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必备的美术知识和技能

2016-05-30 07:12熊燕
南北桥 2016年3期
关键词:感受发现小学美术

熊燕

【摘    要】艺术通过报刊、杂志、影视等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艺术享受。富有创意的艺术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展现了“艺术美”和“精神美”,因此欣赏艺术作品既要有审美眼光,还要有感受精神美的智慧。

【关键词】小学美术  发现  感受  创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052

自然界的山川、河流以及形形色色的动植物构成了一幅巨大的画卷,古时候人们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大自然的“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绘画技巧和材料不断丰富,各个时期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这是人类重要的精神财富。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人类先后发明了照相机、摄影机,有了更多的方法捕捉大自然的美丽瞬间,由此也形成了新的艺术形式,同时运用多种传播手段使藝术作品得到广泛传播,扩大了艺术的影响力。而且各种建筑和工业产品也越来越注重艺术效果,使建筑和产品更富有人情味和文化内涵,从而推动了现代产品设计的发展,这使艺术的形式进一步扩大,可以说现代生活中处处皆是艺术。这既需要现代人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灵,还要掌握一些美术知识来提升个人的艺术欣赏能力。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要求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力图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美术实践能力,并使学生具有一定审美能力,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进而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

一、欣赏能力

艺术作品展现事物的真善美,能给人带来精神享受,这也是人类千百年来进行艺术创作的动力,并不断有新的艺术追求。只有认识到艺术的美好,才会有艺术创作的愿望,所以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仅图形优美,色彩丰富,而且构思巧妙,通过有限的画面表现丰富的精神内涵。欣赏艺术作品要透过图案和色彩欣赏艺术所带来的“美”,发挥想象,领悟画作所表现的艺术形象。

艺术作品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形,依靠艺术家的激情和想象,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描绘出事物的形象,揭示人类的情感。欣赏艺术作品要先认识画作描绘的具体形象,这需要联系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事物,所以教材中的图画多是学生日常见到的物品。老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事物的特点有哪些,判断的依据是什么,鼓励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做补充,然后老师概括总结,提高学生认识上的准确性。在欣赏画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联想能力,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对事物多是感性认识,各种感官刺激最为直接,尤其是色彩带来的视觉刺激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色彩也是美术作品的主要表现方式。美术作品的色彩运用有自身的规律,既要结合现实中的事物,合理运用颜色,而且还赋予色彩具有象征力量,所以丰富的色彩既描绘了具体的事物,而且还传达的某种精神内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欣赏画作的同时展开丰富的联想,欣赏图形描绘的艺术形象,通过联想感受画作所带来的艺术感染力。课堂教学中要以启发为主,逐步引导,例如,学习绿色的象征意义时,可以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是绿色的事物,学生自然会想到各种树木、花草,进而扩展到整个自然,在此基础之上老师再加以引导,学生就很容易明白绿色象征着生命以及自然环境。

除了以教材中的图画为例,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同学们熟知的卡通形象,先让学生发言,谈谈人物的特点是什么,好人?坏人?自己喜欢那些卡通形象;然后结合图片认识人物的标志性颜色什么,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什么样的颜色;最后,将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和色彩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卡通人物的颜色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人物的形象。

为了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教材中展示了一些优秀学生作品,无论是图形还是颜色都很符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每一幅画的特点各不相同,加之欣赏作品的角度不同,学生的兴趣各不相同,使得学生喜欢不同类型的画作。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培养个性化的艺术追求,运用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作品。适当开展一些交流活动,同学之间可以推荐自己喜欢的作品,谈谈喜欢的原因,从而共同提高欣赏能力。

二、创作活动多样化

学习美术既要具备一点美学素养,还要掌握简单的美术技能,学校教育中主要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通过这种方式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绘画是一项创造性工作,需要形象的思维能力和巧妙的构思,绘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绘画能展现学生的艺术才能,使学生获得满足感,所以绘画课程很受小学生的欢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多开展一些绘画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创作内容应该是多样的,提倡学生联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展开丰富的想象,自由地展开创作,构图要富有新意,色彩搭配要有特点,建议学生以生活简单的物品为创作对象,认真观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构图。

在学生绘画的同时,老师可以介绍一些绘画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应用,但每次的知识量不宜过多,逐步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渐渐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除了绘画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教师还可以采用一些其他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美术方面的技能。例如,每周让一个小组的同学设计黑板报,一部分同学负责内容,一部分同学负责设计版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老师可以拍下每一期板报的画面,期末开展评比活动,通过竞争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是一个长期过程,美术课应该轻松一些,老师的教学内容要以必备的技能为重点,不要讲太多的理论知识,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更多的是让学生在创作过程自主探究,而且老师不应该对学生的作品有太高的要求,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创作空间。对有浓厚美术兴趣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今天,随处可见各种传播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极为多样,方便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小学美术老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在课堂中引入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内容,不断丰富课堂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入一些经典的艺术作品,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一些创作的技法,讲解作品的内涵,让学生深入了解艺术作品所具有的文化价值,进而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猜你喜欢
感受发现小学美术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评析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