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涂山景区石刻的美学研究价值

2016-05-30 19:42杨金月魏双双
关键词:古代石刻中国

杨金月 魏双双

摘 要:石刻艺术文化夏禹时已产生,历经汉、唐、宋、明、清发展,内容极其丰富。中国古代石刻艺术文化中的文辞、书法、绘画名作荅萃,意蕴深厚,具有艺术美学研究价值。中国古代石刻艺术文化成为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宝库。

关键词:中国;古代;石刻;美学;蚌埠涂山

中图分类号:J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240-03

一、对石刻资源的研究综述

(一)关于石刻资源的研究

石刻,是造型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石刻属于雕塑艺术,它运用雕刻的技法在石质材料上创造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各类艺术品。

自夏商时期算起,到21世纪初为止,我国石刻文献制作的历史约有3870年左右的时间。进入汉代以后,在石刻文献的制作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石刻文献所涉及的内容已经相当广泛,包括军政资料[1]、传记资料、学术资料、画像资料等许多方面。题名类石刻以汉代人的石刻题名为最早,已有相关文献记载于涂山,并有文人骚客题名留作。

在汉代之前,石刻文献的制作基本上是零星的、自发的出现,汉代则成了自觉的、大规模的制作活动。而我们在充分借鉴成果的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的增补与加工,将现存的拓本石刻全部收入。

(二)关于石刻资源研究成果的回顾

涂山,又名当涂山,被称为东山,古涂山国所在地,因大禹在此治水,娶妻涂山氏而得名。其“禹王庙会”“大禹传说”被列为蚌埠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面积约3400多平方米。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因涂山景区拥有极其丰富的史籍资源及千年古树、满山石榴闻名而来,留下了丰富可考证的石刻资源。

涂山石刻堪称国宝级稀有遗产,石刻的历史悠久,年代连续,鬼斧神工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涂山上下,从山麓到山顶,从涧壑到绝壁,涂山石刻有2500余处,其中崖刻1000余处,碑刻800余块。涂山石刻种类繁多,有石碣、石阙、碑刻、墓志、经幢、摩崖碑刻、石造像和题名、题诗、题记等十余种类。石刻内容宽泛,书体高雅,构思巧妙,风格万千。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王朝更替、社会兴衰,从涂山石刻的文字中都有准确、可靠的记载。

二、涂山石刻档案的价值研究

(一)史学价值

涂山,又名当涂山,被称为东山,古涂山国所在地,因大禹治水而得名。相传涂山、荆山原是一座山,因大禹治水把山一分为二,使淮河水由南向北流淌,也是大禹娶妻及会诸侯之地,因而,赋予了涂山浓厚的文化底蕴。涂山是大禹治水之地之一,位居安徽省蚌埠市西郊,淮河东岸,满山皆石榴,春来芽发,夏来榴花似火。其“禹王庙会”“大禹传说”被列为蚌埠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涂山禹王宫”是中国闻名的历史文人遗产景观之地,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不无因涂山景区拥有极其丰富的史籍资源及千年古树、满山石榴闻名而来,留下了大量的诗作,如明代宋濂的《游涂荆二山记》、清朝洪亮吉《禹庙》等等,是中华文化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二)宗教价值

道教起源把老子视为教祖,把“道”作为宇宙本源,道教的核心信仰是老庄的神秘主义和养生思想所形成的得道成仙思想。在魏晋时期发展成熟,佛教初来有意和道家保持一致,同时佛道之间也相互交流与借鉴对方的教义理论;明朝时道教走向世俗和民间化;清朝统一后接受了佛教,对道教采取了严格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在法律和政策上保证了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蚌埠怀远涂山宗教以道教为主,涂山山顶立有道教全真教龙门派荆怀堂第十八代住持李永德道长的真人墓塔(1915—1990),碑文载“神针灸济世于民,守教义高风亮节”。经过佛儒道三教融合,王重阳创立全真教,“太上为祖,释迦为宗,夫子为科牌”,“传心十六字”为基本的教义,也就是中国宗教从道家发展到道教,进而与佛教、儒教融合形成三教合一——全真教。

