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写作教学中学生写作动机与兴趣的激发

2016-05-30 04:51李京格曾方荣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6年3期
关键词:写作兴趣激发写作教学

李京格 曾方荣

摘 要:写作动机和兴趣是写作主体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构成,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写作课的教学中,必须注重对学生写作的动机和兴趣的培养,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和兴趣。在教学中应做到: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开设写作课的重要意义;要激发出学生对提高写作能力的内在需要;教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里,都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尽最大可能激发出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和浓厚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写作教学 写作动机 写作兴趣 激发

动机和兴趣是写作主体非智力因素中极为重要的两个因素。我们知道,人们无论从事什么工作,要有所作为和成就,首先必须要有远大的目标,有不断追求上进的决心,对所从事工作有强烈的兴趣,只有这样,才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内驱力,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有成功的机会和可能。不仅如此,动机、兴趣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写作成品的价值。古人云:“诗者因仁人志士忠臣孝子之所为作也,岂直章句之巧而风月之尚哉?古人所谓惊风雨,泣鬼神,非以其奇崎突兀,以其志也”。此句非常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兴趣,是指人对某一事物积极探索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强烈倾向。具体讲是人们在认知或行为过程中,对某些事物具有相对稳定的指向、趋向,能够维持较长时间而乐此不疲的心理状态。兴趣作为人的意识中的一种人格化的指向活动,一方面反映着主体对于某种事物或工作的特殊喜爱和偏好,另一方面主体表现为轻松愉快地完成某项工作而自愿付出自己的精力。兴趣是推动人们积极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心理因素,具有持久的稳定性。有了对某一事物的兴趣,主体就能更加全神贯注、热情饱满地、富有创造性地完成这一工作。哪怕有些工作对一般人而言是枯燥无味、甚至艰苦危险的,他也会快乐而满足、坚忍不拔地去完成。

写作兴趣就是写作主体对写作有特别的喜爱,在主体写作活动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为写作能力提高和写作创造孜孜以求、甘愿付出的心理特征。有了强烈的写作兴趣,就有了强大的动力和心无旁鹜的坚定的追求,就有可能在写作上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和创造出较大的成就。世界大文豪巴尔扎克由于在大学文科旁听时对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毅然同父亲决裂,放弃可能做律师的优厚待遇和家里的富裕生活,不顾父母反对孤身来到巴黎,租住在贫民区的一间阁楼里,开始了自己艰苦的写作生涯。并将一尊拿破仑塑像放在书桌旁,写上“彼以剑未竞之事业,吾将以笔征服之!”的座右铭。莫里哀也因对文艺事业的极大兴趣,才放弃世袭“国王侍从”的头衔和法律硕士学位甘愿做一名“卑下的戏子”,放弃家业和荣誉,克服一切困难而投身到他喜爱的戏剧创作中去,终成一代戏剧宗师。

写作动机是促使写作主体写作行为发生、持续、完成和不断努力提高写作能力、构建高远写作目标的内驱力,常以愿望、兴趣、理想的形式表现出来,是主体发动与维持其行动的一种重要的心理状态。人在自觉地实施每一具体行动之前,必须明确地意识到进行这一行动的原因,预期达到的目的。因此,动机在人的行动中会经常发挥促动与激励的作用,写作主体的动机,同样会激发、鼓励主体不断从事写作活动,并为写作的持续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我只觉得有一个材料而不曾把它写下来的当儿,心里好像负了债似的,时时刻刻会想到它,做别的工作也没有心路,于是只好提起笔来写”。[1]这里,我们明确地看到了写作的动机对人们从事写作活动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当然,人们在从事不同的职业,写作的动机也有不同。文学创作,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冲动,是主体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的追求,是渴望建立起自己的文学花园,在文学创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或把自己的情感加以释放,寻求心灵的慰藉。而应用写作更多出于生活、工作的实际需要,或遵命作文、或不得已为之,具有明确的现实功利性。但不管哪种写作,主体都有写作的动机,离开了动机,主体写作行为不可发生。不但具体的文章写作中需要明确的动机,而且人们在提高自身写作素质和能力上也需有强烈的写作动机,需要主体在写作上有高远的目标与追求。离开了动机,写作主体就会失去前行的动力。因此,动机在写作主体的非智力因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那么,在写作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写作动机,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呢?我们认为除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外,还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好学生思想发动工作。

首先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理解开设写作课的重要意义。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方法,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在这样一个人人皆写作、人人皆媒体的网络时代里,每一个学生,要真正想有所作为,写作能力是一种最基本能力,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对写作的热情,产生强烈的写作动机,使他们不甘于平庸,不随波逐流,彻底摆脱那种无所用心,得过且过的思想,蓄高远之志以克俗,养浩然之气以克庸。当然,要学生对提高自身写作能力的极力追求,强化写作兴趣,也并非要每一位学生成为作家,非要在写作上有一番大作为,而是要他们立足自身发展,立志成才,对社会有所贡献这样一高度,以正确的思想动机去不断提高自身写作能力。

其次要激发出学生对提高写作能力的内在需要。激发主体写作的内在需要是一种更直接更现实的驱动力,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因为从心理学角度讲,满足需要是人们行动的目的,人类一切创造都缘于人类自身的需要,它也是人们乐于行动的兴趣之源。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提高自身写作能力,不但是时代、社会、专业的需要,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另外,也要使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人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人的智慧的一种生成机制,是自我价值实现和获取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写作这种创造性的劳动,不但可以调节写作主体的心理平稳,记载成长的轨迹,捕捉住生活的闪光点,而且也可陶冶性情,发现真善美,超越自我,满足成功的欲望。这种对学生内在需要的激发,就可大大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纠正学生那种为完成学业,为考试而作文的错误思想,把“要我写”变为“我要写”。

再次,教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里,都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尽最大可能激发出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和浓厚的写作兴趣。学生写作动机的形成,写作兴趣的提高,不单是学生思想认识问题,它同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方法的运用,特别是那些切合学生心理特征,能激发出学生思想情感的作文训练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学生克服惰性,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和对写作的热情。如在作文训练时,教师命题一定要考虑到社会和学生实际情况,使学生不但有话可说,而且愿意表达,乐于表达,甚至非表达出来不可。这样,通过不断的训练,便可大大激发出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写作兴趣,从而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要采用激励方法,满足学生写作成就感。很多作家在创作经验谈中都讲到,他们之所以最后成为作家是因为自己小时候作文的时候,老师曾把他的作文在班上宣读,所以他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作文也越写越好。从心理学上看,每一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追求、愿望。上面这一现象就表明,学生在作文课里获得了一种成就感、获得了一种自我实现的人生体验,从而,深深爱上了作文,最终成就了写作事业。从传播学的角度讲,这其实是一种传播行为,一种广义发表行为。根据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发表和展示的平台,特别是在这样一个网络的时代里,学生作品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得以发表、展示,通过广义发表来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写作兴趣。

总之,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写作者长期刻苦的磨砺,需要全面提高自身修养,特别需要写作者顽强的毅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这样,方可在写作上有所作为。所以,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在注重教授学生写作方法和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写作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其要加强对学生写作动机和兴趣的激发。

注释:

[1]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11月版,第120页。

(李京格,曾方荣 湖南邵阳 湖南邵阳学院中文系 422000)

猜你喜欢
写作兴趣激发写作教学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作文能力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谈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与写作兴趣的培养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体会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