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鱼文化浅析

2016-05-30 18:45王越
关键词:饮食

王越

摘 要:鱼作为远古人民生活中重要的食物之一,不仅影响着先民们的饮食生活,而且对中国社会的审美、道德、礼仪、语言等文化都有深远的影响。鱼在人类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人类有着最密切的关系,在长期的捕鱼活动中产生了与鱼有关的文化,鱼文化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鱼文化;鱼龙崇拜;社会风俗;饮食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172-03

一、鱼文化的产生

(一)鱼文化的产生背景

早在远古时代,先民们选择住处的最主要方面就是依水而居,鱼是远古人民的最早食物之一,所以捕鱼这种生存方式就产生了。在1958年,我国考古学家就在黑龙江省宁安县牛场遗址发现一枚新石器时代的鱼钩,这就可以看出我国捕鱼历史十分悠久。在1983年,考古学家又在辽宁省海城县的小孤山仙人洞遗址中,发现了一枚用鹿角制作的用来射鱼的用具“鱼镖头”,其头上还制成钩形和尖刃,这是目前为止发现最早的捕鱼工具。鱼在人类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人们的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因此开始形成鱼文化。

(二)鱼文化与“鱼”字

“鱼”字在汉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产生、演变也有历史渊源,与长期的捕鱼活动有很大的关系,在劳动中人们创造出了“鱼”字。首先是象形的“鱼”字,早在原始社会的彩陶上就已出现单体鱼纹、双体鱼纹、变体鱼纹,例如姜寨仰韶彩陶上的单体鱼纹、山西芮城仰韶文化彩陶双体鱼纹等。同我国古代其他文字一样,“鱼”字的演变也经历了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殷商时期的铜器上和甲骨上已出现了象形文字“鱼”,经过了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到春秋战国,象形字“鱼”上的鳞片符号消失,尾部变成了火字,后又逐渐发展变成4点。篆文的鱼字上的鱼鳍慢慢消失,直到隶书出现以后,鱼字下面的“火”字变成“四点底”,直到现代,“魚”字被简化变成“鱼”字。由于“鱼”同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密切,因此中国文字中出现了许多以“鱼”为部首的文字,在《说文解字》中共收“鱼”部字103个,在《康熙字典》中共收“鱼”部字632个,而现在计算机“国标码全字库”中,则查询到“鱼”部字1075个。

二、鱼文化的发展

(一)鱼文化与图腾崇拜

远古时代的人们“逐水而居”,鱼自然也就成为古人重要的饮食来源,长期从事和鱼类有关的活动,古人逐渐对鱼产生了崇拜,把其作为生命的象征,这是对鱼崇拜的一个原因。举例来说,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了大量鱼纹图案的陶器,其中最让人关注的就是许多人面鱼纹陶盆。对鱼崇拜的另一个原因是鱼的生殖力强,远古时期人丁稀少、生育力差,人们希望能够像鱼一样多子多福。位于川东鄂西的大溪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处墓地,而墓主人的入葬形象很奇特,与仰韶文化中的人鱼纹相似,可见当时人们对鱼的崇拜程度。

(二)鱼龙崇拜

原始图腾崇拜后期,鱼逐渐被人们视为身份高贵的象征。与此同时,人们创造了一个新的崇拜对象——龙。鱼在某些特征上和龙有些相似,在古代传说中,鱼和龙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尤其是鲤鱼,有许多传说,如“鲤鱼跃龙门”:鱼要成为龙,必须经过重重磨难,天火烧去龙尾,才能变成神龙。这些神话传说已经深入人心,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冀,也能看出来在人们心中,龙与海洋鱼文化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太平御览》载:“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阔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暮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者便化为龙。……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从古代文献记载就能看出来,人们常常把鱼和龙看做是相通的,也许是龙作为中国的图腾,高高在上,遥不可及,所以由于鱼与龙的一些相通特征,人们把鱼视为龙。《山海经》说,“蛇乃化为鱼”,意思是蛇是龙的化身,而蛇化为鱼,因此可以被认为古龙化成鱼。这些记载都证明了当时鱼与龙已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了,鱼龙转化已经深深印刻在中国历史发展中。

