容的梳理、创新、创造,借助语言和非语言功能(如情节、动作、表情等)使教学内容真实化、故事化、乐趣化。其次,得到了智力和非智力开发。有的内容创设需要提前一个月或更长时间设计、创作、排练、预演、彩排,这实际上是把学生的教材改编成了不同的立体短剧,因为师生共同参与,在这过程中学生充分得到智力和非智力开发,有切身体验、深刻的记忆、乐在其中,以至于终生难忘。第三,尝试了新的课堂模式。内容创设课与传统课交叉进行,这样既不影响学校计划的教学进度,又在传统课中穿插了恰当的“短剧”,使英语课堂精彩纷呈。

在教学过程中,摸索出对学习效果行之有效的检测和评价体系,包括技能、知识、情感、兴趣、创新、策略等,它具有动机激励、目标导向、反馈调控等作用。学生在参与、倾听、判断、质疑、赞美、建议等过程中,有效地提高了英语口语水平。

2.不足。虽然效果不错,但反思起来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作为教师有些方式、方法的引导还不到位。例如教师在语境中既当“导演”又当“演员”有待努力。其次,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习惯还没真正形成。对于这种用研究成果学习英语的“大课堂”学生有极大的热情,但大部分学生课下开口说英语还没有这习惯,这需要英语教师潜心培养,从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着手使其有成就感和价值认同感。

总之,创设英语口语环境编制短剧,以活动为主线,将听、说、读、写、画、用、演恰当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和非智力,使学生真正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猜你喜欢
研究成果英语口语教学应用
我校多项研究成果荣获省、市科研奖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反思与创新
冀东1:25000高精度航磁及研究成果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
节水灌溉技术研究成果获ICID肯定
如何加强及应用英语口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