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2016-05-30 06:40高玉慧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训练方法语言文字小学语文

高玉慧

摘要:新课标指出,语文课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课标要求,学段目标,单元导读,课后习题确定语言文字训练的目标,找到切入點,选择恰当的方法策略落实训练。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语言文字 训练方法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我们要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课标要求,学段目标,单元导读,课后习题确定语言文字训练的目标,找到切入点,选择恰当的方法策略落实训练。

一、要关注学生的识字写字

1.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互动识字、游戏化记字学词。老师设计一些学生喜欢的活动:“同桌抽取卡片你读我听”,通过这种检测的方式,同桌互助学习,在同伴间进行自我纠错,读准生字的字音。“给拼音宝宝找朋友”这一活动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变常用的个人抽测为群体展示,带动学生群体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又及时地积淀和内化“轻声”的知识和朗读技能。

2.在理解词句中培养准确遣词造句的能力。语言拓展训练,以学生的“做”是核心。老师把词的意思与生活中习惯联系起来,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也就是在“运用中去理解。”然后返回文本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再创设语境体会表达效果。也可以设计换词的方法理解,然后让学生说话练习,加以运用。“这样的设计就是“理解”和“运用”互相帮助,互相融合。

3.梳理规律方法,学写生字。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的结构规律,提炼写字的方法,再去联系和运用,激励全体学生在实践中主动、互动、全动。写字方法(左右结构的字读贴时:一看高矮,二看宽窄,三看笔画;穿插挪让;上下结构的字写得要肥一点,左右结构有口字做偏旁的时候左短右长等等。)和运用。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识字。关于写字,各年级都有“一手好汉字”的目标指南,对字的正确美观都有详细要求。每节课注重写字方法的提炼,举一反三,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二、教会学生怎样表达

要想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致关重要,我们专研文本普遍问题是我们往往停留在“课文说了什么”这个层面,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去了解课文说了什么?其实在教学中比“课文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课文怎么说的”“课文为什么要这样说”是解读文本的三个层次。

1.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1)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贯。(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2.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飞夺泸定桥》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

3.问题概括法。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4.标题追溯法。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要内容。

5.内容借助法。这种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方要内容。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三、要教会学生布局谋篇

我们来看一下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燕子》一课的做法。燕子第一自然段,寥寥数笔把燕子描写的栩栩如生。让学生读读,感受燕子的可爱并不难。但,仅仅让学生学到这个吗?于老师在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读、画、说”充分了解了燕子的伶俐可爱之后,问了一个问题:“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有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于老师又抛出一个问题:“大家三年学过一篇课文《翠鸟》,那一课没有写翠鸟的尾巴,记得吗?是不是作者也疏忽了?”在于老师的启发下,学生的思维打开,七嘴八舌回答道:“翠鸟的尾巴短,秃秃的,所以没有写;燕子的嘴、眼睛特点不像翅膀,尾巴那样突出,所以没写。”这时于老师点拨,我看也是这样。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特色的地方写。

四、更要积累运用语言

我们的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每篇文本的课后都安排了一定量的练习。这些练习有的要求比较宽泛,如“背诵课文,并把喜欢的部分抄写下来”“抄写你认为需要积累的语言”,给学生较大的自主权;有的要求比较明确,如背诵课文第几自然段、默写古诗等。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最好与运用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归类整理语言材料,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分门类进行摘抄,并在旁边补充类似的词句,丰富学生的语言运用;也可以归类整理本单元本册教材中学过的词语,边学边补充,这样整理材料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系统,有助于运用实践。

猜你喜欢
训练方法语言文字小学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