(三)鱼与社会尊卑

鲤鱼古时被誉为鱼类之首,到李唐王朝更是到了极盛时期,在唐朝鲤鱼被奉为国鱼。东晋葛洪在《抱朴子》中写到:“夫得道者,上能竦身于云霄。下能潜泳于川海。是以萧史偕翔凤以凌虚,琴高乘朱鲤于深渊,斯其验也。”这说明鲤鱼为道教圣物,乘坐鲤鱼成为得道升仙的标志。唐代推崇道教,由于道教崇鲤,所以唐代对鲤鱼极其尊崇。由于唐朝君主姓“李”,与“鲤”同音,由此鲤鱼预示着唐朝的兴盛,唐朝统治者也就禁止捕杀鲤鱼,捕得的鲤鱼必须放生。在唐朝鱼也就成为权力和身份的象征,唐朝推行鱼袋,君王将相多佩戴鱼袋,《旧唐书·本纪第四高宗上》:“开府仪同三司及京官文武职事四品、五品,并给随身鱼。”在唐朝,只有五品以上官员才能佩戴鱼袋,用以辨别等级尊卑,而且还被作为进宫的凭证,鱼袋就被做成鲤鱼的形状。

(四)鱼与爱情观念有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鱼”常常被用来表达爱情或是美丽的女子。例如,《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古代叫做“鱼鹰”,雎鸠不停鸣叫在河边捕鱼,便以此象征“君子”追求“淑女”,来表达美好的爱情。《诗经·陈风·衡门》:“岂其食鱼,必河之舫。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以“食鱼”对“取妻”,象征之意非常明显。《卫风·硕人》“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以“鱼水之欢”表明夫妻恩爱和谐。古代人表达爱慕之情比较含蓄,所以经常会用一些事物暗指情意,由于鱼的形象特征和它在社会生活中与人们的密切关系,所以用鱼或与鱼有关的事物喻指婚姻、爱情。

(五)鱼用来表达文人的感情

许多文人墨客用鱼传递信息和表达感情。古人常把书信做成鱼的形状来传达信息,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这里是用鱼传递书信,表达情感。《西厢记》中:“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在这段唱词中,崔莺莺用“鱼雁传书”的典故告诉张生一定要经常写信,希望张生能够珍惜感情,淡薄名利。

此外,鱼也经常被文人借用在古诗、文章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对自由的向往之情,即使“斜风细雨”诗人也不用急着回家,可以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绝美风光,不受外界约束。宋代范仲淹《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道出了捕鱼人的辛苦,与只知道享乐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诗句表达出诗人对捕鱼人的赞美和对享乐者的批判。苏轼诗词中也经常出现鱼,《鳊鱼》:“晓日照江水,游鱼似玉瓶。谁言解缩颈,贪饵每遭烹。”《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喜欢吃鱼,所以诗中出现的鱼一般都和饮食有关,表达了诗人对鱼味鲜美的喜爱的情感。

三、鱼文化对社会风俗的影响

唐朝以后,鱼文化进入民间,逐渐成为中国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表现在年画、图画、剪纸、婚俗、灯饰等领域,鱼文化得到普及和发展。民间对鱼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鱼文化贴近民众,使得它得到更多的创新,成为文化生活非常重要的部分。

由于“鱼”与“余”同音,并且二者在某些意义上又有一些相同之处,所以人们常用“鱼”代替“余”表示美好的寓意。例如,在每年除夕晚上吃团圆饭,家家户户饭桌上必须有鱼这道菜,晚上不吃,要等到大年初一才吃,就是为了讨个吉利“年年有鱼(余)”“去年鱼(余)到今年”,俗称“讨口彩”。因为“鲤”与“利”谐音,所以民间也常把鲤鱼视为“财神”。每年新春之际,村里就会有人担着装有鲤鱼的担子,嘴里喊着“财神爷来了”,每家每户听到这个都会打开屋门热情迎接,给来人一个红包,来人就会留下一条鲤鱼。这样的风俗随处可见,人们都是取其好的寓意,希望来年风调雨顺,生活富足。