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风水堪舆道术也影响着中国传统建筑的选址、布局和建造。中国道教总体建筑布局为:山门、灵官殿、三清殿、四御殿、三官殿、重阳殿、丘祖殿。道教建筑又称宫观建筑,形式多为传统的群体建筑,即由个别、单一的建筑相互连接形成建筑群。从单个来看,是低矮的、平凡的;从整体来看,是方正、对称严谨的,充分的表现了严肃而井井有条的传统理性精神和平稳、自持、安静的审美心理,它以院落为单元,通过轴线串联形成建筑群,灵活又多变。这种建筑,依次递进展开,形式与宫殿、佛寺、宅第相似。不过道教因为讲“观星望气”所以多楼阁,如涂山禹王宫的眺望台、玉皇殿等。

其次,在位于禹王宫东十几米处,有涂山朝日崖以其倾斜朝阳而得名。石上“朝阳”二字为理学大师朱熹所书。据《凤阳府志》记载:大字之下有“传心十六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觉悟了宇宙万法的真相,即缘起性空的法理,此法理聚集于一身,就称为法身。也就是说,人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人心,就是宇宙的初始。

(三)民俗价值

从我们的生活来看,道比儒的成分要多,可以说我们的思想受到道教的支配。道教取之于民间信仰的一些内容,又将其用之于民间来影响民间信仰。道教收编了民间俗神、神话传说(盘古、女娲、关公、妈祖、观音等),民俗中也融入了浓厚的道教色彩,深深的镶嵌在传统民俗里,例如,本命年拜太岁、祭祀先人烧纸钱、春节祭灶王、贴对联、放鞭炮、接财神、拜天公、闹元宵以及涂山禹王宫的每年三月二十八日的朝拜等。

(四)艺术价值

涂山石刻是指后人根据文化传承内涵对天然形成的石刻所定的名称。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涂山石刻因其大自然巧夺天工,自然形成,表现粗犷,石像精美形象,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这些不同年代的石刻本身就处于山清水秀之地,与大山、绿水相映成趣,为秀美的自然风景增加了深厚的人文内涵。从石刻的内容上看,人们把自己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都在岩石上体现出来。如下[2]:

启母石:又称望夫石,位于山西南,正襟危坐,传为禹妻所化。怀远县重要文物保护单位,怀远人民政府1997年2月立。(石刻注释:一尊化石生崖边,默默含情眺海天。其旁面字样:涂山氏小字,大字望夫。)晋代王氏《启母涂山颂》:涂山静居,元朗悟几。仁哲以成,永系天晖。是对启母的歌颂,其“永系天晖”与“我造彼昌”镌刻在启母石的西侧、朝禹路北侧。

祭禹台:禹王殿内摆设祭禹台供游人参拜。

台桑石碑:为涂山氏生她和大禹儿子启的地方。

朝禹路石碑:史载“禹会诸侯于涂山”。

安邦石、定国石:《雍正怀远县志》记载:落马涧在涂山北麓,石上有“定国”现石尚存。即在禹王宫后300米处书写“定国”,其前100米处书“安邦”。

“禹娶于斯”石刻:禹就是在这里娶涂山氏为妻。

候人石、锣鼓石:位于卧仙石南,朝禹路南侧,“涂山古道”旁边,上刻篆文“候人兮猗”,还有鸳鸯石、卧仙石等等。

(五)书法价值

涂山石刻不仅向人类呈现了一个艺术史,同时也是一部厚重的书法史。

据了解,由于对涂山遗产保护性差,破坏度极高,大量的遗产被破坏[3];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蚌埠市邀请了大量的国内著名书画家创作了一大批作品。

