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西部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挑战与建设

2016-05-30 21:48黄小龙
亚太教育 2016年26期
关键词:建设途径问题

黄小龙

摘 要: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是西部大部分高校现阶段所面临的发展目标,然而由于硬件条件和信息资源的限制、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存在,导致发展受到障碍。本文简单介绍了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点、西部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究西部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路径,为建成综合型教学研究型大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教学研究型大学;问题;建设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许多学科建设逐步加快,西部地区的大部分教学型高校均提出向建设成为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而努力的号召。

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介于教学和科学之间的层次或者过渡阶段,要求有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只是教学与科研所占的比重不同。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一定的学术成果,又要有较好的教学能力,要同时承担教学和科研的工作量。然而由于西部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科研的硬件条件和数据库等信息资源的限制,以及部分教学型的老教师不愿意从事科研,因此转型的过程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将简单介绍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点、目前西部高校存在的问题并探究西部地区建设成为教学研究型高校的主要途径。

一、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点

教学研究型大学是由教学型发展形成的,一般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相协调发展的高校。在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现状下,要求教学与研究不可分割,同时并举[1]。科研是教学工作的有力保障,而教学对科研工作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这样的特点既能够提高教学水平,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对知识的探索。在学生的主体数量上,本科生和硕士生的人数比例较大,如果有较强的院系,还能够可招收博士生。随着大部分高校的转型,目前本科生招生的比例相对不变而研究生招生的规模有上升的趋势。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核心办学指标,包括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化办学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科技部或其它相关网站公开的数据为科研标准进行考核,国家或者省级教学成果上又要求有一定的实力和优势,因此教学研究型大学以本科教育与研究生的教育并重[2]。同时,教学研究型大学在相对较强的强势学科基础上,需要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形成跨学科的研究工作,不仅有助于特定学科的进展突破,更有助于改善思维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学研究型大学需要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完成人才培养和教师本身科研的发展,充分体现大学的社会价值和社会科技的发展需求。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然而,西部高校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高校的转化存在较多挑战,包括师资队伍的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刚参加工作对课题教学认识不足,又要从事大量艰苦的科研工作,或者有一些青年教师由于工作量分布不均导致部分教学工作繁重,可利用的科研时间不足。这类教师是教学研究型高校的主要群体和中间力量,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研究发展受到严重影响[3]。西部地区的科研资源和信息不足,教师培训进修的机会较少也使得西部地区人才流失严重。部分教师缺乏科研团队和学科带头人,团队意识不强,导致不能够争取到国家或者省级的大项目,最终形成不了科研成果。

除此之外,由于项目申报和最终经费资助倾向于职称更高的教师,使得青年教师能够申请到课题的机会有限,挫伤科研积极性。而对于一些教学型的老教师而言,长期处于教学工作缺乏了对科研工作的热情,不能够掌握现有的科学技术等造成学科建设落后。因此整体教师科研积极性不高,造成整体的素质偏低。

三、建设的途径

教学研究型高校的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但是每个高校又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应当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本文探讨了西部高校面向转型的几点建议。

首先不同的高校应当根据国家的政策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明确本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并围绕相应的目标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改革和创新。其次要树立教师的主导地位,调动全体教员积极性,加强师资建设和学科建设。通过在高校建立科研激励的评价机制,这样可以调动人们对科研的积极性。教学研究型高校制定政策需要涉及到为教师创造更多的科研平台和发展机会,包括学术沙龙、讲座和不同学科进行研讨会等加强学术交流。相关部门可以将科研方面有突出成绩的给予破格晋升等其他奖励政策,对教师进行科研培训。教师本身也需要自我激励,培养自我的创新精神[4]。最后要建立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机构和管理制度,建立产业贡献和经济推动的评定制度,提升学术贡献率、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实现由被动做科研到主动做科研的有效转变。同时,高校可以鼓励教师将科研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建立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等研究场所,推进教师科技创新、协同创新和科技转化的能力[5]。

四、结语与展望

教学研究型高校需要能够体现知识的传承、创造能力和社会应用价值,而学术性和创新性是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本质特征,也是大学能够持续发展的基石[6]。西部经济相对落后,拥有的资源较少,尤其对于教学型的高校而言,科研意识不强,存在诸多挑战,但是面对国家的政策和时代的发展进步,构建教学研究型大学对于提高科研实力,高校竞争力和培养创造性的人才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海宁,李湘健.试论教学研究型大学实践教学多元化模式的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73-74.

[2]李宝富.试论国内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征与建设途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3):83-85.

[3]尚建丽.教学研究型大学构建理念与建设的思考[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2):58-61.

[4]高赟.西部教学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科研激励机制研究[M].兰州大学,2007.

[5]陈党生.关于地方高校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2):28.

[6]宫富.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路径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2-76.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建设途径问题
论如何加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
基于浙江省港口建设现状的低碳港口建设途径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