在年画和吉祥图中,以鱼为题材的不在少数。例如,《年年有余》的图案是两条鱼,一般是两条鲇鱼,由于“鲇”与“年”同音,“鱼”与“余”同音,所以图案寓意是祝愿年年有余,丰衣足食,平安康乐;《吉庆有余》的图案是一个磬和一条或是两条鱼,一般是两个童子中一个童子拿磬,一童子抱鱼,“磬”与“庆”同音,表示普天同庆,年年有余。在民间剪纸和年画中,还有娃娃抱鱼莲图、鱼散钱籽、双鱼抱竹图等。

此外,有些地方的婚俗也与鱼有关,新媳妇下花轿时,随手撒些铜钱,铜钱也叫“铜子”,人们把这个称为“鲤鱼撒子”,意为希望新娘多生子,多子多福,儿孙满堂。鱼文化还表现在灯饰上,鱼灯舞是一种以各种鱼灯组成的喜庆民间舞蹈,用以表达人们“吉庆有余”的美好愿望,把灯做成鱼的形状是取鱼的吉祥之意,舞鱼灯表达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舞者们尽情挥动鱼灯来表达自己的欢快心情,另一方面是祝愿观看的人们顺风顺水,连年有余。舞鱼灯极其精彩,南朝梁元帝《对灯赋》这样描写到:“本知龙灯应无偶,复讶鱼灯有旧名。”

鱼文化对社会风俗的影响不只是表现在这几个方面,还有许多表现领域,本文就不一一赘述了,鱼文化渗透到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下面就来阐述下鱼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四、鱼文化与饮食

前面讲了鱼文化的产生、发展以及对社会文化、风俗的影响,这些是理性的、抽象的分析,而饮食却是与具体生活完全联系的,鱼文化的产生就与食物有关,所以不得不分析一下生活中鱼的饮食文化。

经过几千年生活的沉淀,吃鱼也形成了一套文化,食鱼文化是精致的、有讲究的。据记载,在唐朝虽然曾经有过一段禁渔的历史,但是也不过持续十年左右,相反,唐朝人对吃鱼有独到的见解,在烹鱼的做法中,除了炒、煎、炸、炖,还有生吃、腌制等做法,做法可谓精致独特。及至明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对食鱼文化也做了详细的描绘,他在书中写到:“食鱼者首重在鲜,次则及肥,肥而且鲜,鱼之能事毕矣。”“如鲟、如鲫、如鲤,皆以鲜胜,鲜宜清煮作汤;如鳊、如白、如鲥、如鲢,皆以肥胜,肥宜厚烹作脍。”生吃鱼的吃法体现了人们的勇气、胆量和追求美的文化内涵。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凡诸鱼之鲜活者,薄切洗净血腥,沃之以蒜,韭,姜,醋,盐五味食之。”一直到现在,食鱼文化越来越丰富,鱼文化在饮食上的反映是实在的、具体的,食鱼文化是鱼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鱼是自然产物,但它与中国社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慢演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鱼文化。中国的鱼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影响也渗透到诸如饮食、风俗、艺术、文学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鱼在中国代表富足、美满、自由,这或许是中国文化中鱼形成一种文化的原因所在,它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久立于中国文化长河中。

参考文献:

〔1〕李华.中国鱼文化初探[J].渔业现代化,2003,(5).

〔2〕李盛仙.话说年年有“鱼[J].新农村,2006,(1).

〔3〕尤娜.“鱼”文化浅议[J].课外阅读(中旬),2010,(8).

〔4〕宁波.鱼文化的历史演化[J].鱼苑杂谈,2008,(2).

〔5〕殷伟.中国鱼文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姜黎梅)

猜你喜欢
饮食
健康饮食,从“盐”做起
老人饮食应如“羊啃草”
夏季饮食三宜三不宜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美学中还乡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解读全球公认的“最佳饮食法”
把癌从饮食中赶走
何为清淡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