“当代的草圣”林散之、沙孟海等还有著名的启功大师等的作品,又如老舍的夫人—胡絜青,为齐白石的学生,曾经担任中国画常务理事,她所题“永系天晖”镌刻在启母石的西侧,表达了对启母的歌颂。苏轼诗词石刻“川锁支祁水尚浑,地理汪罔骨应存。櫵苏已入黄熊庙,乌雀犹朝禹会村”。意思是说,黄熊庙已经很古老,当地的樵夫也随便的出入,但是禹会村仍然是人们朝拜的地方。禹王宫宫碑:(碑文)香寮亭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是禹王宫唯一现存的明代遗留建筑,上有“风调雨顺”4个大字楷书。原在正殿前左右各有一座,在乾隆二十九年重修禹王宫,西座立为庙碑。禹王碑(复制):又名岣嵝碑,因为最先发现于衡山的岣嵝峰,故名。原件位于岳麓山顶禹碑峰东,与黄帝陵、炎帝陵被文物保护界誉为中华民族的三大魁宝。禹王碑共77字,字体苍古难辨,郭沫若花3年时间仅识得3字。有谓蝌蚪文,有谓鸟篆。清代书法家、篆刻家邓石如所题字“旷览平成”等摩岩题字在青龙石、白虎石上书。中国建筑精华之一就是遵循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如果说“安邦”是朱雀,“定国”是玄武,那么青龙石、白虎石就是禹王宫的左青龙,右白虎。邓石如别号“笈游道人”,是安徽怀宁人,生于乾隆年间,少时贫苦好学,工四体书,自成一派,世称“邓派”“皖派”。四字体势沉雄朴厚,笔意精探庄严。陈玉龙殿前石碑书法:左边石碑字“夏之兴也以涂山”,右边石刻字“有夏皇祖之庙”,意味着夏朝的兴起从涂山开始,此语出于《史记》,因此,禹王宫也被称为“夏皇祖之庙”。原碑为南宋庆元元年给事中许之及之题,现为北京大学书法家陈玉龙墨迹,他的书法达到了“老辣、苍劲、人书俱老”,他的字左右起伏,颇有动感,疏落有致,落笔苍劲有力,支撑起整个字,虚实结合,似断非断,收笔处反手处理更显力度。他对书法的感悟可以概括为“五感”,即“立体感、节奏感、朦胧感、空间感、时代感”。

(六)美学价值

涂山道教的玄妙思想、神仙境界、奇异方术、逍遥精神、贵生伦理渗透到文学艺术领域的方方面面,道教的自然情怀、浪漫主义深深影响着传统文艺的审美观,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唐诗受道教渲染形成了古奥华丽的风格,如唐代柳宗元的《涂山铭》。宋词中大量词牌名源自道教,如宋代黄庭坚的《涂山》、苏辙的《和子瞻濠州七绝涂山》、苏轼的《濠州七绝.涂山》、梅尧巨的《涂山》。明清小说包括四大名著都蕴含道教神学思想,形成了“智者形象道士化”的传统。书画家王羲之、顾恺之、吴道子、赵孟頫等都是道教徒,作品深受道教思想的影响。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着中国传统建筑的选址、布局和建造,像禹王宫的对称、圣像的供奉等。

三、石刻资源综述

石刻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在石刻艺术文化中,无论是文辞艺术、书法艺术还是绘画艺术都名作荟萃,其笔意墨象,魅力无穷。涂山石刻遗存虽少,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代文人墨客无不来往,放迹自然,王公贵族、达官政客在山水间寻求解脱,热衷于自然风光游赏,吟诗撰文、题词泼墨、摩崖立碑自是文人政客在游赏间常常发生之事。丰富的石刻艺术记载下了涂山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内涵,熏浓了涂山的文化环境氛围。因此,石刻艺术文化需要从各方面加强研究,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一)中国石刻文学对传统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对传统道德的发觉与彰扬

中国古代石刻中阐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感人肺腑,如望夫石,在历史记载中,诸多地方凡有此石。涂山望夫石,为民间传说,相传“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启母伫立望夫日久化而为石,后用以指妻子盼夫归的深情,又传扬了大禹的爱国主义精神。相传孟姜女千里到长城脚下寻夫。不料,天色已晚,城门四闭。孟姜女非常着急,便登上凤凰山,在一块大石上向远处的长城望去,她焦急的在大石上来回走动,盼着天色快亮,好早日过关与夫团聚。不想在一夜之间,足迹竟深深的印在了石头上,于是后人便把这块大石称作望夫石,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妻子对在外的丈夫的坚贞不渝的爱情,也反映了丈夫对保卫祖国的热衷,又表现出古时困难生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二)中国古代石刻文学在高等院校教学中的缺失以及对策

中国古代石刻跨越了时代、空间的洗礼,在各民族都有所见,从素材上来看,诸多学科都有所涉及;从文学角度上来看,其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内涵丰富,在人文教育和学术研究等方面有丰厚的价值,作为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认识价值和重大的教育意义,并不亚于其它文学材料,从载体来看,它以碑石为载体,因而也是碑刻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石刻文学也应当归为艺术学科的一个部门,它具有文学的诸多价值与功能,也有艺术的诸多价值与功能,在传统文化中具有综合的价值与更高的文化艺术传承等多方面的功能,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十分稀缺,在高等院校的教学中常常缺失到几乎被遗忘的地步,很多人并不了解中国古代石刻文学的丰厚内容与艺术价值,有些人甚至轻视、故意贬低中国古代石刻文学,以狭窄的眼光来藐视它,因此就自然被逐渐遗忘,对石刻的保护现在已经是到了为中国古代石刻文学进行填补空缺的时候。否则,教学、教育、研究都将是很大的遗憾。

我们应该重新编写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增加石刻文学的比例,考察教材的实际情况,一定要把石刻文学艺术作品增加进去,可以按照时代、地区、民族、功能等不同情况进行考虑,在总体上要有科学的规划与安排,按照一定的比例,选择上乘的石刻作品,有一定的流派代表性、体现出作家创作风格的石刻作品,注意石刻作品的分期选用,比如先秦碑、汉碑、魏晋南北朝碑、唐碑、宋碑、元碑、明碑、清碑等要进行科学选取、合理安排,在题材和体裁选择上要有科学性、实用性和教育意义,强调其社会性、思想性、情趣性,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注意实用性,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注意道德教育题材的选取,达到伦理道德教育的目的;注意美育题材的选取,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注意知识密集型石刻文学题材的选取,达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目的。此外,还要注意石刻文学作品所涉及到的多方面的内涵与外延性,尽量做到兼容并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既能增长知识,又能陶冶情操、净化灵魂。我们更加注重物质与精神的双赢,使得这一文化遗产能够得到保护和传承,为我国的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服务,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真正做到求存共荣。

参考文献:

〔1〕沈叶鸣.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山——涂山[M].蚌埠:蚌埠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6.54.

〔2〕朱勇鸿.涂山名石[EB/OL].http://www.hyxzx.org/Item/Show.asp?m=1&d=635,2014-07-31.

〔3〕陈燕.泰山石刻档案的价值研究与保护[J].山东档案,2014-12-15.30.

〔4〕刘心明.《两汉全书》中石刻文献的汇辑与整理[N].社会科学报,2010-9-2(006).

〔5〕阳国亮.略论中国古代石刻艺术文化[J].文化与传播,2012,(12).

〔6〕白俊奎.中国古代石刻文学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功能研究———兼谈石刻文学在高等院校教学中的缺失及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59.

(责任编辑 姜黎梅)

猜你喜欢
古代石刻中国
中外石刻大不同
西狭颂摩崖石刻
近十年(2010~2019年)辽代石刻文研究综述
中国古代山水画色彩研究
日本古代的贡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